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秦剛駁斥將中國奧運會與德國希特勒舉辦的奧運會相提並論
2008年3月25 日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現駐美大使)就英報將北京奧運會與德國希特勒舉辦的奧運會相提並論答記者問
問: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近日在文章中稱,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目的和1936年德國希特勒舉辦的奧運會的目的一樣,是為了自吹自擂。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北京奧運會是世界人民的體育盛會。各國人民都真誠希望通過奧運會,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友誼和合作。《泰晤士報》把北京奧運會與1936年的德國奧運會相提並論,是對中國人民的侮辱,也是對世界各國人民的侮辱。奧運聖火象徵著人類的美好願望和追求,也映照出了一些人陰暗和卑劣的心理,使世人看清了他們的真實面目。我們相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奧運會一定會取得成功。
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
讓我們看看當時納粹德國的情況,了解一下納粹德國到底幹了些什麼壞事。
就是這個納粹德國,在多座城市對猶太人商店進行了打砸搶,抄了千萬個猶太人的家,燒毀了1000多座猶太教堂。二戰中將600多萬名猶太人驅逐進集中營殺害。
行動中,納粹將猶太商店玻璃被砸碎,所以納粹將這一行動美化稱為「帝國水晶之夜」。這一天其實是納粹在德國乃至歐洲系統性摧毀猶太文化和全面屠殺猶太人行動的開端。
關鍵字就是;『打砸搶』,『抄家』,『驅逐』,『燒毀教堂』,『屠殺』。
德國奧運會前,隨著納粹德國重新武裝,英法美諸強開始有了更多防範,希特勒擔心在德國做好戰爭準備之前,就發生大國干涉,使之好戰努力功虧一簣,要以奧運會作為掩蓋。
希特勒還意識到,奧運會上展開的運動競逐,都會與國家和榮譽聯繫在一起。如果能夠辦好奧運會,還能讓德國運動員取得的好成績,凝聚德國民眾的愛國熱情,而這對於之後希特勒要發動的侵略擴張是有益的。
更重要的是,藉助奧運會,希特勒可以展示其納粹的種種荒謬的理論。同時德國可以展示繁榮、民主和愛好和平的形象,為其爭取備戰時間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字就是;『重新武裝』、『好戰努力』、『以奧運會作為掩蓋』、『荒謬的理論』、『展示繁榮』。

(網路照片)
在奧運會之後的第三年,以「好客」、「和平」為口號的奧運會舉辦國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露出猙獰面目,出兵侵略波蘭。
在 1936 年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兩個星期中,希特勒以愛好和平面貌,掩飾了其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本性。為了迷惑了眾多外國觀眾和記者,納粹政權收斂了其反猶計劃和領土擴張計劃,利用奧運會營造出了一副和平、寬容的形象。
由於未能抵制 1936 年的奧運會,當時一些觀察家就斷言:美國及其他一些西方民主國家可能失去了一次制止希特勒和加強抵制納粹暴行的機會。奧運會結束后,德國加速實行擴張政策,並積極開展對猶太人以及其他「國家敵人」的迫害,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的發生。
1936 年出現對柏林奧運會聯合抵制運動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和荷蘭。儘管關於是否參加 1936 年奧運會的問題在美國國內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但他們還是像以往一樣派出了規模最大的參賽代表團之一。一些抵制柏林奧運會的人另行舉辦了分庭抗禮的奧運會。其中最大的一個名叫「人民奧林匹克運動會」(People's Olympiad) 的組織積極籌備 1936 年的西班牙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就在成千上萬的運動員開始陸續到達的時候,1936 年 7 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被迫取消。
許多國家的猶太運動員以個人名義抵制柏林奧運會。在美國,一些猶太運動員和猶太組織(如美國猶太人聯合會和猶太勞工委員會)對於抵制納粹奧運會表示支持。然而,1935 年 12 月,當美國業餘運動聯合會投票贊成參加 1936 年的奧運會,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聯合抵制運動失敗。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