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賞菊吃蟹時節,如何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出美味、吃出情趣?全國著名蟹文化專家、淮陰師範學院的錢倉水教授日前指出常見的幾個食蟹誤區:
一是食用順序不對。科學的吃蟹順序是先揭臍、后掀蓋、再食砣(軀體),最後吃八隻腳和雙螯。若不注意順序,很可能會誤食螃蟹體內的糟粕,即蟹腸、蟹胃、蟹腮和蟹心,同時,也「辜負」了吃蟹的至鮮至美、至趣至樂。高手吃蟹,猶如彈奏一首抑揚頓挫的樂曲,輕揭臍蓋是序曲,吃膏黃漸入佳境,剔挖砣肉為高潮,然後再進入低回階段吮蟹腳,終曲結束為食螯,如此方能吃出無窮的滋味。
二是忽視食蟹細節。蟹性寒,要解寒祛腥,食用過程中最好蘸取醋、姜等佐料,輔之以少量的白酒或黃酒,不可喝啤酒,食后再喝杯薑茶暖胃。否則,容易引發人體腸胃不適。
三是貪多不忌。螃蟹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吃多了難以消化,所以一次吃二三隻便足夠,不要多吃,同時最好即蒸即吃,因為熟蟹置放時間過長,不但冷腥,而且容易變質。螃蟹藏垢納污,體內的致病菌又極為頑固,必須蒸透才可食用。
四是螃蟹並非人人可吃。患有濕疹、皮炎、瘡癤的人,吃蟹後會加重癥狀;患有慢性胃炎、十二脂腸潰瘍、膽結石、肝炎的人,吃蟹后易舊病複發;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吃蟹也會對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