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寫一封紙短情長

作者:lipinhe  於 2015-1-26 21: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愛情婚姻

關鍵詞:紙短情長

夜雨打檐,流著一脈潺潺清韻。薄薄的紗窗上綉著遊絲落紅,歲月沉靜。

望著窗外,迷濛一片,山也一程,水也一程,彼此的距離是那麼的遙遠,隔著這長夜,隔著巴山秋池,隔著這漫天鋪下的雨聲,就著一盞搖曳不定的燭火,小心地取出筆墨,靜靜給遠方的人回信: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來信問我什麼時候回去,唉,回去的日期我不知道在何年何月,心裡沒個準頭啊。你這一問恰好觸到心底埋藏的那根弦。孤燈照壁,客居蜀地巴山,也只有把滿懷思念綿長的情愫都託付於一張薄薄的箋。

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枯寂中漫著幽冽清美,讓人歡喜。但我更鐘情於《夜雨寄北》這四句,意境唯美浪漫,情意深深綿綿。

這封私信是他用心靈的陶罐,經慢火煨出的一份思念倩湯。

只是這種彩箋飛渡、魚傳尺素的交流方式,漸漸在時光里淡漠了盈盈墨香,取而代之的是E時代電波流轉式的便捷,卻難再沉澱出悠遠的芬芳。

頗是驚訝,繼而喜悅,收到Z編輯的信,已是秋天。午後的陽光透出淺淺的慵懶,輕柔地在一杯清茶里蕩漾,光與影恰到好處的曼妙。

彷彿回到從前:時光緩慢,情意悠長。

很多年沒有寫信,收信更是寥寥。遺失早先那份慢慢寫信回信等信的心境。於是很懷戀「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的信紙時代。

喜歡木心的《從前慢》,日色天光車馬,悠悠寧靜緩慢,慢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個人、一生、一座城,月橋朱院,錦瑟華年,都只為夢中反覆描畫的伊人,盛開著等待。夢裡繁寫的心事,是煙波浩渺中的一朵白蓮,被一縷寂寞的風,詩意地纏綿。

隔著漫漫悠遠的時空,惦念一帶朦朧的遠方。

往事里蘆花皓皓。清夜寂寂,筆墨幽岑,指間飄雪,慢慢地寫一封紙短情長,沾月染露攏雨含煙,帶著某個人切實溫暖的手工氣息。

就這樣,緩緩地把長夜的清氣,潔凈輕柔都融入字里肌骨。就這樣,漠漠時光浸心田,世事沉靜,感覺是那麼美好!

信箋是極私密的物什。遠方,是一個讓人滿懷憧憬牽腸掛肚望眼欲穿的詞。遠方等信的那人,站在一樹荒蕪的時間裡默默等待花開,思念恰如心田上隱秘生長的一棵樹。

那些文字,必須經過一雙手,精心甄選浣洗,妥善安置,靜靜等候,必須要等到「心意介入,距離介入,時光介入后,既而才升華為信箋,而那份熱情非要真真切切地穿過時間與空間才能到達傳遞在手上。光是想象這薄薄的信紙在路上到達過的風景,山川、河流、時光,就已經感到情誼的深重」。

這正好印證了一句妙語:時間與距離是思念的兩個酵母。

很想在雨聲滴答或者月華如練的夜晚,隱在一盞燈火之後,細細地寫一封長長的信,給年少的自己。那時白衣勝雪,我正以這樣的方式思慕遠方。遠方那個可以傾訴靈魂的人,而今早已消失在歲月的漫漫煙塵中。

如今,只剩下青春里那封絕版的情書,鴻雁已飛過,紅豆已枯落,我漸漸瘦成一個孤獨的村莊,那裡依然住著一個偏愛寫信的清澈少年。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05: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