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瀕危物種黑頸鶴數量持續增加

作者:車轍  於 2015-10-18 21: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花鳥魚寵

關鍵詞:黑頸鶴

   

「黑頸鶴作為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生態保護區的指示性物種,其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標誌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區以及青海湖生態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向好。」青海省林業廳總工程師、青海省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恩光1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黑頸鶴是全球唯一在高原生長、繁殖的鶴類,1876年被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在青海湖畔發現,是迄今為止最晚被人類認識的鶴類,主要分佈於中國青藏高原,少數會飛越喜馬拉雅山到不丹、尼泊爾、印度等地越冬。1995年,黑頸鶴被列入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998年,中國政府將黑頸鶴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王恩光介紹說,黑頸鶴主要有兩個棲息地,一個位於三江源生態保護區、海拔超過4200米的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個位於青海湖生態保護區。在上世紀90年代末,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監測到的黑頸鶴僅有50隻;2007年青海湖生態保護區所監測到的黑頸鶴僅有24隻。

   「近年來,政府部門和當地的農牧民通過撿拾垃圾等多項措施來保護瀕危物種黑頸鶴,至使黑頸鶴的數量達到近400隻。」王恩光說,由於黑頸鶴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和青海湖生態保護區的指示性物種,所以其種群數量持續增加,標誌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區以及青海湖生態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向好。

  在青海湖畔堅守的牧民志願者尖木措也是保護黑頸鶴的一員,「我的家鄉在青海湖畔海晏縣甘子河鄉達玉村,那裡聚集著很多普氏原羚和黑頸鶴,為了給它們一個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和我身邊的牧民們已經堅守了15年。以前很少看到黑頸鶴來這裡棲息繁殖,現在通過我們的堅守和保護,經常能用肉眼看到成群的黑頸鶴在濕地上飛舞。」尖木措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