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4年的數據,中國有超過90%的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患者未得到過診斷。即便在美國,也仍有55%的此症患者或其護理者沒有從醫生處得到診斷通知。儘管中國人對於老年痴獃病的公眾知曉率已高達96.16%,但僅有19.79%的人可以正確識別疾病的初期癥狀。(數據來源於網路)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綜合征中較為典型的一種,典型的表現為記憶力、自感系統功能、自理能力迅速喪失,患者本身的痛苦未必自知,類似於吃了止痛片后麻醉甚至阻斷痛感神經一樣,對於老年痴呆症患者而言,這種阻斷幾乎是不可逆轉的,隨著老齡化時代的來臨,老年痴呆症問題對家庭乃至社會形成的各種影響正越來越泛化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對老年綜合征特別是老年痴呆症的預防和管理正為社會廣泛關注。
相關研究已經表明,生活方式如缺乏鍛煉、煙酒嗜好、作息無規律等;生活環境不良,導致社會心理精神壓力加大,都是外緣性影響因素;生理上的慢性癥狀如高血壓、糖尿病;精神心理方面的長期抑鬱等,都有可能加大對個性內含老年痴獃因素者的影響作用而引發共振,加速痴呆症的發作。
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因理解力相對低弱,在現實生活的變遷特別是劇變中,相對容易陷入迷惘甚至迷失自我的狀態,故成為該症的「高危」人群;當然,這並非意味著高知分子就不會患上痴呆症,現實生活中高知分子患此症者亦有一定的數量,甚至美國總統都有(美國前總統里根83歲宣布被診斷出㦬患阿茲海默症亦即老年痴呆症)。
還有一種跡象是如高血壓糖尿病類似的高齡向低齡化漫延,已知有未滿5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現。在傳統中醫理論的範疇里,這與女性更年期在平均49歲前後顯化的共性狀態中有個性化的35歲便出現更年期癥狀一樣,都歸屬於「早衰」一類。
在傳統養生理論體系裡,無論是哪類病症都並非完全不可能概率性預測得到的(一般就慢性病症來說,而不是偶然性外傷,在更廣泛的傳統易文化體系則都是概率性可測的),老年痴呆症當然不會例外。
和其它慢性病症一樣,老年痴呆症也是在其個性先天內因基礎上與後天外緣的損益共同作用所致。因此,只要掌握相關的數據就可以推測出病症㦬患率以及可能的發作時段。
傳統養生的治未病理念,就是現代對疾病的預防和事前管理。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即便不用養醫生,也未必能夠安生,尤其是老年痴呆症會讓家人也難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