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習近平經濟觀:「四個沒有變」論述詮釋經濟新常態

作者:somsing  於 2015-12-13 12: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深度調整和轉型的關鍵之年。

2015年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及,「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教授張小勁等專家、學者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一致認為,習近平關於中國經濟「四個沒有變」的論述提振了各界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信心,也為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去了「定心丸」。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吉林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就中國當前經濟形勢首次作出「四個沒有變」的科學歸納。

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在分析「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時,提及與「四個沒有變」論述高度重合的表述。

《建議》分析,「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目前,我們對新常態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所取得的變化已經有了很正面的體會、感受,這也說明結構調整的細化政策可以進一步落實。」祁京梅表示,「四個沒有變」詮釋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總體特徵,而藉此適應、把握進而引領新常態,必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幅為6.9%,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國GDP產業結構在繼續優化,今年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兩個百分點。

2015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發言說,「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

同時,習近平預計,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7%左右增長,其增量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全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前幾年兩位數增長時還要多。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只是「臨時的乾旱」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由高速逐漸轉換到中高速,各種形式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再次抬頭。

對此,《人民日報》2015年11月30日的評論文章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同樣如此。短期來看,可能有壓力;放在更長周期來看,不過是波浪前進的新曲面、螺旋上升的新彎道。」

《人民日報》的上述評論文章借一系列中國經濟數據對「四個沒有變」進行分別論證。

首先,「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預計年均增長近8%,是世界同期平均增速的3倍;繼2009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2014年我國經濟總量邁過「10萬億美元俱樂部」的門檻;同時,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

其次,目前,我國城鎮化率為5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6%,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至少還有25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而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平均能拉動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1.8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儲蓄率,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餘額均處於安全線內,外匯儲備連續九年穩居世界第一位,資金量充足。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鐵路、保障房等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加速進行,「網際網路+」不斷孕育新產業、新業態、新項目。

最後,我國這幾年從消費對經濟60%的貢獻率,到服務業撐起半壁江山;從網際網路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力量,到單位GDP能耗連年下降,無不表明,經濟結構正在得到優化,我們正從「煙囪工業」向更現代的經濟結構轉型。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當前經濟增長放緩,不過是「臨時的乾旱」。中國經濟的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後。

2015年10月21日,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出席在倫敦金融城舉行的中英工商峰會時強調,中國經濟運行將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不會硬著陸。

習近平說,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都穩中有進,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之內。中國經濟確實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這是中國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一定水平之後必然要經歷的正常調整。

祁京梅認為,依據「四個沒有變」的論述來看,明年經濟增速可能會延續下調態勢,未來消費有望加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投資、出口方面的起色可能不明顯,綜合來看,「十三五」期間政策面上仍將保持穩增長、調結構的基調。

《建議》中也多次提及與「穩增長、調結構」相一致的論述,譬如,「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

2015年12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國內外專家座談會時,也透露了「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宏觀調控以「穩增長、調結構」為主線。

李克強指出,編製好「十三五」規劃,必須深入分析判斷國際經濟走勢和國內面臨的主要矛盾,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的平衡。既要通過穩增長為結構調整創造空間,又要以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增長能力,推動解決產能過剩、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障體系薄弱、公共服務不足等深層次矛盾,把發展成果更好體現在增進民生福祉上。

張小勁分析,明年的經濟工作可能會主攻供給側改革、刺激投資、鼓勵創業,並且在房地產去庫存、清理殭屍企業、簡政放權、IPO制度改革、降低民企融資成本等方面會有所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08: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