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獻愛心,聖誕前到多倫多社區中心做義工送溫暖。

天未大亮,學生就和警察混編成一個食物傳送隊。在這裡,都是義工。

明顯和這些專業警察相比,學生們有些吃力。

加拿大聖誕節、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期待那滿桌的美食或者自己心儀已久的禮物了?然而,多倫多地區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會這麼幸運。據多倫多食物庫的資料顯示,在大多倫多地區,每月超過17萬人接受食物庫緊急援助計劃的幫助,而30%依賴食物庫家庭的孩子每周至少一次吃不飽。為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加拿大的廣大民眾與各個機構每年都會向食物庫捐贈大量的食物與生活必需品。

多倫多市的一個社區中心的食物分發處

多倫多John Tory市長和同學們合影,感謝同學們為多倫多貧困家庭準備聖的誕禮物。
早上6點多,天剛蒙蒙亮。邦德多倫多國際學院的留學生們在老師的號召下,早早便來到位於世嘉堡的Ellesmere社區中心,齊做義工為多倫多有需要的家庭準備聖誕禮物以及過節期間所需的食物。據邦德多倫多國際學院學生服務部負責人Ellen老師介紹,「今年是學校第二次組織學生來到這裡做義工,我很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對能夠幫助社區食物募捐工作所表現出的熱情。這也體現了中國人那種樂於助人的好傳統。」

和不同族裔的社區義工共同工作

這女生要去取比自己高許多的空紙盒,夠不容易滴。
抬紙板、摺紙箱子、搬運食物與生活用品、分裝食物,邦德學生們與其他義工們一起努力合作,為食物分發處的工作盡心儘力,表現出了真誠的奉獻精神,也獲得了管理人員的好評。為了感謝所有義工的辛勤工作,並呼籲大家繼續為食物庫奉獻愛心,多倫多市長John Tory、經濟發展及文化事務委員會主席Michael Thompson議員等人也來到社區中心。據了解,這次食物募捐的食物將會在聖誕節期間為多倫多地區的400個家庭送上能夠維持一個月的食品。

這是從送貨企業的貨車上搬運捐助食物
Ellen老師表示,在社區中心做義工對很多邦德的小留學生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很多國際留學生到加拿大多倫多來,不僅僅只在象牙塔里讀書,也需要開闊眼界、豐富經歷,需要盡自己所能地接觸加拿大社會、體驗這裡真實的生活,這是非常有意義又很必要的。」學生志願者們紛紛表示,「能夠參與到多倫多食物慈善募捐工作來幫助他人,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我們不來這裡,不知道加拿大還有這麼多窮人需要大家幫助。尤其是在濃濃的聖誕節氛圍中,很多人都充滿熱情地為有需要的家庭準備食品與生活用品,也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加拿大人的無私與溫情。」

休息期間,同學們和多倫多市Michael Thompson議員聊天。

還有義工樂隊表演聖誕組曲,現場氣氛暖洋洋。
這次活動是是多倫多市政府組織的為不幸家庭準備節日禮品和食物的大型慈善義工活動,迄今已有11年歷史。來自多倫多各行各業的600多義工,幫助大多倫多地區400多個平困家庭。主辦機構表示,「當人們談論的聖誕新年假期,是不是有必要要提醒打家,在加拿大的一些社區,還有需要你幫助的人群。作為加拿大人,我們的責任是要學會分享。」

這是已包裝好的食物袋,可見加拿大也是不少有需要幫助的窮人。

許多多倫多家庭送給來的食物,要經過檢查、核對保質期等常規檢查後分類包裝。

住在附近的家庭也會參加這種義務工作,奉獻愛心。

市長在這裡成為配角,主角是在忙碌的義工們。

在這裡有必要為中國這些小留學生點一個贊。這些中國小留學生們遠隔重洋留學海外,他們沒有當地人聖誕期間的合家團圓,卻為加拿大貧困家庭做義工奉獻愛心。一些媒體把國際留學生負面消息誇大渲染成為一種報道時尚,富二代、豪車、名牌等等頭銜都戴在留學生的頭上。其實,我們周邊大多數中國留學生表現還是讓人稱讚,這也許就是說的正能量吧。一些學校和管理機構如果真確地引導國際學生融入本地社會、文化角色,對他們的海外留學成長也是大有益處。
本文是為《加中新聞網》採訪拍攝的專稿 作者: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