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鍛煉身體。英國教育家斯賓認為"健康的人格寓於健康的身體"。有許多精神壓抑者通過體育鍛煉,出一身汗,精神就輕鬆多了。科學家認為,呼吸性的鍛煉,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騎車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為這些行動讓人肌體徹底放鬆,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心情。
2、回歸自然,有益於身心健康。當你精神壓抑時,可漫步于田間地頭,跋涉于山河之間,看春華秋實,聽蟬鳴鳥啼,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因此產生許多聯想與靈感,悟出人生哲理,以調適自己的不適心態。
3、積極做些富有建設性的工作。壓抑會產生厭倦、懶惰的行為。越是懶於動手做事的人,越容易發生心理危機。為了與懶惰作鬥爭,不妨列出一個工作、學習、生活日程表,包括早練、讀書、寫作、交友、上街、娛樂等。不論大小事情都列入其中,並認真、專心地去做。假如沒有心情編計劃,只要先行動起來就夠了,你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時候才開始,因為你沒有做事的慾望,可能永遠也懶得動。一旦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工作,心裡就會踏實得多。
4、主動幫助別人,樂於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壓抑者通過志願性的工作,如社區服務或幫助鄰居行動不便的老人購物,心情就會好些。你會發現只要有同情心,能夠理解別人,對社會也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