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別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內心的恐懼

作者:lipinhe  於 2016-6-30 10: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我和老公暫時結束了異地的狀態,這意味著只要不出差的情況下每天晚上老公都可以回家陪孩子。儘管男人帶孩子的各種好處突顯出來,但同時我也發現了老公對待孩子方式的一些不妥之處。

  上個星期一的早上送大寶去幼兒園時,大寶站在教室門口不肯進去。我要將他交給老師時,大寶開始大哭,一邊說:「媽媽,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回家。」一邊朝我懷裡鑽。從家到學校這段路程中大寶一直都很愉快,但到教室門口便出現哭泣的狀態,我猜想應該是有什麼原因,試圖慢慢詢問一番再讓兒子進教室。

  這時站在一旁的老公卻強制性的將兒子遞給老師,然後對我說:「他一哭你就去哄,他就知道哭這招對你有效,你直接走不就完了。」望著兒子淚眼婆娑的樣子,我很心疼,畢竟他早就過了那個上幼兒園哭的階段,一直都是開開心心蹦蹦跳跳到學校去的。到辦公室后,我有點不放心大寶,打開了手機視頻看兒子的狀態,倒也還好自己在乖乖埋頭吃早飯在。

  

  晚上給大寶洗完澡后,我讓大寶坐在床上等著,我去廚房給他沖點奶,他睡覺有喝奶才能入睡的習慣。這時,大寶騰地站起來:「不行,我要和你一起去,我害怕。」我安慰道:「不怕呀,爸爸媽媽都在家裡面,你在床上一邊看書一邊等媽媽過來啊。」我一邊說著一邊朝房門口走去,大寶嚎啕大哭,並在床上發起脾氣。正在書房忙碌的老公聽到大寶的哭聲吼道:「你哭什麼呀,你是男子漢,怎麼動不動就哭,家裡都是亮的,你害怕什麼?在床上坐好,等你媽媽沖完奶過來。」大寶被老公的呵斥聲嚇住,停止了哭泣。

  我沖完奶立刻跑回房間,趕緊把奶遞給大寶,替他擦乾眼淚問他害怕什麼,大寶說家裡有怪物。我讓大寶下床,牽著他的小手挨個房間去看了一遍,最後把整個屋子的角角落落都掃視了一圈問大寶是否有看見任何怪物,大寶回答沒有,然後蹦蹦跳跳在我前面回到主卧的床上去了。

  在他睡著前我抱著大寶躺床上聊天,我有意識的問大寶早上為何不肯去教室,怎麼哭了。大寶對我說:「媽媽,李樂樂說教室里有怪物,所以我不敢去教室。」我心裡明白了七八分,於是告訴大寶這個世界不存在怪物。

  

  第二天送大寶去幼兒園時,我特意提早了一點去,並叮囑老公不要跟上樓。單獨送大寶到達教室后,我帶著大寶在整個教室轉了一圈,一邊轉一邊問大寶:「寶貝,你看看有怪物嗎?」大寶回答說:「沒有。」我摸著大寶的頭鄭重地告訴他:「你要相信媽媽的話,這個世界是沒有怪物的,你自己剛才也到處都看了並沒有發現怪物,對不對?」大寶露出了笑臉,在老師的提醒下愉快的跟我說再見,並讓我乖乖上班。這幾天上幼兒園大寶也情緒很好,每次都愉快地跟我說拜拜。

  的確,按照老公的做法在幼兒園時我直接走掉很簡單很粗暴,在家裡沖奶時任由大寶哭泣不管不問其原因,直接呵斥制止他哭泣,這樣可以很省事,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了無法預知的傷害。

  雖然我也希望兒子能夠膽大堅強勇敢,但是他只是一個四歲不到的孩子,他每天見過聽過什麼話看過什麼讓他感到恐懼害怕的事務我都無法全部掌控,如果一味地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內心的恐懼感會越來越深,甚至會給以後的成長帶來陰影。就像我小時候怕鬼一樣,儘管父母一再告訴我沒有鬼,可我還是會害怕一個人待在房間里。

  

  昨晚,我和老公吃完飯帶著大寶到廣場上去玩耍。廣場上新出了一種機器人的遊戲,就是一個大大的機器人上面可以坐兩個人,啟動開關后機器人就可以前後左右四處移動。大寶見后立刻被吸引住了,我蹲下來詢問大寶是否想坐,大寶點點頭。老公牽起大寶的手,準備帶大寶去坐,大寶卻站在原地不敢往前。我和老公耐心說服了好久,大寶還是不敢。

  這下老公火了:「你到底坐不坐?不坐我們就立馬回家,坐的話爸爸就帶你去坐。你膽子怎麼這麼小,這不就是一個機器人小汽車么?」大寶盯著機器人目不轉睛,帶他回家他也不肯,我再次問他是不是想坐,他還是點頭。我牽著他的手說:「那我們先去摸摸機器人,好不好?」大寶便伸出一雙小手在機器人身上左摸摸右摸摸,圍著機器人轉了一圈研究了好一會兒。老公先坐在了機器人上,我嘗試著讓大寶坐上去,大寶依舊不肯。後來,我告訴大寶只要他坐上去了,我就馬上給他買西瓜汁,因為我知道他最愛喝西瓜汁。在我的鼓勵和西瓜汁的誘惑下,大寶終於坐上去了。寄好安全帶后,大寶開心地轉動著機器人的手柄,控制著機器人的行動方向,樂的哈哈笑,甚至在坐完一次后嚷著還要坐,之前的害怕和恐懼情緒早已煙消雲散。

  

  經過這幾件事後,我跟老公談了他的態度以及大寶產生情緒的原因,老公最後表示自己確實過於急躁,不該那麼粗暴地對待兒子,以後他會注意自己的方式。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小腦袋在接受這個世界時會小心翼翼,會有自己害怕恐懼的事務,會有自己的弱小,不要總是一味粗暴地逼迫他們去堅強,循循漸進、慢慢引導,化解孩子內心的那些困惑、恐懼和害怕,讓孩子溫和地成長,不給他們的內心留下任何的陰影,我想這是我們父母要多加關注的。

  

  最佳的處理方式是EQ型

  EQ型的父母善於感覺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流淚時,能設身處地地想象孩子的處境,並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氣時,他們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敗與憤怒。因為父母的接受與分享,孩子感到身邊有可以信賴的支撐,所以更有信心去學習怎樣處理面臨的問題。

  EQ型父母的處理技巧分為4步:

  步驟1 :肯定

  具體做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臉上流露出的情緒。

  例如:「寶貝,我看到你很傷心的樣子,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或者,「你看起來不太高興,什麼事讓你生氣呀?」作為處理情緒的第一步,「肯定」的意義是向孩子表達:「我注意到你有這個情緒,並且我接受有這個情緒的你。」

  步驟2 :分享

  原則:先處理情緒,后處理事情。

  具體做法:幫助孩子去捕捉內心的情緒。

  孩子們對情緒的認識不多,也沒有足夠和適當的文字描述情緒,要他們正確表達內心的感受是比較困難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緒辭彙,幫助孩子把那種無形的恐慌和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下定義、有界限的情緒類別,刻畫出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

  孩子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達他們的感覺,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例如,當孩子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憤怒、混亂、妒忌等;當他感到難過時,可能也感到受傷害、被排斥、空虛、沮喪等。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處理他們所面對的事情了。

  

  步驟3 :設范

  設范是指為孩子的行為設立規範,即劃出一個明確的範圍,裡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則是不合適和不能接受的。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罵人或摔玩具,在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並幫他描述感覺后,你應當使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是不合適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例:「你對亮亮拿走你的遊戲機很生氣,媽媽明白你的感覺。但是你打他就不對了。你想,你打了他,現在他也想打你,以後你倆就不能做朋友了,對嗎?」

  步驟4 :策劃

  人生的每次經驗都會讓我們學到一些東西,使我們更有效地創造一個成功快樂的未來。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總是抱怨人生處處不如意。而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則不斷進步、享受人生、心境開朗、自信十足。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應該教導他懂得這個道理,而經過上述的肯定、分享、設范三個階段,現在正是恰當的時候。

  此時,孩子已經領悟到:現在我知道我感覺糟糕的原因了,而且我知道引起這些不舒服感覺的問題在哪裡,我應該怎樣去處理這些問題呢?接下來,你就可以引導孩子找出更恰當的方法來處理負面的情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