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宣言》:「一切人,生來平等。」
可惜,從奧斯卡頒獎禮侮辱亞裔兒童,到今天美聯航暴力拖拽亞裔老人。
歧視,從未停止。
更可怕的是,很多亞裔竟然十分享受這種歧視,主動幫白人洗白: Just kidding!
沒有爭取,就沒有尊嚴!
4月9日萬,美國聯合航空(UA)的飛機在起飛前臨時要往飛機里塞四個機組人員,發現位置不夠。
在沒有人願意拿著800美元的優惠券坐下一班飛機的情況下,美聯航強行「抽取」了四名乘客要求下機。
這名華裔乘客及其夫人被抽中,華裔男子說自己是醫生,明天和病人有預診,不能改坐下一班下機。
美聯航卻並沒有理會他的理由,直接叫來了人高馬大的警察,把這名華裔用力從椅子上拖了下來。
爭執過程中,乘客的眼鏡被撞掉,臉撞在椅子上糊了滿嘴的血,最後被人拉著胳膊在地上拖走……
美聯航對這名華裔的暴力行為,激起了網友的憤怒:
或許這件事的發生也有美聯航在管理上的疏漏等其它方面的原因,不能100%歸責於「亞裔歧視」,但也不可能完全與之無關。
更何況,有不明來源報道稱,「抽中」的四名乘客全是亞裔,這也太巧了吧。然而美聯航的惡性暴力執法,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地砸在華裔身上了:
然而事情發生后,居然有國人給出這樣的回應:
在而今的美國社會,上至有影響力的媒體,下至街頭小飯館,對亞裔的歧視無處不在。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在2016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對亞洲人的公開嘲諷。
主持人找了三個戴著眼鏡、穿著西服、拿著公文包的亞裔小孩,以「玩笑」之名嘲諷了亞洲人的勤奮聰明數學好,而且影射亞洲童工。用美國人的刻板印象來開種族主義笑話,哪裡好笑了?
之後NBA華裔球星林書豪發推質問:「什麼時候對亞裔的歧視才能改變呢?」
李安和其他20幾名亞洲影藝人為此聯名給美國影藝學院寫了抗議信,抗議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
之前,章子怡、劉玉玲等曾在好萊塢佔有一席之地的影星,就直言過好萊塢對華人演員的不公正待遇,不僅演出機會少,而且待遇很低。
在高校求學方面,亞裔同樣是被歧視的對象。
中國新聞網的報道里,美國密蘇里大學的亞裔學生都是受到歧視卻只能忍氣吞聲:
曾有報道講述了美籍華裔(ABC)的尷尬處境。以華裔桃兒的成長為例,他從小就遭受著兩種不同身份認知的折磨。
而這不止是桃兒一個人的遭遇,要不然,一位從小移民美國的華裔不會在華人論壇上抨擊帶他來美國的上一代移民:
「很多中國父母對美國的了解非常片面,一廂情願的帶著孩子移民,其實是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而美國對亞裔的歧視可謂是歷史悠久。
歧視亞裔女性:
美國白人主流社會認為,亞洲女性的性慾高於歐美女性,是妓女,是「誘惑年輕的白人男孩走向墮落生活」的人。1924年, 美國國會通過一項移民法,拒絕 「中國女性和妓女 」入境,任何一個華人男子與一個美國女子結婚, 將導致她失去公民權。
歧視亞裔男性:
19世紀中葉至二戰期間 ,國亞裔男性被迫與亞裔女性分開。這是對亞裔男性結婚、生子權利的剝奪,且亞裔男子主要從事體力勞動,諸如洗衣工、餐館工和家政服務,從屬於白種男人和女人。
那麼,為什麼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一直存在?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大熔爐,難道不該對各個民族、各個種族平等以待嗎?
當年為了擺脫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北美十三屬地,那群建立了美國的自由之子曾在《獨立宣言》上寫出了這樣的莊嚴誓詞:
「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難道《獨立宣言》里的「all men」(人人)指的只是一群白人?
的確,「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已經根深蒂固的存在於他們的腦海,對亞裔的印象愚蠢、刻板,而且頑固。
比如,亞裔的長相對白種人來說是一種「缺陷」:
上圖的名模Gigi 手拿一塊佛像餅乾(佛教源於亞洲,代表亞裔),模仿餅乾形態眯起雙眼。在歐美人眼裡,黃種人都是小眼睛,「眯眼」動作是典型對亞裔的歧視與嘲弄。
還有直接對亞裔的膚色提出疑問:「為什麼你們會認為這張黃色的臉是正常的?」
白人天生的種族優越感就像他們身體里潛藏的毒蛇,對著亞裔噴射毒液。
而種族主義這條毒蛇在今天變得越來越尖銳毒辣,跟美國的經濟現狀分不開。
出於大家都懂的原因,美國已經不是世界唯一的經濟強國了。美國國內的製造業長期受到來自於亞洲的各種企業的衝擊,其中中國製造佔有很大優勢。
這讓很多美國本地企業感到威脅,而且經濟衰退也是大家都看得見的。
很多自傲的美國人認為:這一切都是亞洲人的錯,要不是你們亞洲人來搶佔市場,我們怎麼會經濟下滑?!
和「受到經濟威脅」類似,亞裔在學習、科技方面的斐然成就、亞裔的勤奮聰穎、亞裔的吃苦耐勞……這一切都讓白人感到無比的不爽!
他們認為正是亞裔的存在讓他們失去了就業和出人頭地的機會。
另外,在主流媒體的引導下,美國人也不乏「井底之蛙」的世界觀。
明明就對當代中國不怎麼了解,卻還是在拿著一百多年前的刻板印象來嘲諷同為美國公民的亞裔,而且這種歧視在擴大,在延伸,它會延伸到對亞洲國家和民族的人身、地域攻擊:
▲
左邊告示:
我們歡迎虛無主義者、社會主義人士,
歡迎反英的蘇格蘭人和流氓暴徒,
但是不要中國人。
很多人不在國外,對亞裔的遭遇不感興趣,認為與己無關,只要不出國就好了。
但是,種族歧視是切身的,關乎人性和人權。那群和你膚色長相如此相似的亞裔,僅僅因為天生的自然身份,就被踐踏尊嚴。這合理嗎?
百年前,種族主義是納粹主義的一顆毒蛇卵。而今還要用種族來隔離這個越來越開放、包容和多樣的世界嗎?
改變亞裔受歧視的現象,是條艱難的路,我們,到底能做些什麼?
一句話:沒有爭取,就沒有權力!
美國黑人現在能有「平權」撐腰、地位日益上升,不是白人忽然的良心發現,而是無數黑人經歷了非人一般的歧視,一代一代的抗議、呼籲、爭取來的。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華人及亞裔受到歧視時,其他亞裔不能只有不滿和關注,更不該忍氣吞聲,而是應該利用「種族歧視非法」的法律的手段行動起來,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然而現實卻是,亞裔的「客居」意識讓他們選擇忍氣吞聲不說,甚至有人還會心安理得地「享受」這種歧視,這難道不是往種族歧視的氣焰上澆油嗎?
跪得太久了,膝蓋軟了,果然不知道怎麼站起來了。
另外,要爭取亞裔或華人的權利,就需要華人參政。
香港《明報》有社評曾說,華人對美國的貢獻相當大,但在社會上卻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並易於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奧巴馬以黑人總統身份領導美國,就是美國黑人爭取權利歷史的一次跨越。
最後,要讓更多的美國平民了解真正的亞洲文化和亞裔。
以華裔為例,南加州大學教授就曾在本校的亞洲論壇上說:美國人對中國人知之甚少。美國人看中國人, 仍然是帶著傲慢和不屑,帶著百年前的偏見。就像目前美國市場上的暢銷書籍,裡面充滿了對中國的懷疑。
如果是因為誤讀而帶來關係緊張,那除了遺憾,將還是遺憾。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內容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