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詩仙」李白坎坷的求官路

作者:茶閑話  於 2015-1-27 10: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關鍵詞:李白

  「詩仙」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我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稱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晚唐詩人杜荀鶴在《經謝公青山吊李翰林》給予了李白極高的評價,稱他為「千古一詩人」。他與杜甫齊名,有千餘首作品流傳於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瑰寶。

  現實不停地跟這個才子開玩笑,他才高八斗卻不受重用,鬱郁不得志,於是借酒消愁,用詩歌抨擊權貴,發泄胸中之塊壘,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小人當道的諷刺。

  然而,學界對李白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認為他「輕王侯、蔑權貴」,因為他的作品中經常體現這一點,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在《飲中八仙歌》如此描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事實上,這並不能完全概括李白的性格,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一生奔走於權貴之間。他是個一個矛盾體,在蔑視權貴的同時,對權貴的追求一刻也未停歇。

  李白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為了追求功名,他毅然拋棄殷實的家庭,周遊四方。理由很簡單,古中國「重農輕商」,商人雖然擁有財富,社會地位卻極為低下,《唐六典》明文規定:工商之家不得入仕。這也意味著,李白的科舉之路被制度封堵了,要想進入官場,必須通過其他途徑。

  李白看似瀟灑,卻極為坎坷。早期,他就遍訪四川地方要員。為了實現「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的人生理想,他不停地拜訪官員,希望得到貴人的引薦,因此大半時間都是在漫遊中度過的。事與願違的是「十謁朱門九不開」,屢遭碰壁。

  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娶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實際上是一個上門女婿)。李白以為許家的家世背景,對自己的仕途大有裨益,因此也能委曲求全。但令他大失所望,這樁婚姻並未給他多大幫助,「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他自己這樣形容這段失意的生活。

  天寶元年(742年),終於迎來了轉機,因道士吳筠(另說玉真公主)舉薦,李白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李白欣喜若狂,以為從此報國有門,於是揮毫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現實卻極為殘酷,進入長安后不久,李白髮現這份差事與他期望的存在很大差距——雖然唐玄宗李隆基欣賞他的才華,但僅是要他寫點歌功頌德的文章,或為樂隊填詞,而不讓他參與國政。這讓李白非常苦悶,整日借酒消愁,情緒低落。另外,他特立獨行以及清高的性格,使得他受到宦官的排擠和詆毀。

  李白只是一個文人,他不懂朝廷的遊戲規則,這從他的詩句中可見一斑:「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這種對當時社會現狀的諷刺和揭露,事實上是給在位的官員下不了檯面。而與此同時,他為被貶官員鼓與呼——「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他試圖一個人去對抗整個制度,也使得他越發孤立無援。

  長安不是他的久留之地,天寶三年(744),李隆基對他失去了興趣,李白被「賜金還山」,相當於現在的辭退。

  鮮為人知的是,在京3年期間,李白求見了一些達官貴人,希望對自己有所幫助,其中包括當時宰相張說的兒子張垍等。但張垍對李白表現冷淡。「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那種孤寂,常人難以想象。安旗在《李太白別傳》寫道:「卿相實無薦賢之心……始終徘徊魏闕之下,不得其門而入。」

  長安之行,對李白來說是一段極其不快的經歷,於是發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怨言。憤慨不平中,李白寫下了《蜀道難》《行路難》等千古名篇。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此句被解讀為李白消極的人生態度。事實上,此句也是李白對人生的喟嘆,空有忠君報國之心,夢想難以實現,從而引發悲憤之情。

  《行路難》大約寫於天寶三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寫的就是他當時鬱悶的心境。而文中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面看李白有隱居和退出官場求索的想法,事實上,他以退為進,連用兩個典故,希望有人提拔重用他。「垂釣碧溪」說的是,傳說姜太公在磻溪釣魚,周文王外出打獵遇見了他,請他去幫助治理國家。「乘舟夢日邊」這則典故,傳說商代伊尹曾經夢見乘舟經過日月旁,不久他就受到湯的聘請。

  到了天寶末年,李白深感空有抱負不能實現,內心更為煎熬,發出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感喟。李白畢竟是李白,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他的信心始終沒有動搖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就是李白,他對自己才氣從來沒有懷疑過,對錢財更是看得風輕雲淡。每當陷於困境或遭受打擊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對機會的捕捉,正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不停地趕路,每到一處就與當地的官員上書贈詩、應酬宴請。直到他進入暮年,都沒有放棄他的仕途夢。安史之亂前,他還上書給戍邊英雄哥舒翰,希望他「一呼三軍皆披靡」,有討好巴結之嫌。

  安史之亂(755年)爆發后的第二年,李白得知永王李璘率軍經營長江流域,以為機會降臨,於是投奔李璘,試圖建功立業,這次差點要了李白的命。永王與自己的哥哥唐肅宗(李亨)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前者因「叛亂」全軍覆沒。李白自首后入獄,幸虧御史中丞宋若思將他解脫,免於一死,流放夜郎。

  此後,他的功名心還沒死,多次向朝廷自薦,並兩次向宰相張鎬投詩,交結地方官員,希望再踏仕宦之途。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此時已經年過花甲,聽說太尉李光弼出征東南,再次向朝廷「請纓」投身軍幕。由於平時飲酒過度,以及長期的抑鬱和壓抑,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重病使得他不得不半道而退。李白的功名夢基本幻滅了。後來他還去投靠安徽(當塗縣)一個縣令,不久便凄涼地病死在這裡,終年61歲。

  李白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他根本不適合官場,他的夢想是「平定天下的帝王之師」,而他僅僅是一個浪漫主義文人,這種建功立業的夢想太過宏大,以至於他看不清自己。所以,當理想遭遇現實的抵觸時,他消極的一面就體現出來。另外,他對自己的才華太自信,並將這種自信帶到官場與生活中去,因此處處碰壁。官場有其遊戲規則,李白空有才華,卻對規則不懂或者視而不見,這必然使他在仕途上屢遭挫折。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正是官場的失意,激發了李白澎湃的詩情,留下無數千古名篇。如果李白一直平步青雲,也許唐代文學史就得改寫。「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今天看來,他那些最為優秀的作品,大多數是在他失意潦倒下創作出來的。屈原之後,我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稱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晚唐詩人杜荀鶴在《經謝公青山吊李翰林》給予了李白極高的評價,稱他為「千古一詩人」。他與杜甫齊名,有千餘首作品流傳於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瑰寶。

  現實不停地跟這個才子開玩笑,他才高八斗卻不受重用,鬱郁不得志,於是借酒消愁,用詩歌抨擊權貴,發泄胸中之塊壘,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小人當道的諷刺。

  然而,學界對李白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認為他「輕王侯、蔑權貴」,因為他的作品中經常體現這一點,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在《飲中八仙歌》如此描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事實上,這並不能完全概括李白的性格,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一生奔走於權貴之間。他是個一個矛盾體,在蔑視權貴的同時,對權貴的追求一刻也未停歇。

  李白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為了追求功名,他毅然拋棄殷實的家庭,周遊四方。理由很簡單,古中國「重農輕商」,商人雖然擁有財富,社會地位卻極為低下,《唐六典》明文規定:工商之家不得入仕。這也意味著,李白的科舉之路被制度封堵了,要想進入官場,必須通過其他途徑。

  李白看似瀟灑,卻極為坎坷。早期,他就遍訪四川地方要員。為了實現「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的人生理想,他不停地拜訪官員,希望得到貴人的引薦,因此大半時間都是在漫遊中度過的。事與願違的是「十謁朱門九不開」,屢遭碰壁。

  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娶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實際上是一個上門女婿)。李白以為許家的家世背景,對自己的仕途大有裨益,因此也能委曲求全。但令他大失所望,這樁婚姻並未給他多大幫助,「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他自己這樣形容這段失意的生活。

  天寶元年(742年),終於迎來了轉機,因道士吳筠(另說玉真公主)舉薦,李白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李白欣喜若狂,以為從此報國有門,於是揮毫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現實卻極為殘酷,進入長安后不久,李白髮現這份差事與他期望的存在很大差距——雖然唐玄宗李隆基欣賞他的才華,但僅是要他寫點歌功頌德的文章,或為樂隊填詞,而不讓他參與國政。這讓李白非常苦悶,整日借酒消愁,情緒低落。另外,他特立獨行以及清高的性格,使得他受到宦官的排擠和詆毀。

  李白只是一個文人,他不懂朝廷的遊戲規則,這從他的詩句中可見一斑:「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這種對當時社會現狀的諷刺和揭露,事實上是給在位的官員下不了檯面。而與此同時,他為被貶官員鼓與呼——「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他試圖一個人去對抗整個制度,也使得他越發孤立無援。

  長安不是他的久留之地,天寶三年(744),李隆基對他失去了興趣,李白被「賜金還山」,相當於現在的辭退。

  鮮為人知的是,在京3年期間,李白求見了一些達官貴人,希望對自己有所幫助,其中包括當時宰相張說的兒子張垍等。但張垍對李白表現冷淡。「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那種孤寂,常人難以想象。安旗在《李太白別傳》寫道:「卿相實無薦賢之心……始終徘徊魏闕之下,不得其門而入。」

  長安之行,對李白來說是一段極其不快的經歷,於是發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怨言。憤慨不平中,李白寫下了《蜀道難》《行路難》等千古名篇。他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此句被解讀為李白消極的人生態度。事實上,此句也是李白對人生的喟嘆,空有忠君報國之心,夢想難以實現,從而引發悲憤之情。

  《行路難》大約寫於天寶三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寫的就是他當時鬱悶的心境。而文中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面看李白有隱居和退出官場求索的想法,事實上,他以退為進,連用兩個典故,希望有人提拔重用他。「垂釣碧溪」說的是,傳說姜太公在磻溪釣魚,周文王外出打獵遇見了他,請他去幫助治理國家。「乘舟夢日邊」這則典故,傳說商代伊尹曾經夢見乘舟經過日月旁,不久他就受到湯的聘請。

  到了天寶末年,李白深感空有抱負不能實現,內心更為煎熬,發出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感喟。李白畢竟是李白,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他的信心始終沒有動搖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就是李白,他對自己才氣從來沒有懷疑過,對錢財更是看得風輕雲淡。每當陷於困境或遭受打擊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對機會的捕捉,正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不停地趕路,每到一處就與當地的官員上書贈詩、應酬宴請。直到他進入暮年,都沒有放棄他的仕途夢。安史之亂前,他還上書給戍邊英雄哥舒翰,希望他「一呼三軍皆披靡」,有討好巴結之嫌。

  安史之亂(755年)爆發后的第二年,李白得知永王李璘率軍經營長江流域,以為機會降臨,於是投奔李璘,試圖建功立業,這次差點要了李白的命。永王與自己的哥哥唐肅宗(李亨)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前者因「叛亂」全軍覆沒。李白自首后入獄,幸虧御史中丞宋若思將他解脫,免於一死,流放夜郎。

  此後,他的功名心還沒死,多次向朝廷自薦,並兩次向宰相張鎬投詩,交結地方官員,希望再踏仕宦之途。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此時已經年過花甲,聽說太尉李光弼出征東南,再次向朝廷「請纓」投身軍幕。由於平時飲酒過度,以及長期的抑鬱和壓抑,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重病使得他不得不半道而退。李白的功名夢基本幻滅了。後來他還去投靠安徽(當塗縣)一個縣令,不久便凄涼地病死在這裡,終年61歲。

  李白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他根本不適合官場,他的夢想是「平定天下的帝王之師」,而他僅僅是一個浪漫主義文人,這種建功立業的夢想太過宏大,以至於他看不清自己。所以,當理想遭遇現實的抵觸時,他消極的一面就體現出來。另外,他對自己的才華太自信,並將這種自信帶到官場與生活中去,因此處處碰壁。官場有其遊戲規則,李白空有才華,卻對規則不懂或者視而不見,這必然使他在仕途上屢遭挫折。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正是官場的失意,激發了李白澎湃的詩情,留下無數千古名篇。如果李白一直平步青雲,也許唐代文學史就得改寫。「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今天看來,他那些最為優秀的作品,大多數是在他失意潦倒下創作出來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楓樹下 2015-1-28 00:18
俺有一篇類似的帖子。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275060/article-139791.html
回復 茶閑話 2015-1-28 08:28
楓樹下: 俺有一篇類似的帖子。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275060/article-139791.html
剛剛拜讀,很受啟發,多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7: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