隨著2015年臨近尾聲,在能源界備受矚目的巴黎氣候大會也告一段落。《巴黎協定》的出台,幫助全球氣候治理結束了群龍無首的「無政府時代」,允許各締約方明確而理性地規劃其各自的減排職責。
自上世紀80年代聯合國認識到氣候變化問題的嚴重性,並建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以來,20余年間,全球氣候變化界為建立有序的溫室氣體減排市場付出了不懈努力,也目睹了中國在氣候變化國際治理體系中走向「領導者」的過程。這次《巴黎協定》達成后,許多問題還需要一一解答。例如,化石能源的命運如何?我國是否需要更加嚴格的碳排放限制?為何美國在氣候變化治理方面由原來的飽受詬病到現在被人稱讚?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鑒?
12月12日晚上,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最後一次全會上,大會主席法比尤斯手中的綠色小槌落下,給13天馬拉松式的談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來自195個國家的代表終於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一致通過了《巴黎協定》,這將成為2020年後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氣候協議。
「中國態度」注入堅定支持力量
2015年11月30日,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式開幕。這是2009年以後,全球氣候談判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從醞釀期開始就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作為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鏡子,給我們思考和探索未來全球治理模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寶貴啟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活動時發表講話稱,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
這次大會的目的是促使196個締約方(195個國家+歐盟)形成統一意見,達成一項普遍適用的協議,並於2020年開始付諸實施。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談判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巴黎大會應該擯棄『零和博弈』狹隘思維,推動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實現互惠共贏。」習近平主席的表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往屆大會上一些國家出於本國利益考慮,迴避歷史責任、不兌現資金和技術轉讓承諾的做法,阻礙了國際氣候談判進程。
經過13天的談判和妥協,《巴黎協定》正式誕生,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定,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29條協定結束全球氣候治理「無政府狀態」
作為這次氣候大會最重要成果的《巴黎協定》,在許多方面都體現出了氣候談判過程中歷史轉折點的意義。
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在總體目標方面,將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加大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在資金技術方面,協定規定,發達國家應協助發展中國家,在減緩和適應兩方面提供資金資源。同時,將「2020年後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底線,提出各方最遲應在2025年前確定新的資金資助目標。
在責任區分方面,發達國家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以幫助它們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與以往不同的是,層次劃分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細分到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各國以「自主貢獻行動」(INDC)來取代發達國家的單邊減排義務。
此外,協定還要求各方在適應氣候變化、損失和損害、各國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這個協議有別於之前談判成果的最大亮點在於,協議由所有締約方通過且具有法律效力,這將超越《京都議定書》,在氣候減排約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預計這份協定將於2016年4月由各國領導人正式簽署。
「國家自主貢獻」開啟氣候治理新階段
與6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相比,這次會議最大的不同在於氣候談判模式已發生根本性轉變:自上而下「攤牌式」的強制減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國家自主貢獻」所取代。在巴黎會議召開之前,已經有160個國家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國家自主減排貢獻」文件,這些國家碳排放量達到全球排放量的90%。
《巴黎協定》的達成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各國政府有意願、有能力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信心。儘管從發展中國家的立場看,《巴黎協定》並不完美。但協議的簽訂表現出了大國之間強烈的合作意願。在巴黎會議召開之前,中國與美國、歐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氣候變化簽署了多項雙邊聲明,提前化解了此前影響談判進展的諸多分歧。中美之間還總結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上公開爭論影響談判氣氛的教訓,通過雙邊對話增加理解,避免在談判場合相互指責。
對於《巴黎協定》開啟的氣候治理新時代的前景,世界各國和各國際組織都持積極樂觀態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安排,重申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定。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應對全人類面臨的最為複雜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合作新時代。全球所有國家為了共同的目標採取共同應對措施,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