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鹽田退出歷史舞台,改做「蝦塭」養蝦。

作者:花名雞仔  於 2019-2-6 00: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評論

「媽廟」由於很低漲潮時海水會由兩小河大量湧入,前期村民借地勢低漲潮海水能湧上來之故,利用起村前那片「浪釘壩」,開拓出一塊塊鹽田。媽廟前期有很多鹽田,鹽田是用鵝卵石鋪蓋再用厚重麻石「花崗岩」滾筒滾實而成。在小河上流築起鹽倉,產鹽後用船沿著小河把鹽運至上游公路旁的鹽倉儲存,然後再由人力挑到「淡水鎮」分散到各地。後來改用單車運載,那時還沒有汽車,等有汽車時鹽田己經沒有了。媽廟河過去要通鹽船河水很深,這全靠運鹽船經常清理淤泥疏通河道工作,把那些沉澱河床泥沙運走。媽廟這塊地方經過幾百年漫長的地形變遷后,地勢被慢慢抬高水位逐漸退卻,潮汐時海水再也沒有過去湧上來多,沒有了海水作用致使鹽田也退出歷史舞台。我小孩時鹽田還一些,到公社時一塊鹽田都沒,全村人改為農耕,這可能就是地勢抬高有關係吧。

自從地勢抬高水位退卻,潮汐時海水再也沒有過去湧上來多,但「浪釘壩」下游還是有些海水涌到。鹽田做不了就把一部分「浪釘壩」用簡陋方法用土圍築起來養蝦,我們稱這種地方叫「蝦塭」。「蝦塭」就是利用「浪釘壩」在漲潮時能有水,在「浪釘壩」選塊地方就地取土堆高築成一道土堤,土堤把四周圍繞成一個大範圍堵水。這塊地方就是蝦塭了。在土堤河道方向設一個上下開關閘口,每日潮汐兩次漲潮把閘門打開。漲潮時魚蝦蟹及各類生物會隨流進入壩內,停流時把閘門放下關閉,所有進到壩內的生物都跑不掉。每日反反覆復開閘關閘魚蝦蟹及各類生物只有進沒有出,等這些生物就在裡面自然生長。

「蝦塭」還可以在每天早晨第一次退潮時用個袋網放在閘口開閘放水,魚蝦蟹及各類生物會順流進到袋裡。平時早上退潮,水退得很少沒多久又漲潮,這種開閘放水收入不多,每天只有幾斤收穫。因為壩內範圍很廣,平日小退潮壩內還有水,裡面也有很多溝溝渠渠,魚蝦蟹及各類生物絕大部分還會停由在壩內。養得差不多了來一次大清塭,大清塭要選擇大退潮,大退潮壩內所有水會全部退干,只有那些溝溝渠渠有點水,這時用茶枯把魚蝦蟹及各類生物從溝溝渠渠上游往下趕,這樣一來所有生物在壩址都所剩無幾了,幾乎全進到袋網裡,大清塭幾百斤甚至幾千斤都有,那些隨流進入養了很久的「對蝦」,我們叫「班節蝦」手臂大一個都有。大清塭后再從頭來過這就是「蝦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紅杏桃子245 2019-2-6 08:40
鹽田港務局是不是很有名? 好像是個大港口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7: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