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上有幾張八十年代的實寄/蓋銷明信片,拿出來晒晒。明信片上所採用的風景圖片相信不少網友看了會感到非常親切,當年的景色自然純樸舒服。
九曲橋雪景 (郵戳1985年)。安祥平和,絲毫不擁擠。人們衣著樸素,那年代的灰色服裝佔主導,即使是在最時髦的上海也是如此。上海人也不怕冷,大冬天的窗戶照開不誤。


松江方塔 (從郵資70分上推斷應為1984年左右,比上一張要早些)。松江在當時應該是比較偏僻的地方吧。記得1990年時去上海,那時浦東許多地方還是農村,過個江都很不方便呢。


上海外灘(郵戳1987年)。天藍雲高,視野開闊。英文翻譯也給力:Waitan Seafront in Shanghai。現在外灘叫「The Bund」,確實不如Waitan Seafront帶勁兒!為什麼非要恢復叫那個老名呢?起那名字的老外們已經早就死了100多年了!


我第一次去上海大概是在1984年,那時候內地人提起上海大多是肅然起敬。上海代表了中國最先進精確的工業和製造業,有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 南京路,上海人很洋氣。若是到上海出差許多人會讓你捎買東西,就是城隍廟的五香豆也是很受歡迎的。
最近一次去上海是在三年前,也到了城隍廟,隨著擁擠的人流,逛那些翻新或新建的店鋪,排挺長的隊為了再吃一吃小籠包子,疲憊的很。上海到處已是高樓大廈了,應接不暇。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