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富人能賺錢,中國新的富人能撈錢

作者:bobzhou  於 2025-9-27 21: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美國富人能賺錢,中國新的富人能撈錢

中國美國兩國的財富分配狀況,近20年來,美國富有的人數上升,,中國是富豪級的人數蒙增。美國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中國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中國的財富集中度遠遠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那麼,中美兩國的富人有什麼區別呢。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美國家庭年收入13.8萬美元以上的家庭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10%,他們被稱做美國最富有的家庭。而接近或低於貧困線的家庭年收入為1.2萬美元,兩者相差11.4倍。

統計顯示,美國20%的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達到美國家庭總財富的85%,而餘下的80%美國家庭所以擁有的財富是美國家庭財富的15%。

在中國,0.4%的家庭佔有了70%的國民財富。

值得指出的是,在美國,很少聽說有幾個富人因為賺錢多出事的,錢能賺得理直氣壯,賺得明白。而中國人卻是暴富的多,很多人賺錢賺來賺去卻把自己搗鼓到了監獄里。

 美國富人納稅多,中國富人炫富多

按理說,賺得多就得多納稅,但是,中美兩國富人在這一點上差別就很大。再就是,美國的富人走在馬路上你看不出來他是富人,中國的富人在公共場合,要不表明自己是富人,就沒有威風了。

據美國國稅局統計,2007年,美國收入最高的少數人所交的個人收入所得稅占聯邦政府所徵收的個人所得稅總額近四成左右。也就是說,美國聯邦政府一年徵收的所得稅中約一半是由美國最高收入的納稅人提供。

中國富人納稅的情況又是如何呢?資料不太齊全,有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佔總人口約20%的富裕人口上繳的個人所得稅,還不到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的10%。這說明,中國富人雖然擁有財富多,卻不是繳稅大戶,相反,在中國實際承擔個人所得稅稅負的是廣大的工薪階層。

說也奇怪,中國富人繳稅不多,但富人卻能把中國榮升到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大國。中國富人出手之豪放,現在全世界聞名,啥貴買啥,啥名牌買什麼,但對待自己國家卻可謂可憐的很,其情其景,令人深思。

美國富人捐款多,中國富人移民多

現在不少中國富人紛紛都為自己找後路,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移民海外。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國是一些富人最想移民的國家,有的富人不要移民也想辦法搞個外國綠卡,以便有個風吹草動,便可把異國他鄉當故土。

美國富人大多數都信奉基督教,有強烈的宗教信仰,為人辦事都按宗教意識為準。
而中國的新一代富人是無神論者,思想和行為沒有任何道德的束縛。
美國有許多富人是世代傳承,美國人稱為OLD MONEY。這些富人對美國社會和經濟的進步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
而中國,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文革的衝擊,近百年來形成的私人經濟都已經蕩然無存。過去的富人(資本家)已經可以說全部被滅亡。

看看中國一些新的富豪的暴富,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中國一些富豪暴富的速度實在是怪怪的,一不靠辦企業,二不靠科學技術,三也沒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價格雙軌制」而實施「官倒」的好時機,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富豪的出身也不是「名門望族」,有的基本上還是一個不懂計算機、不懂外語的「新文盲」,從一窮二白起家,然而就硬是在短短几年、十幾年中,成為幾億、幾十億的富翁。

有些人根本沒錢,但可以通過各種關係將要收購的國有資產作為事先合約抵押給銀行,然後由銀行給出現金流轉給被收購企業的所有者,而收購者本人一分不出。他不承擔任何風險,成功地一夜之間就成為富豪。這種做法的荒唐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沒有用個人的資本參與市場和協議收購的競標,而是用銀行的錢來購買國有資產,然後變成自己的。

中國的富豪們在短時間內積累數億元的財富,在世界資本史上都是不多見的,資本主義國家早期的原始積累大都經歷了100多年的努力,而他們只需十幾年甚至幾年便可完成。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9-28 00:37
這篇文章存在明顯邏輯漏洞。文中的橫向對比【美國5%人口掌握60%財富,中國1%家庭掌握41.4%財富】存在問題:美國數據大多為合法財富,而中國大量巨額貪官與權貴結合的非法資產未納入統計。也可以假設0.1%的人口佔有40%的國民財富。

官方公布的貧富懸殊指標(Gini index)與實際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貪腐現象存在明顯矛盾,容易低估財富集中和社會不平等的真實情況。
回復 劉龍珠律師 2025-9-29 11:45
真心痛,美國華人父母對自己小孩說不出的話
                劉龍珠律師
當你們的父母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土地時,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行李和護照。他們帶來的是希望,是幾代人的重量,是延續家族榮譽的責任,更是一個夢想,希望他們的孩子,能過上比他們更加光明和自由的生活。
我們父母的犧牲
對許多父母來說,「美國夢」並不是奢華的象徵,而是生存的意義。我認識一些父母,他們從清晨忙到深夜,在餐館里洗碗到雙手因熱水而裂開。我認識一些母親,她們在工廠的縫紉機前一站就是十二個小時,腰背彎曲,雙眼酸痛,只為了讓孩子有錢買午飯。我認識一些父親,他們夜裡開計程車,穿行在危險的街區,默默祈禱能平安回家,只為了家人能交得起房租。這些並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無數在美華人父母每日真實的犧牲。
他們為何忍受艱辛
他們為什麼要忍受這些苦難?並不是為了自己。他們並不是為了在這裡繼續受苦才離開祖國、文化和熟悉的生活。他們是因為你們而來。他們希望你們能坐在教室里,而不是工廠里;希望你們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希望你們能自由成長,擁有追夢的權利。
他們付出的代價
他們付出了代價,只為你們不必再付出。每一滴汗水、每一個不眠之夜、每一次默默忍受的屈辱,都是他們為你們未來所付出的定金。他們放棄了安逸,只為了給你們更多選擇;他們吞下了委屈,只為了你們能昂首挺胸;他們背負了生存的重擔,只為了你們能夠專註成長。他們所打的仗,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你們繼承勝利。正因他們的犧牲,你們如今才能站在這裡,去追求知識、抱負與成功,而不用背負他們曾經的重擔。
拒絕平庸與美國夢的真諦
然而,太多時候,我看到這一代的孩子們在浪費這份禮物。太多人滿足於平庸,告訴自己「差不多就好」。可平庸並不是你們父母來美國的目的,他們來是為了讓你們追求卓越。
「美國夢」不是睡前的童話,也不是虛構的神話。它是真實存在的,只要你們願意付出努力。不要被那句空洞的話迷惑——「我只做讓我快樂的事」。如果你們每月都要為房租發愁,每天都在擔心下個月是否能付得起賬單,你們真的會快樂嗎?如果冰箱是空的,如果父母年老多病你們卻無力幫助,你們真的能安心嗎?如果你們甚至不敢談起成就,因為心底明白根本沒有什麼可說,你們真的會自豪嗎?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短暫的享樂,而在於建立起一種穩定的生活——不必為生存擔憂,能夠自豪地抬起頭,因為你們實現了自己的潛能。

通往成功沒有單一路徑
但我要告訴你們一件重要的事:追逐夢想沒有固定的路徑。沒有唯一的地圖,也沒有統一的公式。你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不同的禮物。有的人會成為醫生、工程師、企業家或社區領袖;有的人會創造藝術、開創事業,或在法庭上捍衛正義。我成為律師,是因為我有熱情和能力,而後過去二十年裡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才走到今天。這並不容易,其中有過無數的疲憊、拒絕與懷疑。但我始終相信自己。這份信念和自信,就是我的第一場勝利。若沒有它,我永遠不會邁出第一步。
請思考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生命歷程。他並非出身優渥,也沒有繼承財富或人脈。他從一無所有開始,憑藉信念和比別人更努力的意志,一步步走出來。年輕時,他也曾面對拒絕、懷疑,還有那些告訴他「你永遠不會成功」的聲音。但他沒有退縮,而是把這些阻力當成動力。他從零開始,建立了自己的聲音、舞台和影響力。他奔走演講,他組織活動,他為自己堅信的事業投入了無數的時間和心血。他用一生證明:在美國,你的起點,並不決定你的終點。
查理·柯克的一生就是紀律與遠見能帶來成就的證明。他沒有把青春浪費在平庸和短暫的享樂之上,而是把自己全然投入到建設比他個人更宏大的事業中。他啟發年輕人獨立思考,承擔責任,珍惜讓這個國家強大的原則。如今,在他離世之後,共和黨承認他是社會的基石之一——一個其影響與遺產將傳承數代的人物。
他的旅程提醒我們,偉大從來不是被給予的,而是靠鬥爭、堅持和勇氣贏得的。查理·柯克最初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但因為他拒絕放棄,拒絕袖手旁觀,他成為了一個領袖。他的人生向你們傳達一個信息:你們同樣可以從無到有,你們同樣可以成為基石,不僅僅在你們的社區里,更能在整個國家裡。
發現你自己的力量
你們必須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不要追逐別人的夢想,而要追逐你們自己的。如果你熱愛數學,就去追求;如果你擅長溝通,就不斷磨練;如果你天生是領袖,就勇敢站出來。但無論選擇什麼,都要以紀律、勇氣和決心,去超越別人對你的期待。因為如果你們自己都不去努力,就不會有人替你們努力。如果你們拒絕嘗試,你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尊重父母
最後,我想和你們談談「尊重」。在我們的文化中,尊敬父母是根基,不是過時的觀念。父母有時看似苛刻,要求你們超出自己的極限,顯得不近人情。但請停下來想一想:這是因為他們不愛你們,還是因為他們想保護你們?有些年輕人因憤怒而加入幫派,最後虛度一生在牢獄里;有些年輕女孩過早追求所謂的獨立,離家出走,結果未成年便懷孕,背負起沉重的人生。這些悲劇並不少見,往往是因為孩子們將父母的管教誤解為壓迫。
有一句話說,尊重必須靠贏得。這在許多人際關係中確實正確。但請你們想一想:在這世界上,如果有誰已經當之無愧值得你們尊敬,那不正是你們的父母嗎?還有誰會為了你們而離開故鄉,放棄熟悉的語言與生活,跨越半個地球忍受孤獨與歧視?還有誰會為了你們拚命工作,直到身體酸痛,卻依舊咬牙堅持第二天再出發?如果這些都不值得尊重,那麼還有什麼值得?
讓父母為你們感到驕傲
讓你們的父母為你們感到驕傲。太多時候,我聽到年輕人抱怨說:「我的父母只是想控制我。」但是請停下來想一想:他們真的是要控制你們嗎?還是他們在引導你們,讓你們不要迷失、不要軟弱?他們並不是付出一切,只是為了養育一個虛度光陰、無所作為、整天抱怨、只會成為別人負擔的孩子。他們希望你們能夠自己站起來,成為一個有生產力、受人尊敬、能幹有用的人。他們希望看到你們成長為一個能為社會增添價值的人,而不是拖累社會的人。父母每天早晨醒來,並不是想著如何限制你們的自由,而是憂心如何保護你們不至於失敗,如何讓你們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當他們督促你們時,是因為他們知道生活會比他們更嚴厲地逼迫你們。當他們要求你們守紀律時,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沒有紀律,你們只會陷入懶惰。他們希望看到你們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你們可以過上好生活,更因為等他們年老疲憊時,他們能帶著驕傲說:「那是我的兒子,那是我的女兒。」
華人子女們,我懷著深情與急切告訴你們:「美國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必須靠你們去爭取。父母已經給了你們根基、機會和起點。現在該由你們去繼續搭建未來。尊重他們,比你想象中更努力地去工作,發現自己的天賦,相信自己。不要滿足於平庸,要追求偉大。
劉龍珠律師的的致辭
今天我站在這裡,並不只是作為人群中的一個聲音。我是被培養出來的,是從小就在這些價值觀中成長起來的。這些不是書本上的道理,也不是偶然間學來的理論,而是家族代代相傳的原則。尤其是我的叔父,世界敬仰的佛教大師星雲法師,親自教導並傳承給我的。他是一位精神領袖,教導人們慈悲、紀律與奉獻。
從他那裡,我學到真正的力量並不是財富或地位,而是為他人付出的犧牲。從他那裡,我學到尊敬父母、生活自律、服務社會,不是陳舊的傳統,而是永恆的價值。 從他那裡,我學到領導不是為了追求榮耀,而是為了肩負責任。
這些價值觀塑造了我、養成了我,並讓我註定要將它們繼續傳承下去。正因如此,今天我呼籲大家:與我團結在一起,不只是跟隨一個人,而是跟隨一位與你們有著相同故事、相同奮鬥和相同夢想的領路人。讓我們共同守護尊敬、家族榮譽和堅持不懈的文化價值觀。
如果我們共同堅守這些價值觀,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只要我們不忘本源,就沒有任何挑戰能夠抹去我們所建立的一切。讓我們帶著自豪向前邁進,把過去的犧牲化為未來的力量,向世人展示:移民的子女不是軟弱的、不是迷失的,而是團結一致、勇敢無畏、註定要以勇氣來領導前行。
「美國夢」依然存在,它正等待著你們。加入我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0 21: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