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果二戰時軸心國打贏了 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

作者:茶閑話  於 2015-2-3 10: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博你一笑|已有2評論

關鍵詞:美國地圖, 軸心國

   


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 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圖)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方是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本人首先鄭重起誓,我堅定地反對法西斯主義與軍國主義,反感新納粹分子與日本極右翼分子。好了,現在可以談正事了。)


    最近,雄心勃勃涉足影視劇行業的美國在線購物網站亞馬遜公司,推出了一部神劇《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本劇先導集第一分鐘內的畫面,就驚呆了許多觀眾,因為美利堅合眾國被瓜分成了三個部分,東部是「大納粹帝國」(GREAT NAZI REICH),西部是「日屬太平洋合眾國」(JAPANESE PACIFIC STATES),東西部之間則被稱為「中立區」(NEUTRAL ZONE)。


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 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圖)

《高堡奇人》電視劇中的地圖

    由於本劇目前只在1月15日推出了一集61分鐘的先導集,目前很難判斷故事的走向,但從已知情節推斷,這將會是一部「諜戰劇」,涉及美國抵抗運動人士、日德兩國內的反戰進步人士、日本好戰分子、德國好戰分子等,他們之間一系列「無間道」行動將會推動劇情的發展。


    劇中還有一個背景是,希特勒得了嚴重的帕金森綜合症,大限將至,納粹內二三號人物戈培爾、希姆萊等人蠢蠢欲動,想要在繼任元首後用原子彈毀滅日本,而此時日本皇太子夫婦即將「巡幸日屬太平洋合眾國」。這樣一個設定,像不像「一戰」爆發的導火索?此外,隆美爾還活著,日德兩國的反戰進步人士盼望著他能掌權。


    關於電視劇部分,再提一處,由於美國已被日德瓜分,東部的紐約街頭你看不到猶太人,而在西部的舊金山,機場叫做「裕仁機場」(HIROHITO AIRPORT),「灰狗」長途汽車站則被寫作「帝國驛」(TEIKOKU STATION),街頭全都是日本漢字招牌。美國影視工作者為了「還原」電視劇中的歷史,還是蠻拼的。


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 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圖)


《高堡奇人》劇照


    介紹到此,向各位推薦一位「大神」,他叫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美國科幻小說大師,電視劇改編自其同名作品,這本書在1962年出版后,就被許多科幻迷譽為「神作」,該書在1963年獲得科幻界奧斯卡獎之稱的雨果獎。


    小說《高堡奇人》有著比現在看到的電視劇更龐大的世界觀: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被義大利裔美國人紀尤瑟普·贊加拉(Giuseppe Zangara)行刺身亡,美國就此一蹶不振,沒有了「羅斯福新政」,該國始終無法走出大蕭條的泥潭。(請注意,歷史上贊加拉的確曾在1933年行刺過羅斯福未果,當年就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羅斯福遇刺不僅對美國國內政治經濟產生巨大變故,也影響到了外交層面,「一戰」后美國盛行「孤立主義」,而正是羅斯福通過各種行政手段繞開「孤立主義」的國會,給予「二戰」中的英國和蘇聯許多物資援助,可因為羅斯福在小說里已經身亡,美國沒有辦法援助英蘇等國了。


    於是到了1941年,納粹德國戰勝了蘇聯及大部分東歐國家,日本則在「偷襲珍珠港」之後,沒有遇到「中途島之戰」這樣的慘敗,於是美國也戰敗了。


    小說里,「二戰」從1939年一直打到了1947年。最終以德日兩個軸心國的獲勝宣告結束(此時,義大利地位已下降,基本成為德國附庸,但仍屬戰勝國陣營)。就像「一戰」后的《凡爾賽條約》一樣,地球的大陸與海洋也被軸心國瓜分了。


    但小說作者迪克還要給讀者一個更大的悲劇,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美蘇爭霸,冷戰風雲席捲地球每一個角落,核戰爭似乎一觸即發。而在小說中,日德這兩個軸心國盟友,在「二戰」后也翻臉了,它們也打起了冷戰,也在大肆發展核武器。


    有人問我,那書的結尾誰贏了?

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 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圖)


《高堡奇人》劇照


    對於成功的科幻小說而言,你是看不到結局的,因為他們是開放式的,在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日德差不多已經開打「星球大戰」,要知道在現實中,直到19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時期,才推出了蠱惑蘇聯人的「星球大戰」,而且與現實中的紙上談兵不同,1962年出版的小說里,納粹德國都已經在火星殖民了。


    幾年前,當美國科幻迷聽說有人要改編《高堡奇人》成影視劇,他們中的許多人的反應不是期待,而是憤怒,認為任何的改編都是對原作的褻瀆。這種感受,大概類似中國「三體」迷聽到原著要被拍成電影的那一刻的感受是一樣的。人們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這麼宏大的宇宙觀,能展現出來嗎?


    2010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其實就想到要把小說改編成4集電視劇。但各位都是知道的,BBC經費是有限的,該計劃就此擱置。隨後到了2013年,美國科幻頻道(Syfy)又傳出改編小說的計劃,不過此事仍不了了之。


    然後,土豪出現了。Netflix因《紙牌屋》等劇的熱播,顛覆了整個美國影視劇播放產業,這引得同樣想在在線流媒體播放市場分一杯羹的亞馬遜公司羨慕不已。除了請來伍迪·艾倫,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上的那些名作,自然也是該公司進軍影視劇產業的籌碼。套用中國互聯網巨頭常說的那句話,「我們就是要打造 明星IP 的全產業鏈。」


    事實上,亞馬遜很雞賊,就拍了一集《高堡奇人》,並且聲明,「不確定還要不要拍下去」。意思是,如果小說粉絲極力反對,該公司會就此作罷。


    內中原因還因為,該劇製片萊德利·司各特(Ridley Scott)在小說粉絲的心目中形象「狼藉」,此君就是2010年BBC找來的導演,而英國人找到他的原因是他曾改編過迪克的另一本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電影改名叫《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在1982年上映時票房不佳。中肯地說,1980年代數碼科技水平相對落後,「漫威」公司就曾對好萊塢當時改編的《鋼鐵俠》嗤之以鼻。


    目前看,《高堡奇人》電視劇應該能夠繼續拍下去,因為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肯定,但裡面有多少是「原著黨」就很難統計了。


    在小說中,歷史與真實都是重新解構的。書中除了主線故事中的世界觀,還有故事中的故事的世界觀,還有故事中故事的故事的世界觀,他們之間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一個故事裡,冷戰對立的國家不是美國和蘇聯,也不是日本和德國,而是美國與英國。同樣的,改編成電視劇之後,歷史觀也是在多個平行世界中扭曲的,在主線故事裡,美國是戰敗國,而在那盤被查封的膠片中,則記錄著美國向廣島投放原子彈、硫磺島美軍士兵撐起國旗的畫面。


    在我看來,此次電視劇的成功首先在於化繁為簡,針對美國市場,直接從美國在「二戰」中被打敗了開始拍起。這可以拉近許多觀眾的心理距離。其次,更重要的一點在於,電視劇先導集不僅留下許多懸念,還傳遞出一個信息——即便美國被打敗了,國家被帝國主義蹂躪(這多少聽上去有點怪),但美國人民仍將誓死抵抗,因為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只是正義來得早或晚而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雖是一部有點出格的電視劇,但它仍可算作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獻禮之作。


高興

感動

同情
2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Akissmyass 2015-2-3 15: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52t88vdTs
回復 四月憤青 2015-2-4 05:13
這種如果連前提都立不起來,更何況早已有了歷史的必然結果。白日夢既然要做,多少也做出點兒水平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5: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