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立秋了!! 飲食調整 補氣祛濕

作者:lipinhe  於 2016-8-9 11: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關鍵詞:飲食

天氣雖然熱爆,其實已經進入「立秋」,多數人都對立秋「無感」,照樣吃冰、吹冷氣、吃西瓜…。但是,等到9月、10月天氣轉涼后,便陸續出現腹瀉、咳嗽、變肥胖、疲倦等情況。中醫師提醒,立秋俗話叫「貼秋膘」,飲食有3大要點,關鍵在於補脾、祛脾濕,讓人體補氣、補能量。

每年立秋 是在8月7日到9日之間,而立秋後還有「秋老虎」,意思是指立秋後還會有多天炎熱的天氣。所以,許多人仍然過著消暑的生活,包括關在空調房間里吹冷氣、大啖冰涼冷飲、吃寒涼的瓜果,以及到海邊游泳等。

涼風起 立秋天地陽氣已漸收

不論身體感受氣溫如何,事實上,節氣確實已經進入秋天了。所謂:「一宿秋風不覺涼」,大地之氣已經轉換了,天地陽氣已經漸收,「涼風起」正是立秋帶來的訊息。

《黃帝內經》提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即是提醒立秋後不要再濕寒的飲食了,避免傷害脾,因為「脾濕則生痰濕,容易導致咳嗽」。不妨趁現在開始調整飲食,以下3大重點要牢記,才能兼顧補氣、補能量,不容易生病。

1.秋不食瓜:

這裡所指的「瓜」即西瓜,西瓜屬於寒涼性水果類,有「天然白虎湯」之稱,白虎湯是中醫著名瀉熱古方,由此可見,立秋後開始盡量少吃西瓜,小心傷害脾,進而引發秋季的慢性腹瀉。

2.吃當季酸味水果:

包括桃子、葡卜,可護肝養血。葡卜具有補氣血、強筋骨、益肝陰、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煩解渴的效果。

3.多吃肉補蛋白質:

立秋俗話叫「貼秋膘」,「貼秋膘」就是多吃肉食補的意思,即應該增加蛋白質與油脂的攝取量,補的是氣,不是要長肥肉。例如「十全大補酒糟雞」,即適合體弱的人用來「貼秋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