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體內濕氣不除,睡多少也不夠!

作者:lipinhe  於 2016-5-10 17: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

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

      濕氣不除, 人會莫名犯困沒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嚴重疾病。有沒有濕氣,來測一測就知道啦!

      之前我對中醫食療養生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的喜好。 其中一點就是平時愛吃飲食油膩的東西, 喜歡吃甜食、不吃主食、沉迷麻辣重口味、大量喝酒、飢一頓飽一頓、愛吃冷盤和愛喝冷飲、冰鎮啤酒和各種冷凍食品,飲料都放滿了冰箱。一到冬天我就愛吃火鍋,最愛涮肉,但中醫認為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

      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我總是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小腿肚子還發酸、發沉,感覺全身很浮腫。尤其是春夏愈發覺得貪睡,身體無力犯困。有一次感冒了怎麼也好不了,無奈去老中醫那裡檢查,才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體現。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體內有濕氣的13種表現
1.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2.        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
3.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
5.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衝掉)
6.        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
7.        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后反彈
8.        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
9.        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        耳內濕(耳禪濕)毛髮粗糙,易脫落
11.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
     如有以上1~2種癥狀,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濕氣。

      我最早的時候去拔過罐,嚇死人了,那師傅也說是體內濕氣太重。可是又過了兩個月,再去拔罐,完全正常了,一點濕氣也沒有了。體重也減掉了足足8斤,但是真懷疑減掉的不是肉,而是體內的水汽濕氣 .

      說到這兒,大家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既安全又有效地祛濕了呢? 其實我並不是吃了葯哦,只不過是從一個老中醫哪裡拿了一個食療除濕氣的古方,現在天氣忽冷忽熱,時雨時晴,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遇到濕氣重的問題。老中醫說:堅持吃上一段時間身體內濕氣就沒了,身體就會變好。
      那麼到底是一個什麼方子呢?老中醫說這個古方出自於戰國時期中的《黃帝內經》由8種食材選配而成的,百試百靈食療祛濕妙方!
      材料: 薏米、紅棗、枸杞、紅豆、燕麥、蕎麥、糙米、葛根
      做法: 用洗好后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後轉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這個古方後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薏米,燕麥之類的熬粥喝,只是並不知道這個粥的來歷。二千多年來,這個古方給天下古今蒼生帶來了多少福音,已經不可考證了。這個偏方比任何的除濕效果要好。

      我把這個妙方告訴了好朋友,很多人剛聽到皮膚變好,能除去體內濕氣都很感興趣,可一聽這個粥熬煮那麼耗時都連忙搖頭,覺得每天下班都好累了,不想再去折騰熬粥了。

  中醫建議,堅持吃紅豆薏米,最好搭配位列「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第五的燕麥和開胃寬腸,這樣不但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還能讓臉迅速變小,也兼具美白功效,皮膚水潤透亮。
  因為燕麥可保養皮膚,淡化色斑,使皮膚白嫩;令全身皮膚變得細膩、滋潤、有光澤,促進黃褐斑減退、消失,青春痘明顯消退,皮膚彈性增加、毛孔粗大狀況明顯改善。

  微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鬱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
  所以10件事最傷脾胃,增加濕氣,少做最好
  1、狂吃冷飲
  冷飲,啤酒喝起來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2、猛吹空調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也對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調、電風扇環境中,容易出現肚子涼痛,甚至腹瀉,都和外寒侵襲脾胃有關。
  3、穿衣露腰腹
   很多時尚女孩穿著露臍裝,趕時髦的代價是脾胃受傷。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4、喝太多涼茶
  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涼茶就是「雪上加霜」。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期女性、准媽媽、產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不吃主食
  很多人胃口不好,不愛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點養生粥,如綠豆薏仁粥、山藥扁豆大米粥、紅薯燕麥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
  熱天在廚房做飯是種煎熬,因此很多人選擇不用開火的涼拌菜或者直接生吃。但冷盤偏涼,生吃不容易消化,都傷害脾胃。
  7、沉迷麻辣重口味
  夜晚的街頭,麻辣小龍蝦、麻辣燙等重口味小吃是很多人的最愛。但吃得太多會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長口瘡,這時可喝點綠豆湯或吃點西瓜清火。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樣會刺激胃黏膜,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對脾胃極為不利。
  9、飢一頓飽一頓
  脾胃喜歡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是保養脾胃的要訣。如果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邊走邊吃或吃飯中談事,時間長了必然導致脾胃虛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10、經常熬夜
  很多人習慣晚睡。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五臟都很受傷。要想養生,必須睡好「子午覺」,即晚上睡覺不能晚於11點,中午再睡半個小時,才有益於健康。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