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邀請,習近平主席將於9月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次習奧會一如既往地備受關注,無疑將成為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邁上新台階的又一個重大節點。從中美兩國積累的主流輿論情況看,這次訪問被認為將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友誼,進一步拓展雙方各領域的務實合作,進一步推 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習近平和奧巴馬在推進中美關係上已展現出高質量的領導力
習主席對此次訪美頗為期待,對中美關係健康發展充滿信心。9月17日,他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指出,「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是一個全新的論斷。他強調,「我們致力於同美方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將是中美兩國人民之幸,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之幸。」
的確,中美作為世界事務中的大國,雙邊關係的發展態勢對當前和未來國際關係的演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主席、奧巴馬總統在各自面臨國內的輿論壓力時力排雜音,堅持通過高層戰略溝通為中美關係發展大局搞好頂層設計,努力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取得新進展,引領世界和平與發展邁上新台階。
關於中美關係,最近在兩國學界出現了「中美關係走到臨界點」、「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名存實亡」等悲觀看法,讓人難免憂慮。然而,習近平主席、奧巴馬總統在推進中美關係上已展現出高質量的領導力,這是我們可以保持建設性樂觀的關鍵要素。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指導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總體概念」
兩位領導人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都有清晰的界定,也有重要的共識。習近平主席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概括為三句話:一是不衝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奧巴馬總統其定義為「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關係。顯然,從兩位領導人的界定中可以發現,「不衝突、不對抗」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第一內涵,基本要求是雙方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衝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指導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總體概念」,必須始終堅持。幾年前,基辛格先生曾坦言, 中美在多數問題上開展了廣泛的合作,但中美關係的要害問題是「缺少一個總體概念」(overarchingconcept)來指導兩國當前和未來的交往互動。他認為,冷戰期間,蘇聯作為共同的敵人塑造了中美關係的「總體概念」,但在全球化時代,世界正經歷著政 治、經濟和技術上的飛速發展,中美還沒有從紛繁複雜的新使命中找到新的「總體概念」。如今,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定位解決了中美關係中「總體概念」缺失 的問題,餘下的工作便是雙方領導人在政策實踐中予以推動貫徹。
領導人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第一動力
事實表明,領導人對國家間交往和國際政治發展具有第一位的影響力,他們對外交決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美國總統研究專家弗里德格林斯坦(Fred I. Greenstein)曾提到過很有意思的總統決策案例,說明了總統領導風格對外交決策的決定性意義。1954年4月,艾森豪威爾總統決定避免美國在越南 捲入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訴諸外交行動解決越南問題。但他的副總統尼克松卻對該決定持有異議。若當時尼克松是總統,美國是很可能採取軍事行動的。小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戰爭決策遭到了奧巴馬的反對,若當時奧巴馬是白宮主人,或許他會將美國的伊拉克戰略帶向另一條路。在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這個重大問題上,兩國領導人無疑也是第一責任人,第一動力。
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都是具有傑出領導力的最高決策者,他們對中美關係的發展有第一手的溝通經驗,對如何揚長避短、管控風險有著清醒的判斷。習近平主席認為,「兩國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開展互利合作,不僅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放眼未來,中美雙方應該合作和能夠合作的領域將更加廣闊。」管理中美關係的根本要領在於,借用習主席的話說,「雙方從大處著眼,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避 免戰略誤解誤判,堅持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從而實現管控分歧、維護共同利益的雙贏局面。
歸根結底,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工作,可以而且必須通過兩國領導人高質量的外交決策引領我們不斷接近目標。讓我們期待習主席的國事訪問揭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的新篇章,造福兩國人民,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