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陸學者這樣寫蔣介石到台灣這些年乾的事

作者:bobzhou  於 2023-3-26 21: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大陸有大學成立了研究蔣介石到台灣后的專門課題。研究了幾年得出了這樣的成果。
供君共欣賞。

 


蔣介石退守台灣的設想是,台灣海峽作為抵擋解放軍的天然屏障,沒想到後來解放軍把海南島也打下來了,說明渡海作戰沒問題。

美國在內戰結束之前就不再支持他,袖手旁觀等塵埃落定,任其自生自滅。

但這時朝鮮戰爭爆發,台灣的地位突然變得很重要。19506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解放軍要渡海作戰勢必會和美國發生戰爭。所以美國的介入化解了外在環境的危機。

蔣介石初到台灣時是「下野」的狀態,指揮軍隊也不方便。這時「代總統」李宗仁又稱病跑去美國不肯回來。蔣介石到台灣後面臨三件事:首先統一黨政上層,然後穩定社會秩序,最後談備戰打仗。

19503月蔣介石「總統」復職,之後他開始整合國民黨內部力量。國民黨在大陸時期是一個很鬆散的黨,到台灣以後通過「改造運動」把黨員幹部重新規劃組織起來,嚴格整頓。比如,將所有黨員重新登記,雖然少了很多人,但留下來的都是中堅分子,投機的中間派都剔除出去了。他整頓派系,不光是反對他的桂系等被清洗,連曾經倚重的陳立夫、宋子文、孔祥熙都不再重用。國民黨內部更新換代,起用陳誠、周至柔、蔣經國等年輕一輩。這樣國民黨基本實現了黨政團結。

然後蔣介石開始整頓軍隊,淘汰老兵。過去國民黨軍隊很鬆散,他通過建立政治部制度,就是一種監視部隊軍官的制度,使得軍隊很快穩定下來。

黨政大權的統一,是蔣介石在大陸時期沒有做到的。

另外,蔣介石還去了解共產黨的經驗,他讀過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共七大的文件等等。

他向共產黨學習了全民動員的經驗。蔣介石過去主要依靠軍隊,黨和民眾也沒什麼聯繫;到台灣以後,他首先建立了「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把高中以上的青年都集合起來,團長是蔣經國;同時把婦女也集合起來,組成「中國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主任是宋美齡。這樣就把他在大陸時期忽視的事情做起來,整個台灣社會被他控制住,系統也更加嚴密了。

另外他給民眾一些好處,比如「土地改革」。台灣當時是個農業社會,開始先減租(「三七五減租」),有步驟地實行公地放領,最後「耕者有其田」。農民有自己的土地,也就穩定了。

還有「白色恐怖」。蔣介石推行非常嚴厲的鎮壓政策,徹查「匪諜」,對共產黨人,「寧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當時甚至有這樣的情況:被認為是共產黨的人就裝進麻袋直接扔到海里,沒有任何審查。有些跟共產黨沒有關係的左派人士也遇害了。

用這樣恩威並施的辦法,蔣介石把台灣控制了起來。美國插足兩岸事務為他贏得較為穩定的外部環境以後,他能夠比較從容地進行內部整肅,安穩度過了第一個危機時期。

現在很多人強調或渲染了胡適、雷震、殷海光他們宣傳的「民主」、「自由」對蔣介石的影響,我認為這其中有誇張。

首先是「秀才造反」,只是輿論上的宣傳。其次,這幾個人的蛻變過程也有意思:胡適本來跟蔣介石是好朋友,胡適從來沒敢說跟蔣介石決裂過,甚至在多數情況下是幫蔣介石的。雷震本人也是老國民黨,長期以來他負責跟青年黨、民社黨這些社團聯繫。他辦《自由中國》的時候,台灣也正需要這樣的宣傳,所以最初的《自由中國》雜誌是官方資助的,是「教育部」給錢的。1950年代末期它才慢慢獨立出來,因為它老跟「政府」唱反調,慢慢走到反對的路上。而且,雷震從來沒說過反對蔣介石,他要反對蔣介石下邊的那些人,或者一些具體的政策,或者蔣介石參選「總統」不對,但他從來沒有要推翻國民黨。

而且,蔣介石也抓這些人,他很從容地考慮怎麼處理。我們都知道雷震的案子是從《自由中國》批評當局開始,後來發展到雷震組建政黨,叫「中國民主黨」,黨章都出來了。但蔣介石抓人的時候不用這個罪名,他說雷是「匪諜」。胡適跟蔣介石說,雷震影響那麼大,你竟抓起來,而且他是普通百姓,怎能用軍法審判?蔣介石說哎呀,別的問題我都放,但他現在是「匪諜」。這樣胡適也無法跟他爭辯了。蔣這種方式雖然很拙劣,但他對外宣稱追隨三民主義,不會用民主方式來作為一個罪名,他的邏輯在表面上能自圓其說。

所以,這沒有危及到蔣介石的統治,只是讓他很難受。他警告過雷震好幾次,沒有效果,就抓起來了。

孫立人案件也是這樣。蔣介石當時完全能夠掌控台灣全部的軍隊,他把孫立人抓起來之後,沒想好怎麼定罪,日記里寫了兩三個月,討論來討論去,怎麼處分他,甚至怎麼告訴他、告訴美國人……也就是說,蔣有充分的時間來考慮這些問題,對他來說這不算一個危機。

用蔣介石自己的話來說,真正的危機是「心腹之患」,心臟出了問題是要死人的;但是現在這些人不過是「肘腋之患」,就是胳膊肘,雖然也難受,但不至於死人。

而真正的心腹之患,是能置他的政權於死地的事情,往往和國際格局有關。

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給蔣介石的衝擊體,此前毛澤東沒有決定要打,但1956年台灣和美國簽訂了所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等於是把美國幫助防衛台灣「法律化」了,這導致了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當然中共的戰略考慮是多方面的,我們現在看來,毛澤東就是試探一下美國的態度,但蔣介石不知道。他感覺到的是,解放軍又準備好了,通過情報也了解到大陸在廈門也做了很多軍事建設,同時赫魯曉夫又訪問中國,蔣介石就覺得這是真的要合作攻打台灣了,非常緊張。當時世界其他國家也很關注,畢竟台海局勢是一種平衡。

而且,炮戰第一天,台灣就損失了金門的三個防衛副司令——趙家驤、吉星文、章傑。蔣介石措手不及。

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第一美國人幫他守台灣,第二,如果混得好,說不定美國人願意幫他「反攻大陸」,金門開火正是一個機會。但美國人不會幹這種傻事,所以這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蔣介石極力地加強台灣跟金門的聯繫。其實美國人一直希望他從馬祖、金門撤兵,因為這兩個島離大陸近、離台灣島太遠,維持成本很高,不如撤兵固守本島。但蔣介石堅決不同意,兩個原因:一是軍事考慮,那裡是前沿,進攻可作跳板,防守形成鎖鏈;第二,他認為那兩個島屬於「福建省」,台灣島是「台灣省」,也就是說,他蔣介石不是只有一個島,還是一個全中國,只是暫時還沒反攻大陸——這個心理上的觀念很重要。所以他堅決不肯退兵。

蔣當時非常緊張,白天打仗,晚上派蛙人把軍需用品送到金門島上。自己不能上前線,就派蔣經國去,蔣經國代表他上了好幾次前線慰問官兵。

毛澤東當時主要是試探台灣和美國的關係,打一段時間后突然停戰幾天,說你們可以補充物資,然後我們再打。於是停戰一周,台灣真的開始大量運送物資。然後毛澤東又說,你運送物資可以,美國軍艦不能護送,護送就要打,因為這是中國內戰,和美國沒有關係。

一開始真的有美國軍艦護衛台灣軍艦,解放軍就往運輸船和護衛船之間發射炮彈,美國軍艦便跑開不再護送。毛澤東就說,你看美國人真的不是你朋友,我們說讓你送,你好好送就行,非得讓美國人來,我們一打炮,美國人就往回跑,他也不是你的朋友。

毛澤東當時沒有要通過打金門來解放台灣的計劃,但是金門炮戰對蔣介石衝擊非常大。

金門地理位置示意圖。金門離大陸近、離台灣島遠,但蔣介石不肯退兵,除軍事考慮外,也是基於對「中國」的念想。

台灣時期蔣介石基本上每10年就遇到一次大危機。繼1950年代初、1950年代末以後,到1970年世界形勢發生變化,他又遇到了第三個危機。

蔣介石面臨的是聯合國席位的挑戰。聯合國席位的重要性在於,一個國家只有一個代表權,誰佔有位置誰就有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性。對蔣介石來說,已經失掉大陸,聯合國是他和各個國家尤其是美國保持聯繫的紐帶,也是證明他在台灣統治「合法性」的象徵。

所以,每年10月聯合國開會之際,台灣所有的「外交」都圍繞保住聯合國的席位展開。台灣的席位之所以能維持住,就是因為冷戰格局,因為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支持。最初美國人幫忙,討論議程的時候,中國代表權問題不進入表決議題,就是不討論。到了1960年代,國際社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許多非洲的殖民地國家獨立,第三世界國家進入聯合國。聯合國是一國一票,所以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給了我們很大支持。這樣再不討論這個問題就不行了。1961年聯合國把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定為「重要問題」,要求三分之二國家同意才能通過。台灣方面非常生氣,因為此前中國席位問題根本不討論,相當於有「防火牆」,現在三分之二通過就承認,是退了一大步。

蔣介石派「副總統」陳誠到美國訪問,跟美國發了很多火,但是台美關係中美國是主導,蔣介石沒什麼籌碼來討價還價。

1965年,法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西方國家陣營里隨之出現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更多國家有意願與我們建交。

蔣介石日記里有大量相關記錄,就是每年聯合國各國的投票,慢慢朝著對他越來越不利的方向傾斜。1971年聯合國26屆聯大召開時,蔣介石就考慮,「退出」聯合國。

蔣介石這個人總是能自圓其說,台灣有聯合國席位的時候,他說聯合國是「正義」的化身,「共匪」進不去,但到聯合國快要驅逐他的時候,他就說聯合國已經失去正義,沒有公義可言了,我們不要也罷,主動退出。他此前好幾次都提出,我們「退出」聯合國算了,被趕出來是很屈辱的事情。

197110月開會,3月他就在考慮,台灣今年要不要派代表團去聯合國,要不要先退出,退出就不存在「被驅逐」的問題。有點過了今年又擔心明年的感覺,聯合國席位問題成了他一個很大的心結。但最後他還是決定要去。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是共和黨,堅定的反共分子,本來是蔣介石的好朋友,他於1950年代2次訪問台灣,但後來他擔任總統,面對世界格局的變化,首先還是考慮美國利益,部分放棄台灣。

1971年基辛格訪華時,蔣介石就預感到聯合國席位不保,但他仍想做最後的抗爭。在聯合國大會投票之前,台灣評估無法通過,才指示代表團宣布「退出」,因為聯合國已經沒了「正義」、「被『共匪』影響」。聯合國接著就通過了驅逐台灣的決議。

緊接著日本、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都和中國建交,台灣面臨「外交大潰敗」,對台灣社會衝擊很大。

但另一方面,台灣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蔣介石個人權威已非常鞏固,社會穩定。1965年美國取消對台「經濟援助」,但這時台灣經濟已經開始「起飛」,可以獨立發展。而聯合國席位問題由來已久,此時台灣社會大眾的承受能力已經比較強,特別是1960年代的「重要問題案」以後,感覺這一天早晚要到來。

蔣介石發了文告,號召台灣民眾「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以後只有靠自己了,內部要團結。1972年台灣「總統」選舉,已經兩次連任的蔣介石表示本來準備退下來了,但因為世界局勢變動,抵抗「共產逆流」的責任不敢放棄,又繼續當「總統」。但這是他戀棧不願放權的一個託詞。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03: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