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人說應該重視和研究計劃經濟體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作者:bobzhou  於 2022-11-10 23: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有人說應該重視和研究計劃經濟體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所面臨的任務,首先不是解決資本主義工業經濟中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所導致的「無政府」狀態,而主要是如何加快工業化的問題,包括籌集資金問題、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工業結構安排問題、城市建設和城鄉關係問題等。上述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計劃經濟本身的作用,首先不是體現在能否準確地計算社會生產與需求之間的平衡和資源的最佳配置,而是表現為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資源,加速工業化步伐,實現趕超戰略。從這個角度觀察問題,計劃經濟本身所表現出粗放型的、隨意性很大的管理,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這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理所具有的動員和調配資源用於工業建設的特性。這可以說是計劃經濟為什麼能夠在中國形成並持續了20年之久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今天對計劃經濟的歷史作用褒貶不一的重要原因。


計劃經濟的形成,還與那個時期的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國際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封鎖禁運。為了打破經濟封鎖、避免損失,在對西方貿易方面必須藉助政府的力量,全盤統籌,統一對外;同時,封鎖也導致我國的對外貿易重心向蘇聯東歐轉移,而這些國家只願意以協定貿易的方式與我國開展貿易,不僅私營進出口商被排斥在外,地方國營企業也難直接參與。二是朝鮮戰爭。戰後20多年,我國處於與西方資本主義的對峙之中,歷經台灣海峽危機、越南戰爭、中印邊界衝突等,實際上一直處於帝國主義戰爭威脅之下。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考慮中,不得不將國家安全放到首位。要建立獨立強大的國防工業,必須加快重工業的發展。而重工業投資巨大,建設周期長,不僅需要儘可能地提高積累率,而且要將這部分剩餘集中在政府(甚至主要是中央政府)手中,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實為不可避免。
關於計劃經濟,《中國大百科全書》所下的定義為:「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前提,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由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特別是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通過指令性和指導性計劃來進行管理和調節的國民經濟。它不僅是一種管理國民經濟的方法和體制,而且是一種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

新中國前30年的計劃經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49-1952年為第一個階段,即為建立計劃經濟創造條件階段;1953-1957年為第二個階段,即計劃經濟形成階段;1958—1978年為第三個階段,是計劃經濟完整形態階段。

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起來的新中國政府,具有較強大的治理國家能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社會的組織化程度,達到了歷史空前的高度。列寧、斯大林所闡述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也為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優先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支持。中國共產黨即將快速工業化作為自己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政府自然被認為是工業化的主要推進者。

建國之初,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基礎上,通過節制資本、統制外貿和實施「四面八方」政策(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儘快實現工業化。而如上所述,朝鮮戰爭后的國際環境和國家安全目標的突出,要求政府的工業化戰略更強調重工業的優先發展。由於我國缺乏組織經濟計劃和管理工業的實際經驗,因此向當時的成功範例——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學習。

20世紀5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與市場並重逐步轉向以行政管理為特徵的計劃經濟,將市場機制逐漸從經濟運行中排斥出去,這固然有理論和認識上的原因,即當時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以及蘇聯的榜樣作用,但是若從當時的經濟體制變遷以及中國共產黨的經濟思想和政策演變的歷史軌跡來看,就會發現,人的主觀認識只是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映,排斥市場作用與其說是學習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結果,不如說是當時中國的經濟基礎、發展要求和國際環境所促成。

具體說來,主要由以下因素促成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1)市場失靈。舊中國長期的戰亂和國民黨政府的掠奪政策,導致了經濟畸形和市場調節的扭曲。新中國建立之初,市場調節受到制約,相反生活必需品供應短缺,城市失業問題嚴重,對外貿易受到封鎖等,使得通過價格調節供需的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對糧食、布、煤炭等需求彈性很小的生活必需品,政府不得不通過建立國營商業公司掌握主要資源、實行「牌價」(使市價向牌價靠攏)的辦法,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以維持社會穩定。(2)國家安全因素,如上述。(3) 突破「貧困陷阱」的需要。歷史遺留的積貧積弱的、以傳統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和眾多的人口,使得中國雖然通過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但是由於人均生產資料嚴重不足,多數農民只能保持基本溫飽,剩餘十分有限,顯然靠市場的作用,短期內難以突破「低收入陷阱」、實現工業起飛。


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過程也是市場調節作用式微的過程。1952年底,完成了對私營金融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以後實行了城市勞動力計劃調配和主要農副產品「統購統銷」,1957年以後則關閉了城市消費品自由市場。

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實際上是各級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包括與個體經濟的關係)。由於我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基本沒有變,因此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即經濟運行過程,始終存在著如何處理計劃管理與市場調節的關係。

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可以說在1992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以前,許多人對計劃經濟與計劃管理的本質是區分不開的。由於單一公有制下必然要實行計劃經濟(或者說計劃管理只能是主要的手段),而過渡時期(無論是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義經濟向計劃經濟過渡,還是1978-1992年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政府的行政性計劃管理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因此就造成了如下錯覺:似乎計劃經濟就是政府實施行政性計劃管理的那部分經濟,將計劃管理的必要性與計劃經濟混為一談,將手段與基本制度當作一回事。直至1992年我國將市場經濟作為基本經濟制度以後,計劃管理不言自明為一種手段,於是關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爭論才煙消雲散。

實際上,從計劃經濟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人就看到了計劃經濟的缺陷,並試圖改革和完善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雲、李富春等領導人,從1956年起就針對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例如劉少奇就指出單一計劃管理的弊病:「社會主義經濟的特點是有計劃性,是計劃經濟,但是實際社會經濟活動包括各行各業、各個方面,有幾千種、幾萬種、幾十萬種。國家計劃不可能計劃那麼幾千、幾萬、幾十萬種,只能計劃那麼多少類,結果就把社會經濟生活搞得簡單了、呆板了。」 因此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陳雲提出的運用市場調節補充計劃管理的不足和李富春提出的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並用的主張,得到全黨的認同。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2-11-12 06:30
周博辛苦,謝謝轉載。中共的文人,非常無恥。他們的工作,就是如何替主子分憂,給主子遮羞。把主子的自相矛盾變成自圓其說。總之就是奴才的職業。毛澤東一大二公導致餓殍遍野,劉少奇鄧小平接手治理工作,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農民可以分田單幹,三自一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立刻得到改善。毛澤東文革固然是奪權鬥爭,但他指責劉鄧搞修正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改開后才真正是資本主義道路),的確也應該是毛的真實感覺。所以毛才強調文革鬥爭,是兩條路線的鬥爭。現在的御用文人,眉毛鬍子一把抓,徹底抹殺中共一直存在的分歧,似乎毛也是支持改變計劃經濟體制的人,篡改歷史。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