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活動】…親歷見聞祖國70年偉大的變革,

作者:花名雞仔  於 2019-12-24 2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評論

【活動】…親歷見聞祖國70偉大的,我的老家在廣東省惠陽縣大亞灣邊上,那一帶山多地少耕地貧瘠,多數男人靠出外謀生維持生計。我的老家農村落後,南北澳頭淡水只靠一條土公路連接,這條路過去每天一日兩班所謂公交車行走,中午十一點一班下午四點一班,到站后好像停留半小時左右。農村家庭很少有鍾看時間的,我家算好的也是少數幾家人中有掛鐘之一,掛鐘是我父親開小店時留下的。過去公社時天還沒亮生產隊有人敲鑼通知社員起床,中午和下午社員全看或聽汽車聲收工,汽車經過就是時鐘那時老家的確落後。

 

聽說澳淡公路是日本仔從澳頭登陸強迫附近村民日夜修建的,我的小學老師就被抓去抬石條修路,聽他說還被日本兵打過澳頭過去是漁港,土公路大概是因它而設。日本仔侵略中國打華南三次由澳頭登陸,當年日本仔就是由這條土公路向惠州方向推進的,抗戰時期聽說土公路沿線有很多國共兩黨游擊隊,小時候放牛所經之處都有戰死的游擊隊員墓穴我們叫葬頂,埋葬游擊隊員的山頭。

 

解放初期澳頭小鎮商店門前到處掛滿五星紅旗。解放初期我村除了駐軍外還設立了民兵,民兵大約只有十多個人,十多個民兵只有幾條七九步槍,我村連同附近幾個小圍村只有一隻治保員,治保員沒有槍和普通人一樣沒有制服。相隔一段時間才來一次村裡巡視一下,治保員也是附近的村民住在自己村子里。

 

解放前水上人是不能上岸居住的,那個時期岸上人瞧不起漁民的,岸上沒有他們立足之,水上人只能在岸邊用木架把那些破爛木船支撐起來做住家,一艘艘破爛木船一艘挨一艘層層疊疊。港邊岸上積滿大小破船就是他們的家,漁民利用這些破船爛船當住家,一家老小全住在船里,要上岸必須船過船才能上到岸。全家老人婦女小孩就住在這種由木架支撐破爛木船上解放后漁民大翻身,漁民受到了特別優待,時常出入香港非常自由,政府還專門在岸上建了大量漁民新村,把那些在海港岸邊破船爛船居住的老人小孩,全部搬進岸上新房居住,到處都是漁民新村

 

建國初期,本來國家就窮,1949年國民黨把財富全搬到台灣,從大陸帶走227萬兩黃金和外匯(當時合計約10億美元),以及數十萬件故宮國寶。新中國成立后,正凖備大搞建設時,被人干涉內政,封鎖台灣海峽,炸彈炸到國土,被迫打了一場威震全世界的朝鮮戰爭.朝鮮戰爭結束后,西方百般干擾,封鎖物資,全靠自力更生搞出了兩彈一星。國家受到西方封鎖制裁,那時國家到處尋找人才

 

記得那時家鄉小鎮澳頭,有個頭髮蓬鬆全身破爛精神有問題的男子,年齡當時三十多四十歲左右,整日嘮嘮叨叨,經常在街邊行乞,還時常在路邊用粉筆寫字(粉筆從何得來沒人知道),以下字句經常出現看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時年齡小又是農村地方,沒人注意他也不知寫的是什麼,天天如此。有一天幾個軍人把他帶走,帶到小鎮唯一的一間茶樓(飯館),讓他飽吃一頓,跟著帶到理髮店,把頭髮整理乾淨,還給一套軍衣再後來用軍車送走,後來才知道乞子是個科技人才,軍人把他送去醫院治療,那個年代到處尋找人才。

 

土改時我大約六、七歲,對我鄉當時情況也略知多少,分完田地后各家種各家的田地,這個時期有單幹戶(家庭勞動力多的)、同時也開始組織互助組,人口多勞動力多的家庭不進互助組叫「單幹戶」,單幹戶自己干自己的不需要別人幫忙,互助組是幾家人一組互相幫忙,分到田地的家庭如果沒有勞動力或勞動力不夠,互助組就互相幫忙,互助組的家庭主要是一些缺乏勞動力家庭,所以幾個家庭大家一起幫忙,幫完這家幫那家,受幫家庭提供晚飯(紅薯飯),那年代沒有人食全白米飯的,最好家庭也是兩粥一飯(紅薯飯或芋頭飯),大部分家庭都是三餐粥(農村一天吃三餐),幫人有晚飯食不會白吃虧的。

 

互助組時間不長就開始組建「初級社」「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進入公社後集體分配工作,五點鐘右右專門有人打銅鑼叫起床,分工很詳細,農忙時人們很忙碌,早出晚歸風雨不改,農閑時在家選選農作物種子,做做準備工作,準備好肥料,修修破爛籮筐、繩索、雖然說是農閑但工作也不會停止,不過沒有農忙時那種緊張罷了。

 

初解放頭幾年,到外傳說國民黨要反攻大陸,國民黨不死心時常妄圖「反攻大陸」,整個內戰期間國民黨800萬軍隊都初殲滅了,拿什麼來反攻?軍隊從何而來?那段時間我家鄉沿非常很緊張,晚晚民兵都要出動防備特務搞破壞,鄉民警惕性也很高漲,幾乎晚晚開會討論怎樣防範,遇到特務破壞怎樣配合政府捉拿特務,記得有個深夜村民己入睡,一支大部隊經過我村只有很少人發現,天亮才聽有人說昨晚有軍隊經過,解放軍保密工作非常高,這麼大村子大部隊經過既然沒人察覺。

 

「統購統銷」年代的農村生活。我家世代是農民,我在農村出生長大,我的家世我在自述里也有提及,我雖然在老家時間不長,以我20年間在農村生活,對於農民生活也略有所聞。中國在近代史上遭到列強欺凌,民不聊生,導致連年戰亂世人皆知。新中國初立萬物蕭條,再加受到西方封鎖、抵制,還債蘇聯。在此情況下政府為了自力更生,號召億萬人民紮緊褲頭渡過難關,實行了一項政策「統購統銷」。這段時期我籠統記得,政府為了國家幹部、軍人、城鎮居民有肉吃,號召農民再困難都要提供肉類以供以上人員所需。國家窮我能理解,所以我從不怨政府。「統購統銷」年代幾乎所有物品都搞配給制,當年供銷社(每月每人七枝火柴配給,無火柴盒),人多家庭還好,人少家庭要去隔壁點火做飯。供銷社每月盤點一次,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過的。

 

統購統銷年代家家戶戶都養禽畜,政府有分配按人口計上交肉類,,每年都有人下到農村收購雞、鴨,那時養禽畜「豬、雞、鴨」都要上交,上交雞、鴨按重量計。市場上有初出生的「豬、雞、鴨」等禽畜苗()賣,苗()雄雌價錢有高低,為了滿足上交配量,多數人都選擇養雄性,雄性閹過長肉快。買回來的苗()養得差不多,雄性就要閹,雞、豬都要經過閹。「閹豬」很殘忍,豬的叫聲響徹整個村子。統購統銷年代所養的禽畜都要上交,只有「閹雞」取出來的兩小粒「睾丸」才屬於自己的。公社成立后己沒有人養禽畜了,改由生產隊養。

 

50年代初關於大鍊鋼鐵見聞,我在農村時小高爐、深耕改土、採綠肥我都經歷過,關於小高爐鍊鋼,那時家家戶戶有爛鐵的全都自動交出,我家鄉好一點房子窗子都有鐵枝,我家鄉外人叫小金山,很多樓房窗子都有鐵枝,鐵枝都要拆下來鍊鋼在農村時我親歷過還培植過小球藻學校動員學生培植小球藻,小球藻是什麼?是綠色藻類,曬乾做成一粒粒丸子,那時有人說日本侵略中國無糧食,以小球藻充饑當糧食,食一粒手指大的小球藻可以三天不食飯,是真是假只有鬼子知道。所以我們學校也培育小球藻,我到上中學還有培植

 

我們在學校小球藻是用些破瓷缸、爛瓦片,只要還能存點水就可以找來用,下雨天這些破缸爛瓦都能裝點水,我們就在破缸爛瓦水裡射尿施肥,說白點這些就是青苔,尿射得越多、青苔就越多,一層綠色的藻類,等長到厚厚一層就把水倒出曬乾,弄成一個個波子(玻璃球)大小,這是否就是小球藻我不知道,老師叫我們怎做我們就怎做。

 

58年公社成立時把這些鄉村小圍組成了一個澳頭人民公社,還成立了許多漁民大隊。過去農村沒有幼稚園、託兒所,幼稚園、託兒所不知是何物,公社初成立託兒所,主力社員干農活,老人照顧小孩,另一類老人撿牛屎撿豬屎積肥,曬穀也是老人工作,把收割穀子挑回來最少要曬三天才能幹透,在禾坪曬穀要經常時不時要去「趟谷」,把穀子翻來翻去客家話叫「趟谷」,分工很好各盡所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人民公社開始建立飯堂(食大鍋飯),大鍋飯開始時動員各家各戶把糧食交出,飯堂建立后所有人到飯堂食飯。我村人口多一共分三排(軍人編製),全村有三個飯堂每排一個,飯堂大鍋飯任食,魚肉青菜樣樣有。那時小孩經常唱「人民公社好、一日三餐飽、感謝毛主席、嚇死美國佬」,大鍋飯初時有些家庭把米藏起不願交出,飯堂食了幾天後覺得家裡藏米無必要也主動交出,大鍋飯大魚大肉食了大約一個月左右。

 

公社成立時小孩最高興,帶著紅領巾天天唱「人民公社好、一日三餐飽、感謝毛主席、嚇死美國佬。」公社時我村設了託兒所(每排一所),我村比較大分作三排(軍隊編製),每排有自己飯堂(大鍋飯時)。最記得早上五點就有人敲鑼叫人起床,社員分工各司其職,除了小孩上學外其他人按勞力分配工作,老人分配託兒所帶嬰孩,撿糞積肥(撿牛屎、撿豬屎,凡是屎為不放過),主力乾田地活的社員不用回飯堂進餐,專門有人送飯到地里。做飯堂也有分工,有上山砍柴割草的、有去買魚買菜的、有挑水做飯的。

 

1958年公社成立大鍋飯失敗后,國民黨妄想藉此機會動員青年入伍準備反攻大陸做準備,動員那些潛伏下來特務做內應,那時我還沒上中學經常都有聽到說蔣介石要反攻大陸,到處傳說有特務活動,有時還見到有台灣宣傳氣球飄下來。

 

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我老家發展可以說是超時代的,1992年第一次從英國回老家時所見,外省到來搞基建的很多,河南河北四川陝西等等那都有,大字招牌隨處可見。1992年大概是改革開放沒多久,過去的唯一一條澳淡公路兩旁的山嶺全是基建隊,公司集團到處都是,聯想集團、東風汽車、熊貓…等等。

 

老家從一個到處破爛不堪泥磚土屋偏僻農村,短短几十年間脫胎換骨到處高樓大廈,街道穿梭各處都成網了,火車早在十多前己通到海邊,相隔半小時不到就有高鐵火車站,地鐵也己開始建造,過去釣小紅蟹的浪釘壩,變了國家級濕地公園(紅樹林公園),小孩時拾貝的海邊建起了中外合資(中荷)巨型煉油廠,還有以汽車電子為主導產業,以中海煉化為龍頭的石化產業區,以濱海旅遊度假為主的黃金海岸旅遊度假區,以前荒無人煙的海邊建成了有名的十里銀灘,碧桂圓高尚住宅區就建在十里銀灘岸邊,周末假日遊人如鯽熱鬧非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9-12-25 00:43
您文中提到【「閹豬」很殘忍,豬的叫聲響徹整個村子。統購統銷年代所養的禽畜都要上交,只有「閹雞」取出來的兩小粒「睾丸」才屬於自己的。】

我們住在城裡的只見過挑擔子的來閹雞。
回復 浮平 2019-12-25 00:46
【這是否就是小球藻我不知道,老師叫我們怎做我們就怎做。】那時候的生物動物課大概就是這種奴役式的思維模式吧?

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不同,您的孩子們會不會多問一個為什麼,不再像您那時候那樣叫你做啥就做啥?比如射尿施肥。
回復 NO_meansNO 2019-12-26 11:06
從1958至1992年的人生黃金35年都幹啥了?沒有說,歷史不貫連,難言之隱不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5: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