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k是洋房的一種輔助建築,它的主要功能是裝飾,也就是為了好看,真正用它做陽台、燒烤台、花草展示台和露天客廳的時候並不多。但Deck把你家的室內地板,從門檻向外延伸到草坪中央,窗檯下面,甚至後院牆角,其拓展、連接功能則是顯而易見的。

你可能沒有想到,Deck的英文解釋竟然是Bridge(橋),而它的中文譯名則是「棧道」。我們知道,棧道確實像橋,也有橋的功能,但橋肯定不是棧道。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Deck到底是橋,還是棧道?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既不需要去辨別橋樑與棧道的不同,也不需要去追查二者的先後,只要我們弄明白Deck起源於哪個國家,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英文用抬升的「板面」、「層面」、「路面」來定義Deck,是由船上的甲板延伸而來的。這顯然只是表面現象,因為甲板和Deck的面板都叫decking,但其建築結構是不同的。若從內部結構上看,Deck 更像Balcony(陽台)。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房屋建築是沒有陽台的(我指附著於建築牆體上的結構),Balcony直到17世紀才出現,濫觴於巴洛克時代。而中國的露台最遲於北宋時就有了,當初是供「露檯子弟」演戲用的。露台和後來的陽台、陰台結構類似,均與棧道的結構原理一致,而棧道是中國人發明的,所以毋庸置疑,陽台(Balcony)肯定是中國人發明的。順藤摸瓜,Deck也必由中國傳出。
為了小心求證,我們先來看看棧道與Deck,二者在構造上有哪些相似之處。
棧道,主要建造在秦嶺、大巴山、岷山之中,從陝西漢中、寧強入川,至廣元、劍閣、梓潼。它是古代連接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的唯一通道。蜀道大約有1/3是棧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指就是棧道的艱險難行。
棧道分秦棧道和蜀棧道兩種:秦棧道由秦人由外往裡修築;蜀棧道由蜀人從里往外修築。但兩種棧道的建築結構是一樣的,都是在懸崖峭壁無路可通的地方,沿著溪流的水跡線人工鑿壁打洞,插以木枋、石條,上鋪木板,構成狹長的懸空路面,遠望如閣,依山而行,盤桓向前。
如果我們把house的牆體視為山體,那麼,附著Deck到牆體上的Ledger
Board位置,就是水跡線位置。
那些穿過Ledger楔入牆體的長釘或螺栓,其作用與打入莽崖危壁的木枋等同。而連接在Ledger上的Beam或Joist,形如木枋;鋪設在Joist上面的Decking,與鋪設在木枋上的木板,功能是一樣的;那些從牆壁向外延伸的一排或多排墩柱(pier/post),可比棧道下方的撐木。






經過這樣仔細對比,內行人一看就明白,洋房門前的Deck,原來就是蜀道中的棧道。它既是橋,也是路。難怪中文把Deck譯作「棧道」。
然而,說Deck起源於中國,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究竟是哪位好事者,在十七世紀以前把棧道介紹到西方的呢?
老子騎牛西行,或許是去了西方,可那時還沒有棧道。張騫出使西域,不過只到了中亞的大月氏、烏孫國,雖然帶回來的東西不少,還開通了絲綢之路,但帶出去的,卻只有金銀財寶和大漢國威。馬可波羅有沒有來過中國還存在爭論,就算他來過,肯定也沒去過秦嶺和大巴山,無緣得見中國古棧道的雄險與嵯峨。
還有一種可能,即由楊貴妃經日本外傳。楊貴妃雖然在馬嵬坡就被「賜死」,生前並未踏足棧道。但後來唐玄宗入蜀,「於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想必玄宗在棧道中看到了貴妃的鬼魂,依然秋煙芙容,若隱若現,柳絲拂水,婀娜多姿。
楊貴妃愛吃荔枝,據說是受了高力士的推薦,因為高力士的故鄉在嶺南潘州,即今天的茂名一帶。然而,「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中並沒有點明荔枝是從哪裡來的,也沒說那令楊貴妃開心的荔枝品名叫「白玉罌」,或「糯米糍」。況且,荔枝那麼嬌貴,「一離本枝,一日而變色,二日而變香,三日而變味,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唐玄宗為了楊貴妃,命人用快馬日夜不停地從南方運送荔枝到長安,到達驪山時常常還是新鮮的。
試想,廣州到西安的直達火車都需要兩天的運行時間,你用什麼馬能在兩天內把遠在茂名的荔枝送到西安?很顯然,楊貴妃愛吃的荔枝來自蜀中,經千里棧道送達長安。如此難行的道路,如此飛快的跑馬,棧道下面的冤魂,可能比北美太平洋鐵路枕木下的冤魂更多。你楊貴妃為了一己口福,斷送了那麼多人馬的性命,你死後若不到棧道來祭奠,那又如何能還的了這筆血債呢?
所以,有人說楊貴妃根本沒死,而是被唐明皇暗中派人遣送去了日本。這樣的「懲罰」其實最好,讓她有機會把中國的棧道傳到日本,再由後世的日本人西傳到歐美各地。
棧,古文的意思是「輦」,即一人手推的獨輪車。「馬路」是供馬行駛用的;「棧道」也稱「輦道」,最初是供獨輪車行駛用的。咱們川軍的個頭精小,卻勇猛、彪悍能打仗,這正是為了適應棧道的承重要求,上青天方便,跌下來不死。
既然你家的Deck起源於中國的「古棧道」,而棧道又涉及到「風水」和「國運」,那麼,你在構築或修理Deck時,一定要注意它的朝向、寬窄和高低;更不能忽略Deck的形狀、顏色和風格,切忌與建築風格和周圍環境相左。
此外,在Deck上立一尊真人高的秦始皇兵馬俑,不僅能避邪,而且能勾起你思古的幽情。若再加上一個裝飾獨輪車,點明Deck的「棧道」含義,夏日有朋友來你家燒烤,你講一段故事給TA們聽,再讓TA們坐在獨輪車上,你吱呀吱呀地推TA們走上一段,那真是其樂融融,妙不可言!
不過,當你失戀或有親人遠別的時候,最好不要一個人站在Deck上憑欄遠眺。風狂雨驟的日子,你更不要在Deck上懸挂鈴鐺,免得會出現《雨霖鈴》的意境,讓你情不自禁地吟誦起柳永的哀歌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猜對了,我就把她們批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