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媽媽不嘮叨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作者:lipinhe  於 2016-8-9 1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從小的時候就開始,通常情況下,大家會從小孩三歲時就開始進行訓育,可是在對孩子進行訓育的時候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接下來就對大家來講一下到底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在這個時期,有小孩的爸爸媽媽經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嘮叨」。不過,比起爸爸媽媽的「嘮叨」,孩子更喜歡通過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來學習。所以,爸爸媽媽與其在口頭上教育孩子「多讀書」,不如通過自己念書的行為來教育,不要總是說「多吃些蔬菜」的話,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自己多吃一點給孩子看,不要說「少看點電視」,可以直接拒絕孩子看電視的要求。爸爸媽媽的行為對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不過對爸爸媽媽來講,比起「嘮叨」,以身作則其實也是比較難做到的事情。很多時候心理想著不要「嘮叨」,可是看到孩子哪裡做的不好了就會控制不住的提高音量,然後孩子顯得很害怕的時候又不自覺的心疼,要是對孩子太凶了會對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可是一直寵著孩子的話又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孩子一樣,爸爸媽媽同樣也是有缺點的,不過還是要避免最糟糕的方式。

  在教育小孩時請務必做到以下三點:

  1、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訓斥小孩子時態度要保持一致。

  小孩子總是會對爸爸媽媽察言觀色,要是孩子感覺到媽媽訓斥態度不一樣的時候,這個訓斥以後就沒有什麼作用了,同時還會造成小孩子的混亂。所以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要一模一樣的,這樣以後這個教育方法才是有效果的。

  2、生氣或者情緒激動時不要教育孩子。

  爸爸媽媽千萬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讓自己在非常生氣的狀態下教育孩子,這樣反而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教育孩子時心態一定要平和,同時對於決定的事情要保持一樣的態度,這種堅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時,可以把孩子的不良行為都記錄下來,那些不嚴重的行為可以在以後的日子裡來矯正,對於那些問題嚴重的行為應該要首先解決好。在這裡語言的效果會隨著次數的增多呈現反比增長。爸爸媽媽指責孩子的行為,從結論上來看,爸爸媽媽嘮叨的越多,其實到了後期,效果會漸漸下降,所以爸爸媽媽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3、「問小孩為什麼那麼做,而不是問做錯了什麼」是媽媽常常犯的錯誤。

  當問孩子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的時候會讓小孩子集中在為自己辯解上然後對於這件事情產生的錯誤就會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比起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最好是能夠問孩子做錯了什麼,使小孩更集中的思考問題,希望爸爸媽媽都能夠做到這一點。

  只要做好以上三點,那麼你就是很棒的爸爸媽媽了,大家一定要知道責罵與嘮叨的不一樣之處在哪裡。與其糾結於小孩「到底為什麼做這種行動?」、「為什麼不按照媽媽說的做?」等問題,不如想想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媽媽,怎麼樣才能夠不嘮叨,並且能夠教育好孩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