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網其實就是胡聊胡吹,今天來說說「走後門」

作者:花名雞仔  於 2018-7-14 19: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家庭新聞|已有2評論

上網其實就是胡聊胡吹,今天來說說「走後門」,走後自古有之中西方一樣,古人云朝里無人莫做官,廚下無人莫去串,工作、上學、甚至做官都一樣,例如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朝里有人好辦事,無論是請假還是辦事,一路綠燈,歧視外來者,你就算比其他人努力也白搭,沒人替你說一句話,這就是有後門的區別。

「走後門」入學太普遍了,當然成績要過關,有哪些是因為太普遍而就正常化的?有父母親戚朋友在學校工作的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幼稚兒,其子女要進去比一般普通人容易得多,普通人恐怕要努力再努力才能實現夢想,這是否屬於「走後門」

關於上大學入名校,知識分子家庭和普通人的家庭就是很好例子,見得多聽得多就不覺得奇怪了。我的朋友我的兒女同學之中父母是教授的很多,這些人是否一定比普通人聰明?是否有「走後門」成分摻雜其中?我認識一對夫婦是讀博士的兒子上大學成績也不是特別好就能上劍橋,反而有成績比他好的別說劍橋了其他大學還要經過面試又面試,社會就是這樣的別說那裡黑暗,中西方一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18-7-14 19:59
如果談絕對性,哪個社會都不會完全沒有後門,如同都有 corruption 存在。所以談這個話題,談相對性才有意義,比較的是普遍性和嚴重程度。

比如,在中國進大學,相對找工作而言倒沒有那麼嚴重。如果高考分不到某些學校的最低線,靠後門入學並不那麼容易,找工作就大不一樣了,

在美國英國,入學並非都憑分數,很多學校需要 interview,因為要考慮其它因素,不是因為開後門,當然也不排除可能性,您了解具體過程嗎?

華人在美國英國入學找工作難道靠的是找後門關係嗎?如果有,您知道多少,比例是什麼?

是不是胡吹要看自己的言論事實依據有多少,從了解的事實中如何分析,如何推理下結論。
回復 正中 2018-7-15 00:12
走後門需要講條件有關係,海外華人有幾個摸得到後門?更不要說走後門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