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聽太多噪音 易得心臟病

作者:lipinhe  於 2018-3-16 16: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噪音或許不致於要人命,但卻會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像是隔音不佳的住房、上班時聊天聊不停的同事,都可能影響人的情緒,造成焦慮、抑鬱、無法專心等毛病。

最近「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刊登的一篇報告指出,長期受到噪音滋擾的人,有較高的機率會罹患心臟疾病。

該研究表示,噪音會刺激神經系統,等於讓人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這會導致皮質醇(壓力荷爾蒙)釋放,損害心臟肌肉。此外,長期處於噪音之下,可能打亂新陳代謝,並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該研究主要負責人孟澤爾(Thomas Munzel)說,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噪音危險標準,但一般而言,60分貝以上的噪音,就會提高心臟疾病發生機率。辦公室里的交談音量就有60分貝。

有鑒於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害處,以下有一些減少噪音的方法可以嘗試:

1.雙層玻璃窗︰

一般的玻璃窗,由於只有一層玻璃,在噪音下會震動,即使把窗戶關緊,仍無法阻隔所有噪音。雙層玻璃窗具有真空層,可阻擋震動傳遞,傳遞較少的噪音。

2.隔音或吸音牆︰

可使用海綿、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吸音材料,吸收噪音帶來的震動,並在原牆體與隔音牆間留下緩衝層,透過這個空間,來減弱噪音傳遞。

3.主動抗噪耳機:

一般耳機在理想情況下,能夠降低15到25分貝的噪音,但無法阻擋低頻噪音,可能難以滿足對聲音較敏感或怕吵的人。

主動抗噪耳機能夠對付低頻噪音,使低頻噪音再降低約10分貝,既可過濾掉一些不想聽到的噪音,並能讓重要的聲音傳進耳里,例如警笛聲等。而且可以防止人們為了抵擋噪音,而把音樂音量調太大的缺點,能有效減少耳膜的負擔。

不過,主動抗噪耳機阻擋人聲的效果比較差,所以若身處吵雜的辦公環境,可能得靠耳塞加上工業用耳罩才行。

孟澤爾表示,他希望未來相關單位可以立法,加強管控噪音。在法令落實之前,他建議人們多使用耳塞,或者透過自律訓練(autogenic training)等放鬆療法,降低噪音對身心的傷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8: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