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親自按下一個圓形按鈕,正式啟動了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這是12月7日下午,總理考察國家發改委時做的一個經典動作。
考察結束時,他對大廳內圍攏的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我和發改委不僅現在,過去也有許多聯繫。你們這棟大樓,我在地方工作的時候跑過好多次,不僅登你們部長的門,也登你們司長的門、處長的門。這從另一角度說明發改委的工作十分重要,在我國30多年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雖然你們的機構一直在調整變化,但我們的政府始終需要有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綜合的協調部門。」
總理進而對發改委工作人員提出新的要求:「當前我們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發改委不僅要跟上這個步伐,而且要走在所有部門的前列,從而更好地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十三五』規劃就是由發改委為主協調眾多部委編製完成,這也充分體現了發改委的重要性。」
這番話可視為解讀李克強此次考察國家發改委的「密碼」。被稱為本屆政府改革的「先手棋」和「當頭炮」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正是總理此次考察的重點。
在審批辦事大廳,「陽光審批、政務公開、主動服務」三行大字便映入眼帘,11個服務窗口為前來辦事的企業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一台綜合查詢系統機可以讓申請人自助查詢項目進展。
發改委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委已減少審批超過50%,同時清理18項前置審批中介服務,放開80項商品服務價格。
一位前來辦理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的企業負責人對此感同身受。當總理問他「你覺得發展新能源與傳統汽車相比,在審批方面是減了還是加了?」他回答說:「總體感覺是減了!」
「你說實話,不要有什麼顧忌。」總理鼓勵道。
「肯定是減了!」這位負責人肯定地說。現在通過網上就可以申報項目,而且過去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審批時間,如今也被嚴格限定在50個工作日內。
「過去還得挨個跑部門,僅僅是發改委內部就要跑好幾個處。」他告訴人民網記者。
在國務院各組成部門當中,發改委無疑扮演著重中之重的角色。這一成立了半個多世紀的機構,中間經歷過多次機構改革和名稱變化,其背後折射的正是政府對經濟管理方式的不斷變化和突破。
對於地處北京三里河這座老式的大樓,曾有媒體這樣描述:因掌握著全國大型基建和投資的審批權及資金調配權,「早上8點,發改委大門口就有很多人在等著,目標是來爭取國家的支持」。
而如今,在其政務服務大廳內,「簡化手續、優化程序、在線運行、限時辦結,把審批變成服務」,顯示在一面牆大小的屏幕上。李克強聽完彙報后說:「發改委跟上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步伐!」
在當天的考察中,李克強親自啟動了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隨著總理按下一個圓形的按鈕,這個「讓企業批項目看得見」、「跑審批在網上運行」的平台正式運行。
今年6月,這一平台已經橫向聯通了國務院16個部門,包括國土、環保、水利、海洋等。如今,隨著總理按下按鈕,這一平台正式縱向貫通,覆蓋到了省市縣相關部門。更長遠看,這一平台還將與其他政務系統實現信息共享,並可動態掌握行業地區情況,及時預測預警,加強政策引導,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在發改委政務服務大廳內,李克強親自體驗了網上自助查詢服務。只需在機器上掃下二維碼,不僅企業申報所需材料一目了然,而且審批過程也一清二楚。
不過在考察中,李克強還發現了一個細節:一家企業辦理的審批事項,辦結時間超過了規定的50天。這裡的負責人馬上解釋說,這是由於該企業材料未提交完整,需要補充導致了延遲。
「所以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後面,還需要加上『優化服務』的內容。」總理當即說,「如果你們提示項目更加清晰,一次就讓人知道需提交什麼材料,這對雙方都可提升效率。」
將要走出發改委的大門前,這裡的工作人員紛紛圍攏上來與總理握手、拍照。李克強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發展改革委,希望你們不負盛名,在我國的『發展』和『改革』中起到關鍵作用,走在政府職能轉變的前列,為實現『十三五』目標,勇扛重擔、勇擔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