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吃對早餐會瘦 補充蛋白質是重點

作者:lipinhe  於 2017-4-9 14: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糖尿病, 控制體重, 蛋白質, 營養師, 基金會

研究顯示,早餐吃比較多蛋白質比吃較少蛋白質者,脂肪消耗較高、血糖穩定、飢餓感降低,且午餐攝取量變少,長期下來有助控制體重。

台灣董氏基金會食研究,讓29名學童分別吃不同的早餐內容,一種早餐的蛋白質比例較高(蛋白質佔21%約18克),另一種的蛋白質比例較低(蛋白質4%約3克)。結果發現,吃18克蛋白質的學童脂肪平均消耗會高出16%,糖類代謝在餐后第4小時會高出32%,且飢餓感降低14%、飽足感增加32%,在午餐的攝食量也降低10%。

董氏基金會表示,蛋白質的消化過程比較複雜、比較慢,早餐攝取優質蛋白質,除可以增加飽足感,也會因為消化過程而增加熱量、脂肪消耗,血糖也會比較穩定。

根據另一份研究顯示,觀察八名第二型糖尿病患有沒有吃早餐對午餐后血糖的影響。結果發現,沒吃早餐時,午餐前血中遊離脂肪酸(FFA)濃度和午餐后血糖都上升;但有吃早餐時,午餐前血中遊離脂肪酸濃度較低,且午餐后血糖上升幅度會減少95%。

董氏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從研究可見,吃早餐能抑制午餐前的遊離脂肪酸濃度,有助於穩定血糖,進而減低肥胖和慢性病發生率。

營養師說,早餐增加蛋白質攝取指的是優質蛋白質,如蛋、原味低脂乳品,不要選擇調味乳、無糖優酪乳、無糖豆漿等;主餐類可選瘦肉,如鮪魚、烤雞等內餡,避免不健康的蛋白質,如油炸及加工肉品,且也不建議直接飲用高蛋白飲,應吃食物的原型。

不少人早餐會喝咖啡、奶茶,營養師說,想喝咖啡可選擇拿鐵,奶茶要注意若添加的是奶精,不但無法補充蛋白質,還容易攝取過量油脂;也別單喝一瓶果汁就打發,反而容易讓血糖波動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