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何在拒絕時展現你的人生智慧

作者:lipinhe  於 2015-2-5 22: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1評論

關鍵詞:如何

自信的人才會拒絕你是否希望有時能說不?很多人被迫同意每個請求,寧願竭盡全力做事,也不願拒絕幫忙,即使自己也沒有時間。其實學會委婉的拒絕同樣可以贏得周圍人對你的尊敬。那麼,為什麼我們繼續答應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拒絕表示漠不關心,甚至自私,而我們可能害怕令別人灰心。此外,這可能是害怕被討厭,批評,損害友情。有趣的是,拒絕的能力與自信緊密聯繫。缺乏自信和自尊的人常常為拒絕別人而感到不安,而且有覺得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更重要的傾向。或許有專橫的父母或做了父母的人更有這一趨勢。尤其是婦女,很容易落入「陷阱」。童年的影響是關鍵,已形成信念,如「我只有順從和幫助別人,才能變得可愛」。如果你覺得你已經成為一個「取悅別人」的人,你的自我價值的體現變得依靠為別人做事。惡性循環,使得你身邊的人都希望你隨時隨地在他們身邊,為他們服務。不會拒絕讓你疲憊,感到壓迫和煩躁。不要等到你的能量耗盡時,才採取行動。拒絕的技巧:1、保持簡單回應。如果你要拒絕,堅決而直接。使用短語,如:「感謝你看得起我,但現在不方便」或」對不起,我不能幫忙」。嘗試用你的身體語言強調不,不需過分道歉。記住,你不需允許才能拒絕。2、給自己一些時間。打破「是」循環,使用的短語「我會回到你的身邊」,然後考慮你的選擇。在空閑時考慮考慮,你會更有信心地拒絕。3、考慮一項妥協方案。如果你要同意這項請求,才採取這方法,但用限的時間或能力做。避免妥協,如果你真的想拒絕。4、區分拒絕與排斥。記得你是拒絕請求,而不是排斥一個人。通常人們都會明白,你有拒絕的權利,就像是他們有權利要求幫助。5、不要為拒絕你的孩子感到愧疚。他們有時被拒絕對他們是很重要,使他們更有自制力。這是成人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讓他們抗議,而是讓他們知道誰是負責設定界限。6、做回你自己。要明確和坦白什是么你真正想要的。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出什麼是你在生活必需的。有愛地拒絕我們被拒絕過,所以我們知道被拒絕的人的心情是很低落的,所以有的人因為不懂的拒絕或是害怕拒絕別人,即使是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困擾也不願拒絕別人。可是在生活中,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可能一直不拒絕別人。那麼怎樣拒絕別人才不傷害到別人呢說出真實的情況在拒絕的過程中,還想保持與對方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採取同情的語調,用了解對方的心情來處理。有的人在拒絕別人時,因為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據實言明,致使對方摸不清自己的真實意思,而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其實,在交際過程中,有時不得不拒絕,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因此而傷害交情的並不多,倒是有的人說話含含糊糊,模稜兩可,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造成彼此關係的破裂。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怕被別人拒絕,因而,在拒絕他人的時候,只要顧及到對方的自尊心,就可以避免關係的緊張。其方法是:先要稱讚對方的優點,然後再慢慢說出他的缺點來。這是非常有效的。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時常有一種充滿偏見的自尊心行為。因此,與人交際時,務必遵循這一原則。用友情來說服對方要讓自己的意見不引起對方的反感,最好是讓他明白:你是他最忠實的朋友;自己並不強迫他接受反對的意見;你是最關心他的人,是從他的長遠利益來考慮的。選擇好拒絕的時間、地點和機會。國外稱為T.P.0。當你拒絕別人時,這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一般原則是:1、及早拒絕,以免傷害時方絕不可以模稜兩可、猶豫不決,要據實向對方表明你的態度,好讓對方有所準備,去進行另,一場交涉;2、堅決拒絕,避免遷回曲折在婉言拒絕的時候,不能太用曲筆,一定要讓對方覺察到你的態度;3、一定要讓對方明白此次拒絕,還有下次機會。如果雙方有距離,交際就會失敗。因此,要讓對方明白,這次不交易不等於今後也不交易了。從場合來看,在小的場合更易拒絕對方。一般說來在兩個人交談時,不外乎有三種形式:一是斜對面;一是橫對面;一是面對面。斜對面的拒絕更易於為對方接受,橫對面的拒絕自己不易出口,而正對面的拒絕則又太讓對方難看。給對方留下個退路在你拒絕那些自以為是,總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自己德才高明的人時,要好好考慮。首先,要把對方的話,從始至終地再聽過一遍。當你仔細聽完對方的話時,心中再決定如何去拒絕他和說服對方。說不定,你的「不否定」對方看法的方式,反而熹得了對方肯定你的主張。這是因為你給對方留下了一個退路的緣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lipinhe 2015-2-5 22:26
拒絕也是一門藝術,有時拒絕又何嘗不是另一層面的關懷。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