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德國政府現已同意修改國籍法

作者:bobzhou  於 2023-8-28 19: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德國政府現已同意修改國籍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任何希望入籍德國的人都必須認同自由社會的價值觀。其中尤其包括所有人的尊嚴和平等。

有一千兩百多萬有移民背景的人生活在德國,但卻沒有德國國籍。
這相當於每七個居民中就有一人沒有德國國籍。
為了縮短獲得德國護照的途徑,德國政府現已同意修改國籍法。內閣已對一項法律草案表決通過。

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已在聯盟協議中就改革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
內政部長南希·費瑟(Nancy Faeser,社民黨)表示,這是該界政府最重要的進展議題之一。
許多沒有德國公民身份的人在德國生活了十多年,在這裡工作,在這裡納稅,在這裡安家,但卻不能參與政治決策過程。
費瑟強調:「這不利於我們的民主。因此,現在是時候讓德國像大多數歐盟國家一樣接受多重國籍了。」
與此同時,聯盟黨(Die Union)擔心德國公民身份會貶值。更容易的入籍會降低真正融入社會的動力。


以前的入籍要求
迄今為止,外國人必須在德國 「永久與合法」居住八年後才有資格入籍。此外,還需要「足夠的德語知識」,對德國法律和社會秩序以及生活條件的了解也必須在入籍考試中得到證明。
一般來說,申請入籍者必須放棄以前的國籍。不過,德國也承認跟許多國家的雙國籍。例如歐盟公民可以保留以前的國籍。

入籍等待時間縮短
如今往後今後,只要五年,而非八年後即可申請入籍。
如果在融入德國社會方面有特殊成就,如在學校和工作中表現突出、從事志願工作或語言能力特彆強,則在德國居住三年即可申請入籍。

多重國籍成為可能
改革的目的是使多國公民身份變得更加容易。以前的國籍將不再是入籍的障礙。
如果父母一方在德國有五年的合法居留,並擁有永居權,他們在德國出生的子女將自動擁有德國國籍。
對客籍工人一代(Gastarbeitergeneration)的救濟
西德各州的客籍工人和前東德的合同工被認為「對德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草案指出,他們在過去很少或根本沒有獲得融入德國籍的機會。
因此,只要相關人員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順利地用德語交流,就足以證明其語言能力。此外,客籍工人一代的成員也不必再參加入籍考試。


對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的承諾
任何希望入籍德國的人都必須認同自由社會的價值觀。其中尤其包括所有人的尊嚴和平等。
因此,法律明確規定:「反猶、種族主義或其他出於蔑視人性的行為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對人的尊嚴的保障相抵觸,違反了本法所定義的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

費瑟說,這將是零容忍的。「任何不認同我們價值觀的人都不能成為德國人。」
確保生計
法律要求希望申請入德國籍的人必須在經濟上獨立根生。

入籍現狀
去年,德國的入籍人數超過了過去20年的任何時候。聯邦統計局統計的2022年新入籍人數約為16.85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28%。不過,內政部指出,這僅佔在德國居住至少十年的外國公民的3.1%。

與歐洲相比,德國的入籍率遠遠落後(歐盟的入籍率為2.0%,德國為1.1%)。內政部解釋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與許多其他國家相比——德國迄今為止一直要求人們放棄原有國籍,選擇加入一個國籍。該要求今後被取消。


政治家對此法律的反應
政界對入籍計劃有不同的看法。綠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康斯坦丁·馮·諾茨(Konstantin von Notz)談到了現代和最新的公民法。「這是更好地融入社會、無官僚主義地承認成就和更好地招聘技術工人的重要一步。」
自民黨(FDP)政治家斯蒂芬·托馬(Stephan Thomae)特別重視縮短入籍期限,認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勤奮和自身的工作表現是值得的。「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為來自歐盟以外的合格技術工人提供了激勵。」
基民盟/基社盟(Die Union)議會黨團在聯邦議院提出了明確的批評。第一議會秘書托斯滕·弗雷(Thorsten Frei,CDU,基民盟)指責內政部長費瑟設定了 「錯誤的優先事項。在當前的移民危機中,她應該集中精力阻止非法移民。」
他補充說,基民盟/基社盟也希望有更多的移民。「但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不是通過開放國門和降低獲得德國公民身份的要求。」弗賴伊說,新法出台後,人們更擔心社會凝聚力會受到破壞。
聯邦議院基社盟議會秘書斯特凡·穆勒(Stefan Müller)則認為這是「在錯誤的時間制定了錯誤的法律。當德國的移民人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時,當下政府卻降低了申請德國護照的門檻,從而進一步刺激了人們來德國。」


專家如何看待入籍計劃?
聯邦就業局就業研究所(IAB)的移民研究人員赫伯特·布呂克(Herbert Brücker)等人預計,加入德國國籍將對融入勞動力市場產生「明顯的積極影響。 獲得德國護照的人更容易被僱用,他們的收入會增加,也更願意工作。」
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Marcel Fratzscher)也強調了這些優勢。弗拉茨舍爾表示:「入籍變得更容易,就能在經濟和社會方面提高成功融入的機會。我們不能錯誤地認為德國對海外技術工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他說,德國缺乏未來發展前景和熱情的好客文化(Willkommenskultur),因此更多的技術工人願意長期留在德國。為此,迅速入籍是一個「重要因素,這也包括雙重國籍的可能性,這對於使德國成為吸引更多人的家園非常重要。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5: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