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故鄉曾經多「楓」景(上)

作者:農家苦  於 2017-3-10 22: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大資格調|通用分類:花鳥魚寵|已有31評論

關鍵詞:楓樹, 採風, 楓葉旗, 蚩尤, 苗族

移民加國的中國人普遍認為,楓樹是加拿大的特產。其實不然。世界上共有一百多個楓樹品種,加拿大原產的僅有十個,多數長勢良好的品種都是移民,其中,最主要的是來自中國。楓樹曾經是中國最流行的鄉土樹種、文化樹種和民俗樹種。它還與傳統的採風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熟悉加拿大楓樹盛況的人都應該發問,中國楓樹移民到北美以後,活得不錯,有風有彩,有滋有味,我們與楓樹來自同一故鄉的華人,為什麼不可以如此?中國那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現在看來,至少有一半是錯的,樹挪未必死。



與中國本土的楓樹相比,北美、尤其是加拿大的楓樹,不僅美得雍容華貴、楚楚動人,富得腰纏萬貫、流油冒漿,而且貴得高高在上、無與倫比,「美富貴」都讓它佔全了。

最近幾年,加拿大的楓樹還發飆,幫助旅遊業招徠遠客,居然把萬里之外的中國「老家人」一批又一批,一團接一團地招引過來「到此一游」,而中國本土的楓樹,無論待遇還是景況,都是每況愈下,甚至慘到連名字都弄丟了的地步。 不信你問問自己, 能否分得清楓樹與楓香,楓樹與槭樹。如果你沒有把握,那就請你跟我走一趟,我請你品茗聊楓。

一、楓槭之爭

為了把楓樹科(Aceraceae)的「楓」與金縷梅科(Liquidambar)的「楓香」徹底區分開來,避免民眾混淆,中國大陸現在統一把楓樹稱作「槭樹」,而把原來的「楓樹科楓樹屬」改成了「槭樹科槭樹屬」。乖乖隆地咚!

如此一改,對學術界倒是無關緊要,但對民間,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來說,影響面可就太大了。

舉個例子說,如果加拿大的學者去中國做學術報告,凡涉及到楓糖漿(syrup)的,就得改稱「槭糖漿」;凡涉及到楓葉卡的,就得改稱「槭葉卡」;就連國旗楓葉旗,都得改稱「槭葉旗」。麻煩之大,可見一斑。

對此,台灣大學植物學系的李學勇教授頗不以為然。他從維護傳統的立場出發,連續撰文,不僅將「楓」與「楓香」搞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而且還把「槭」的千古未明「妾身」,也給挖了出來。

李老先生認為,中國大陸之所以將楓樹改成槭樹,是受了近代日本學術界的影響。日本近代著名的本草學家小野蘭山,乃是「楓」改「槭」的始作俑者。

滑稽可笑的是,小野蘭山的篡改之舉,竟是受了明代王子朱橚撰寫的《救荒本草》一書的影響。原來《救荒本草》中記載過一種民間稱之為「槭樹芽」的植物,誤導了小野蘭山對楓樹的認識。而這個「槭樹芽」竟被李學勇教授斷定為「七葉樹」——槭樹乃七葉樹的「省聲」或「縮讀」。

平心而論,李老先生的「楓與楓香辨正」一文對中國學術和文化傳統的貢獻非常之大;他對「楓改槭」的負面影響不遺餘力地加以糾正,並一直在台灣和大陸不停地向學界、媒體和公眾呼籲恢復楓的傳統名稱,其精神著實可嘉,其學風和人品更令晚輩學人敬佩不已。

遺憾的是,李老先生已經觸及到了「槭」字的讀音,念「泣」不念「促」,卻沒有再進一步深究「槭」字的含義,功德離圓滿還差一步之遙。

李老僅從詩詞作品、文字詞典以及本草專著裡面採集中國植楓、賞楓傳統,卻忽略了對更有參考價值的活民俗的考察。他的「槭樹=七葉樹」的斷言,聽起來更像是「讓孩童笑掉乳牙」的外星笑話。(請參閱上文七葉樹介紹)

且不說朱橚撰寫《救荒本草》的態度,與李老先生撰寫《楓與楓香辨正》一樣嚴肅認真,就從「槭樹芽,生鈞州風谷頂山谷間;木高一二丈,其葉狀類野葡萄葉,五花尖頭;又亦似棉花葉而薄小;又似絲瓜葉,卻甚小,而淡黃綠色。開白花,葉味甜」的原文判斷,也根本不該斷定槭樹芽就是七葉樹。

其實,不管是叫「楓」,還是叫「槭」,命名者都得說出為什麼,才能讓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可現代兩岸的植物學界似乎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李老先生的邏輯是,古代一直稱楓,所以我們理當延續,不能篡改;大陸植物學界的觀點是,既然楓的名稱被楓香弄亂了,那就索性給「楓」換個名字,叫「槭」。前者像個「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衛道士,後者則像個投機善變而又不顧後果的機會主義者。

如果兩岸的植物學界都拿不出「楓何以稱楓,槭何以叫槭」的理由,那麼,「楓」和「槭」不過就是一個符號而已,既然是符號,那稱什麼都無所謂。

 二、楓槭的涵義

在人類歷史上,有些植物跟有些動物一樣,被不同民族的先民們賦予了特殊的宗教和文化內涵,比如橡樹、楷樹、菩提樹等。對這些樹木的解釋,既不能沿襲古代文字學者的膚淺定義,也不能輕信本草專家的主觀臆斷,絕對要跳出圈外,從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層面來認識它們。

楓樹既然在歷史上遍布全中國,到處都是,那就可以斷定,它是中國最普及的鄉土樹種之一。而作為鄉土樹種,以中國之大,民族之眾,方言之多,楓樹的俗名(common name)肯定不止一個,比如構樹,有稱「楮」,有稱「構」,還有稱「皮樹」的;即便如國樹銀杏,也有「公孫」、「白果」、「鴨腳木」等多種稱謂。

然而,楓樹卻很少有別的廣為人知的俗名記錄於史冊,流傳於民間。這說明楓樹要麼跟上古全民族的英雄故事傳說有關,涉及到同一祖先;要麼後來被人為干預過,被皇權「統一」過,否則,一個遍布全國的鄉土樹種,不可能只有一個名字。

那麼,上古傳說和皇權定名,這兩種推斷的具體名稱到底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聯又是怎樣呢?

從《山海經.大荒南經》、《史記.五帝本紀》,特別是西南地區苗族的史詩《楓木歌》等史料來看,上古的部落時代,東方的九黎部落一直把楓樹當作圖騰樹,人們在楓樹下聚會,在楓樹下歌舞,在楓樹下祭拜神靈,更在楓樹下召集士兵,抗擊敵人。所以,楓樹既是一個村落或部落的地標,也是聚眾舉事的標誌。

後來,九黎部落在族長蚩尤的率領下,與西邊的黃帝部落爭奪霸權,在涿鹿之戰中失敗,蚩尤被黃帝擒殺。傳說蚩尤被殺后枷鎖被丟棄於荒野,化成了楓樹。逃往西南深山之中的九黎余部,後來就演變成苗族,而被虜的九黎族殘部則被迫融入黃帝部落,後來演變出「黎民」和「百姓」兩大族群。

苗族遠離中原強勢中心,所以能繼續自己的楓樹崇拜傳統;而「身在曹營」的九黎遺民,為了不忘本,就在居住地廣植楓樹,以示紀念,意思很像戰國時秦滅楚國后,楚國人民雖遠遷他方,卻仍然喜歡把新居地稱作故都的名字「郢」一樣。

在「勝者王侯敗者寇」的統治氛圍里,勝利者成為當然的主流,失敗者則變成為暗流。但這不等於說,勝利者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歷史上的勝利者從來都不敢對失敗者掉以輕心。

以炎黃部落為主的中原勢力,不但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苗民的追殺,而且還以各種巧妙的手段對融入自己內部的原九黎遺民加以監督、控制和防範。

定期派出官員到九黎聚居的「鄒屠」之地(類似於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保護區)的大楓樹下,探聽民眾都有哪些苦情和怨言,然後再反饋給王侯以便應對。於是,便產生了統治者窺探民情的偵控制度。

這種原本是小雞肚腸的「探聽」制度,後來竟然演變成了周代洋洋大觀的「採風」制度,深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從十月盡正月止,……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間求詩。」「故王者不出戶牖,盡知天下所苦。」 (《春秋公羊傳》)

由此可見,楓中的「風」,與《詩經》國風的「風」一樣,都是指反映一個地方風俗、風情的歌謠之意。

據說,有時候採風官員遇到的歌謠甚多、甚好,而隨身攜帶的簡牘不夠用,於是就直接將詩歌寫在紅色的楓葉上,回去再慢慢整理。唐詩中有一首著名的《題紅葉》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詩中的「紅葉」即指楓葉。後世文人所說的「題紅」,即從這則故事而來。 

 


至於「槭」,由於古代文字學者和本草專家都弄不清為何物,所以,朱橚和小野蘭山就去「史失而求諸野」,可惜他們只求到部分真相,沒有求到全部。也就是說,他們找到了槭樹就是楓樹的秘密,卻沒有找到楓樹為什麼叫槭樹的原因。要說是誤讀、錯寫的話,我寧願相信「槭」是「械」的訛傳。

因為《山海經》等古籍里都有黃帝殺了蚩尤后,「棄其械」、「棄其桎梏」的句子。而「械」字的原意就是「桎梏」。

「械」,很多方言至今讀作「切音」。河南、山東話口音較重,聽起來確如「棄野」、「七葉」。但長期生活在開封地區的朱橚應該是能聽出這個發音指一個字,而不是兩個字的連讀,所以,他記錄作「槭」。

若將「槭」解釋為訛傳的「械」,則正好契合楓木由蚩尤帶血的桎梏化成的傳說。但問題並沒有這樣簡單。「槭」字不僅在漢朝以前就已存在,而且指明是一種樹木。

這就提醒我,只能從文字的形音誤轉以外,去尋找楓槭之爭的原因了。

其實,以「槭」代「楓」的秘密就隱藏在槭字的聲旁「戚」中。槭是個形聲字,因聲而得義。聲旁的「戚」,從戉(月音)尗(叔音)聲。戉=鉞,指古代一種大斧頭模樣的兵器或刑具;尗,指豆,引申為「小」,所以「戚」就是一種小戉,小斧頭。若把楓樹的葉子剪去葉尖,再與古代的「鉞」對照,你就能清楚地看出端倪來了。

戚,也指親戚。楓樹屬植物(Acer)的識別特徵,就是它們的翅果,實際上是一個果實被分作兩半,但還是連在一起,契合「親戚者,分而不離也」的意思。


楓葉與象徵權柄的鉞對照圖



戚,還有憂傷之意,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是也。「刑」即是殺,面對刑具,誰不憂戚呢?正因為兵器或刑具帶有威懾和嚇阻的功效,所以,古人常把「斧鉞」作為權力的象徵,或擺在專門的架子上,或鑲嵌在旗幟上作為一種Emblem,所以,槭樹又有「旗樹」的諧音。今天加拿大人把楓葉綉在國旗上,表面看這是加拿大的Identity,實際上古人早就這麼做過。     

可見,楓樹被稱作槭樹並不是空穴來風。槭,一定在歷史上某個時期,某個特定的區域,被用來代替楓樹使用過。我個人推斷,最有可能的應該是涿鹿之戰後的九黎族被虜之人。

眾所周知,入主中原后的滿清政府,對漢人發動過不止一次的文字獄。戰勝蚩尤的黃帝部落,對被征服的九黎遺民施行「楓樹獄」,也絕不是沒有可能。「槭」可能正是在那種政治高壓下為了避諱而採用的「楓」之替代詞。

有趣的是,蚩尤墓在山東菏澤的巨野縣,魯西南素來產響馬,反抗皇權最力。有日本學者考證說,日本人是苗族,他們跟苗族人的祖先一樣,曾經遭受過「楓樹獄」的迫害,所以,至今尚有以「槭」代「楓」的記憶。

行文至此,楓樹的原名為何叫「楓」?偌大的中國,楓樹的名稱為何能如此統一?後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楓」改「槭」?這些問題就都找到答案了。因而,我們可以總結說,「楓」是古語,是國語,而「槭」則是某個特定時期、有限區域的方言。(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1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3-10 22:24
想起了淮海路上的梧桐!
回復 農家苦 2017-3-10 22:29
fanlaifuqu: 想起了淮海路上的梧桐!
早安,翻老

法梧、梧桐、泡桐,三者各不相同。下篇介紹。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3-10 23:09
旁徵博引,博學非凡,期待下篇。
回復 fanlaifuqu 2017-3-10 23:14
農家苦: 早安,翻老

法梧、梧桐、泡桐,三者各不相同。下篇介紹。
淮海路上應是法梧!
回復 農家苦 2017-3-10 23:19
fanlaifuqu: 淮海路上應是法梧!
對。滬寧杭原先的城市基調樹都是法梧,現在情況有所變化,有人想用樟樹替代,有人想用美國秋紅楓替代。
回復 農家苦 2017-3-10 23:23
徐福男兒: 旁徵博引,博學非凡,期待下篇。
我就這麼點主業,呵呵。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琢磨文化樹種的疑難問題。不過,楷模兩樹,我至今未能琢磨出「模」樹到底是什麼樹種。

昨天夜裡,我終於把「青蛙、蟾蜍、蛤蟆」給徹底琢磨清楚了。12點多了還起來炒菜喝酒。
回復 Nanshanke 2017-3-10 23:31
楓樹來自中國,有可能。我家鄉很多古老地名以楓樹開頭。
回復 農家苦 2017-3-10 23:38
Nanshanke: 楓樹來自中國,有可能。我家鄉很多古老地名以楓樹開頭。
早安,南山兄

這話還是人家加拿大學者說的,咱自己人糊裡糊塗,就知道組團結隊來人家的地方賞楓發騷。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3-11 00:03
農家苦: 我就這麼點主業,呵呵。沒事幹的時候,就喜歡琢磨文化樹種的疑難問題。不過,楷模兩樹,我至今未能琢磨出「模」樹到底是什麼樹種。

昨天夜裡,我終於把「青蛙、
兄在這方面確實是很淵博的專門家。當年我注《詩經》時,如果認識兄就好了,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可以注得更詳盡一點。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7-3-11 00:18
"""楓葉紅似二月花""
回復 農家苦 2017-3-11 00:30
徐福男兒: 兄在這方面確實是很淵博的專門家。當年我注《詩經》時,如果認識兄就好了,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可以注得更詳盡一點。
徐福兄過獎。

我學景觀是半路出家,於植物識別一項最是困難。因為自己有需求,而別人又滿足不了,所以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在我運氣不錯,在台灣和大陸流竄期間,得到了很多高人指點,這才有了點悟性。

我們加拿大的牙醫給病人看病,通常分好幾次搞定。您對《詩經》註解,可否參照執行?
回復 農家苦 2017-3-11 00:33
來美六十年: """楓葉紅似二月花""
據說,這句裡面的「楓葉」指的是「楓香」,不是「楓樹」。楓香就是帶果球的那種。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3-11 00:40
農家苦: 徐福兄過獎。

我學景觀是半路出家,於植物識別一項最是困難。因為自己有需求,而別人又滿足不了,所以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在我運氣不錯,在台灣和大陸流
三十年前舊著了,做學問總會留下遺憾。如果還在搞本行,也許得以在再版時彌補。我中途而廢,早就改行,與兄聊聊前塵往事而已。 這方面的考證,兄是最專業的一位。
回復 農家苦 2017-3-11 00:59
徐福男兒: 三十年前舊著了,做學問總會留下遺憾。如果還在搞本行,也許得以在再版時彌補。我中途而廢,早就改行,與兄聊聊前塵往事而已。 這方面的考證,兄是最專業
當年去天一閣和嘉業堂實習參觀的時候,啥也不懂,一心只想著要逃出古墓。誰知後來轉悠了一大圈,還是回來挖墓盜寶。命運真奇妙。等徐福兄退休后,我們一起盜墓如何?

專業絕不敢當,多是前人之功,師長之力,我只是理而解之。
回復 綠野仙蹤 2017-3-11 01:05
秋天的大家拿風景應瑰麗奇幻。
不知農兄會做楓糖漿嗎?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3-11 01:07
農家苦: 當年去天一閣和嘉業堂實習參觀的時候,啥也不懂,一心只想著要逃出古墓。誰知後來轉悠了一大圈,還是回來挖墓盜寶。命運真奇妙。等徐福兄退休后,我們一起盜墓如
期待與農兄一起盜墓。
回復 農家苦 2017-3-11 01:14
綠野仙蹤: 秋天的大家拿風景應瑰麗奇幻。
不知農兄會做楓糖漿嗎?
歡迎仙人今秋就來。魁北克講法語,那裡的「楓」景也很棒。

孩子們在學校里跟原住民學過,他們又向我傳授了一點。
回復 農家苦 2017-3-11 01:15
徐福男兒: 期待與農兄一起盜墓。
好!周末開心。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3-11 19:49
大學問家。為什麼有的楓樹秋天葉子不紅呢?
怪不得叫我用山東話讀七葉樹,可惜我不會說山東話

回復 wwang33 2017-3-11 23:10
楓樹就是楓樹,不是槭樹。川普就是川普,不是特朗普。學習了。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3: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