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的老家過去的農村生活,

作者:花名雞仔  於 2018-8-4 18: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評論

我的老家過去的農村生活,什麼叫若?下過幾年鄉就叫苦連天,坐食其成最好又不辛苦還可享受,真正的苦是世代農民,只有在農村長大受過那種苦日子的人才真正懂得什麼叫苦,在這種日子生活過的人鍛鍊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超強毅力,這些人無論走到何方,生存能力絕對沒問題,遭到什麼困難也能解決,農村出來靠自力更生起家的人在世界各地不在少數,這類人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值得世人敬重敬佩。

我的老家地處偏僻是廣東過去出了名的窮村,七、八歲小孩就開始幫做家務,擔水抬水砍柴割草等等,我雖然在家鄉時間不長但也是七、八歲開始幫做家務,困難時期我也經歷過,海草樹頭我也吃過。我的老家鄉耕地不多,那些耕地包括斜地和坑田,光聽斜地和坑田這種叫法也猜到是何樣耕地了,所謂斜地是一小塊一小塊不規則一塊上一塊下從山坡開出來的干梯地,長年缺水只靠天公下雨,這些斜地只可種植些雜糧如蕃薯紅薯長長的木薯」「芋頭」「高小米小米包括狗尾粟、低子票、鴨腳粟,和花生。我們老家種的花生由於土質堅硬幾乎全是八月豆五月豆很少,五月豆我們叫扯仔五月成熟后整棵連苗帶豆扯上來,這種花生適合在沙質鬆軟土壤種植,我村沒有這種土地。

花生好食花生香,花生播種暫且不說只說收成,八月豆成熟在八月所以八月豆,由於土壤堅硬要用牛拉耙打土翻起來,把地耙松后一粒粒花生露出來,撿地豆花生最辛苦,天氣好太陽猛才能耙地豆,利用猛烈太陽把土曬乾曬松,耙出來后必須立即撿不然遭遇見下雨就麻煩,又要重新耙過還怕長芽。撿地豆怎辛苦法?太陽猛無風扎個樹枝圈遮擋太陽,汗流浹背坐在地上一步步向前移,把露出花生一粒一粒撿起,還要一寸一寸把土翻起看土下面還有沒有花生。小小一塊花生地坐一天也未必能撿還,公社時為了快把整塊花生地的土挑到一處拪,這種方法行不通把士堆成一小山還要再把土填平歸位,還是祖宗傳下來的好用。

說還斜地講坑田,坑田是在兩山之間開闢出來一塊高過一塊的梯田,水源全靠一點泉水,天公不下雨這些坑田一樣完蛋,所以年年抗旱。我們家鄉屬亞熱帶氣候水稻一年種植兩造,幾乎全靠這些坑田種植,水稻最後一造在十月結束,收割完后稻田整個冬季不適合種植其它農作物,間中也有一些人選擇比較好的土質種蕃薯,可能是天氣關係吧,收割完后要把稻田土壤犁起把土翻起我們叫犁霜田,稻田土質又硬又實這種土質黃牛不夠力,我們用的幾乎全是水牛,水牛力大好用耙田犁田全用水牛耙花生用黃牛,霜田犁起后暴晒整個冬天,直到明年春耕才土壤耙平再插秧。

老家農村在這種缺少耕地情況下,迫使大部分男人出外謀生,留下婦女和和老小在家種那一畝三分地,家鄉務農幾乎全靠女人,家鄉婦女很能幹農活家務一腳踢,我母親就是生產隊主力,全做男人做的農活例如犁田耙田重活,家鄉村民雖然有種些蕃薯雜糧但還是不夠吃,由於地少種出雜糧也不多,村民年年都到其它地方買蕃薯,一去一整天。

那些出外謀生的男人賺到錢很多回鄉建大屋,我的村子這些樓房還真不少,大部分是從南洋香港回來建的,過去的人都這樣賺到錢就回鄉買田買地建大屋,準備將來衣錦還鄉好有體面,這就是過去的人落葉歸根想法吧。土改評成分時我村地主富農還真評了不少。我那窮鄉僻壤小農村耕地少以務農為生世代窮,現在這種地方改為城鎮的確是好辦法,但農地沒了坐食山空也是個問題,這些問題相信政府能解決,老家一路向好是肯定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8-8-4 20:41
「但農地沒了坐食山空也是個問題,這些問題相信政府能解決」

需要農地時,再一聲令下,要地不要房,拆比建容易多了,還可以增加GDP。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1: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