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談虎色變,人們真的懷念文革嗎

作者:春和景明  於 2016-5-20 14: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文革是夢魘,文革是猛虎。自中共在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文革作了結論后,文革似乎就成了一個禁忌。在中共官媒上對文革的探討就鮮少。但五月,出了一個新鮮事。56朵花少女組合,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演唱了一場紅歌會。30多首歌曲中,文革時著名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赫然其中。演唱會的背景牆上,打著文革時的標語口號,「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反動派。」如果僅僅是商演,這等作派無可厚非。商演嘛,一切以吸引人們眼球為目的。但這次不同。一是在中共殿堂級的平台;二是正值文革發起五十周年的節點。如此高調,難免讓人生疑。腫么了,要重回文革了嗎?當然,敝人窮屌絲一個,難測肉食者謀。不知這是有心人在投石問路;還是為政者為彰顯政治開明,百無禁忌,以示對政治多元的容忍;抑或是體制內的博弈,行嫁禍於人之故技;又可能是那個二貨自以為揣到天意而自喜,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了。這些隨著時間移動,都可水落石出。但敝人卻很好奇的是,為何一而再的有人那文革和紅歌來說事。這背後有著很大的意味。

薄熙來當初在重慶了搞了一個唱紅打黑。一時是應者如雲。雖然有很大成分是行政手段所至。但薄熙來倒后,仍有不少歌迷們不肯散。其中大多是上年紀曾經親歷文革的人們。其實,就在五十六朵花演唱會的前一天,一群來自山東的大媽,還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前大唱社會主義好等紅歌。

 

  人們真的懷念文革嗎?其實答案很鮮明。當然不是!經歷過文革的人們之所以對紅歌鐘情,其實與政治無關。經過文革的人在文革開始時,都正值青春期。那時的紅歌是其能唯一能接觸到的音樂。當然還有一些被稱做牛鬼哥的黃色歌曲。但那是在背地裡,小範圍,作賊似的。紅歌的每一段旋律,每一段歌詞,都與人們每一個具體青蔥歲月的場景相勾聯。而人們的記憶是選擇性的。能入記憶的多是開心事。所以,人們唱紅歌,如其說是懷念文革,莫如說是懷念文革的自己那段青蔥歲月。

 

  中共對文革官方結論是:文革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這場「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證明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論點既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也不符合中國實際。這些論點對當時我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估計,是完全錯誤的。

 

  歷史從哪裡開始,邏輯就從哪裡開始。但歷史遠比邏輯豐富。官方結論無錯,但未回答,何以文革一經發動,便有燎原之勢的原因。是毛的威望?是四人幫的推波助瀾?是年輕學子們的無知狂熱?都有!最重要的是,最底層人民的強力加入。中華民族是個苦難的民族,雖然歷史上爆發過的農民起義不計其數,但那都是在活不下去時發生的。幾千年來,最底層民眾的所求不過是日有三餐,夜有一床,不用顛沛流離的安穩生活。但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中,這樣的日子鮮少。而毛澤東辦到了,計劃經濟,組織包辦了人民的一生。雖然,人民的生活還是貧苦。但在貧富無甚差別的情勢下,人民安貧樂道。甚至在醫療資源匱乏之時,毛澤東以「赤腳醫生」代之,可笑吧?幼稚吧?但這是毛澤東對底層民眾的承諾。(說是毛澤東時代餓死幾千萬人,這是瞎掰的,十人里死一個,可能嗎?但是長期飢餓,營養不良,小病變大病,大病變重病,重病變不治,死亡率飆升,這個肯定有。但好歹毛澤東記住了自己對民眾的陳諾)。而人們在經歷百年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后。初識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如何肯去「吃二遍苦,受那二茬罪」。當知道黨內走資派們要剝奪他們一切時,毛澤東可不就是一呼百應嗎?頓成燎原么。

 

  而在習近平接收中國時,雖然民眾整體生活水平已遠超文革,但作為金字塔底部的人們所承受的壓力卻非當時可比。尤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他們看來喪失殆盡。底層民眾看不見一個確定的未來。其對未知的恐懼和憂慮及焦躁,積怨成恨。而體制內的腐敗又已病入膏肓。權貴集團坐大。底層民眾近乎感性的看到了黨內走資派;體制內筆杆子心口不一的說教,言行不一的粉飾太平的宣傳。官吏輕忽民意的GDP挂帥,助推了「塔西陀陷井」的形成。仇官仇富的民怨越積越深。習近平的反腐贏得民眾一片叫好。其實很大成分是民眾對於廟堂者們的辛災樂禍。由此可推,這是否又是第二次文革形成的基礎呢?薄熙來當年以共同富裕為號召,底層民眾歡呼雀躍,至今仍念「薄書記好」。薄熙來是親歷文革的,他尚知,民心可用。而習近平也是經歷過文革的,所以習近平提出要落實共享發展,名稱雖然不一樣,內涵卻相同。但要制度性的安撫底層民眾,制度性的摧毀文革形成的土壤,習近平任重而道遠。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不易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07: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