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養兒能夠防老嗎?

作者:腦夫  於 2015-11-26 01: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養兒能夠防老嗎

感恩節里話感恩。最近,朋友圈又在微信上聊起了養育之恩和孝道。

養育之恩和孝道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關係。個人覺得。在人類複雜的情感世界里,可能只有三種最核心和最原始的愛,即愛自己、愛配偶和愛子女。這些愛整合在一起就是人類繁衍。有了他們,人類就可以像一個物種一樣被繁衍下去。反之,那怕是殘缺其中的一種愛,人類繁衍就會遭受到比自然更大的考驗。其他形式的愛當然也有,也重要,但它們恐怕只是這三種核心感情體系之外的延伸之物。

解析這三種情感活動,很有意思。它有可能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前所未有地接近生活的本質。

先說愛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原始的和毫無保留的,終生不息直到最後一口呼吸。子女越需要幫助時,父母的愛就越濃。我們小時候所感受到的強大的母愛和父愛就足以證明這一點。而且長大以後,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們最先想到的還是父母,這是因為我們對父母愛我們的真實性,深信不疑。總之,父母的愛是自然的、無私的、和無條件的,因為本性使然,所以毫不費力。之所以是這樣,就是因為人類要繁衍。為人父母,對人類最大的貢獻,莫過於養育和保護好了一代具有完全生育能力的子女,如此生生不息,人類得以繁衍,同樣的道理,一個經常出現不稱職父母的動物物種,可能會最先面臨自然界的淘汰。

現在,再來看看,照顧對象角色互換以後的情形,即子女對父母的愛。首先,你可能注意到了,子女對父母的愛已經沒有多少人類繁衍的意義了(對不起,這聽起來好像有點不近情理)。其次,子女對父母的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常常需要一點社會力量來推動,用教育的方式來後天培養,用社會輿論來監督。這多少與先天的母愛有些反差。要知道,大多數需經教育來提倡的東西,往往都是一些人性沒有閃光時就看不到的東西,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人性在正常狀態下很少表現的東西。像無私、犧牲、淡泊名利,等等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區別,『可憐天下父母心』(而不是相反)的情況才會經常發生;『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人才時有所見;『久病床前無孝子』才比『久病床前無父母』的機會多。顯然,子女對父母的愛多少是以有別於父母對子女愛的形式存在著。這裡絕對不是想要否認子女也有愛,而只是想探討一下他們之間的某些區別。子女當然愛父母,也念念不忘他們的養育之恩,只要有能力有機會時,子女一定會盡心竭力。只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互愛,在程度上可能並不互等。有一個平時我們並未留意的現象,似乎為這種說法提供了依據,就是哪些已經成為了父母的子女,當他們同時擔當起雙重角色的時候,他們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首先做一個好父母,把更多的愛心給了子女。沒有人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妥,因為他們本來就是follow了本能,按照自然界的劇本演出,一切都在按計劃發生。

解析了兩者的區別之後,再來理解一下一種越來越流行的現代化家庭生活模式就容易多了。在這個模式里,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主旋律,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則是以一種更寬容的形式存在著。父母可能會這樣教育孩子,我們養兒不是為防老預付定金,是為了完成自然的使命和因此獲得的獎賞,天倫之樂。你們由此並不欠我們什麼。你們只要把我們對你們的養育之恩,又以同樣的方式,一分不少的奉獻給你們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你們對父母所能作出的最好回報了。這種模式,我們可以暫且把它叫做『單向』模式。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每代人主要只對下代人負責。由此,就不需要夾在『上有老,下有小』之間左右為難。很清楚,這樣的生活模式給我們帶來了簡單和輕鬆。

中國過去的傳統模式就稍微有點複雜了。幾千年來,我們都生活在一種亘古不變的『雙向』模式里。這個模式在貼上了文化傳統和祖訓一類的標籤以後,就更加天經地義了。在這個模式里,『養兒防老』是其核心價值。子女從懂事的第一天起,就被清楚的告之,養育之恩是要回報的,並且是要直接回報給養育之恩的提供者。如此這樣,才能符合百善孝為先的傳統,得到家庭和社會的認同。老實說,當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被告之這一將來的使命的時候,他/她除了感到了一種被選中的光榮以外,恐怕也感受到了一絲隱隱的壓力和擔憂。因為從此以後,他/她生活中的一切,恐怕都要圍繞著養兒防老這一至高無上的計劃來安排了,包括到哪裡工作,與誰結婚。而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這時可能只能成為次等的追求了,雖然它們本應該排在『to do list的最前面。一些有志者也因此只好把『志在四方』的生涯規劃改換成了『父母在不遠遊』。

父母之所以能夠理直氣壯地提出養兒防老的要求,可能是根植於中國當時低下的經濟水平,也與我們民族的某些性格有關,我們溫良中庸,不主張個性,有時候又有點盲目尊老和過於迷信『乖孩子才是好孩子』的傳統說教。儘管這種模式為中國社會千千萬萬的老年人提供了可靠的生活保障和享盡天倫之樂的環境。但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它與單向模式里最關鍵的一步不同,即人生的兩頭(幼年和老年)需要得到照顧,而人生的中間又需要向上和向下同時付出。由此,每代人都要過上一段『上有老,下有小』的辛苦日子。糟糕的是,這段辛苦日子剛好與人生中最寶貴的青中年時光重合。因此,每代人在短暫的人生中,一部份本來可以享受到的幸福,卻被消耗在壓力和責任之中了。

緊密相依N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更像是一種經濟上的嘗試,這種模式生活實惠,可以以有限的生活資源和成本養活更多的人口。不過,這種模式過分美化了天倫之樂的感情需求,對靈魂需要自由呼吸的重要性視而不見,而且,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時所需要的距離,由此給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智慧和忍讓精神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有,大家庭的生活模式也有助於滋生一種凌駕於是非觀念之上的家長文化,在這種文化里,尊老比尊重『講道理』更重要。情感往往勝過理智。因此上代人有更多的機會推動一些頗具爭議的家長意志,而下代人為了顧及傳統形象,只好委屈求全。當然,也有時候,子女的強勢蓋過父母,這樣,年老體衰的上一代就成了更加可憐的家庭成員。總之,在大家庭里,人們的日常生活由於人與人之間靠得太近而變得麻煩不斷。缺乏或不尊重『界限感』的家庭成員,常常在『為你好』的幌子之下,把原本簡單的生活搞得紛擾繁雜。不過,公平地說,大家庭生活也不全是負面的故事,也有一些例外。筆者就在聚會上遇到過一些人,津津樂道他們在大家庭生活中所嘗到的甜頭,我們身邊也有一些與女方父母同住的成功案例。指出這些正面的情況很重要,這不僅僅是為了討好哪些偏愛大家庭生活的人,而是更想還原事情本來就有的兩面性。

奇妙的是,不管是單向還是向,如果要精確計算每一代人的得失的話,你會發現,每一代人的得和失都能基本扯平,不存在一代人比另一代人得或失的更多。這種絕對的公平公正,可能就是為什麼每一代人在心理上最終都能做到心安理得和問心無愧。不過,例外也是有的,這個例外碰巧就被我們撞上了,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我們對上需要孝敬具有傳統思想的父母,對下只能看著海二代,在崇尚單向文化的環境里,漸行漸遠。

雖然我們的慾望很多,但上帝似乎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人類繁衍。如果你問上帝,我來到這個世上應該做點什麼?上帝可能會說,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生養就行了。由此上帝不能更同意我們的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現在,你對人生的價值,是不是有了一個不一樣的認識?這種『生養就是人生意義全部』的說法看似簡單,但意義重大,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人類繁衍更重要的了,更能讓人體會到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了。因此,人類一旦在繁衍的環節上出了差錯,它就會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比如,「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這些都是人類各式各樣的傷痛里最沉重的幾種,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災難之王是因為它們直接傷及到了高峰期的生育者,使傳種接代陷入危機。還記得哪個千古一問嗎?就是哪道婚前的必考題。即落水以後,是救媳婦還是救媽?這個難題使所有想要找到理想答案的未婚夫都鬱悶抓狂。只有上帝覺得這個事情很搞笑,答案不是一直都在哪兒嗎?

無助的老人需要他人的照顧和護養,這一點沒有異議,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一天。但如果這時候社會不能提供保障的話,那就只有子女挺身而出了。看來,改進古老的孝道文化,還是得靠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保障的進步,就像柯林頓說的,It』s the economy, stupid!

的確,改進孝道文化的呼聲已越來越高,年輕人也開始厭煩為孝道文化進行的各種辯護。不過,在經濟達到防老水平之前,老年人只好尋找其他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並不多,養兒防老是其中最方便的一種。

最後,奇妙的大自然不只賦予了我們愛子女的能力。還有愛自己和愛配偶,前者實際上就是為了保證繁衍個體本身能自愛生存。後者則是有性繁殖的基礎(說得文藝點就是永恆的愛情)。二者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都是為了人類繁衍。如今,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或有動物的地方),就能看到這三種愛的存在和力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十路 2015-11-26 03:35
動物不會反過來照顧老者,但動物中還有很多照顧弱者的現象,而更多的是弱肉強食。 人性具有超越動物繁殖本能的天性,接近神性的能力,有理性思維和更高層次的情感,所以不僅應該照顧弱者,也應該照顧老者。當社會倫理道德向高處走時人會意識到應該做到什麼,做人除了滿足私慾樂趣之外還有什麼責任,包括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如何做得更好是具體方式問題,與觀念可以分開探討。

不分東西文化,照顧弱者和老者是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包括對自家的老人和社會問題,而自家的老人不照顧好就會增加社會問題。 當年輕一代明白了對錯和己任之後,有了 make a difference,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的理想並真正作出了成績之後,養兒防老的思想會隨之減少。 在具體方法上,並不是 institutional care 是最好的方式。 這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哲學觀和教育效果的問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16 07: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