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該具有對美國的基本認識(一)

習近平指出;中美兩國關係好,不僅對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對世界也有利。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讓我們看看這一千條理由吧。
從中國近代史上看,毛澤東早就把中美關係說得清清楚楚。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大英帝國而獨立成為民主共和國。1943年7月4日,正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毛澤東親筆為在重慶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新華日報》起草了社論:《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表達了對美國式的民主的景仰之心。
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
每年這一天,世界上每個善良而誠實的人都會感到喜悅和光榮;自從世界上誕生了這個新的國家之後,民主和科學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種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從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裡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難的人感到溫暖,覺得這世界還有希望。
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為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於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博大的心懷。
在中國,每個小學生都知道華盛頓的誠實,每個中學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與怛惻,傑弗遜的博大與真誠。這些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國土上已經是一切美德的象徵。他們所代表的,也早已經不止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榮譽了。馬克吐溫、惠特曼、愛默生教育了我們這一代。是他們使年青的東方人知道了人的尊嚴,自由的寶貴;也是他們,在我們沒有民主傳統的精神領域裡,築起了在今天使我們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長城。這一切以心傳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與,是不能用數字和價值來計算的。
中國人感謝著「美麥」,感謝著「庚款」,感謝抗戰以來的一切一切的寄贈與援助;但是,在這一切之前,之上,美國在民主政治上對落後的中國做了一個示範的先驅,教育了中國人學習華盛頓、學習林肯,學習傑弗遜,使我們懂得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需要大膽、公正、誠實。我們相信,這才是使中美兩大民族不論在戰時,在戰後,一定能夠永遠地親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們離得很遠。百十年來,我們之間接觸著的也還不過是我們兩大民族間的極少數極特殊的一部。但,我們堅信,太平洋是不會阻隔我們人民與人民間的交誼的。在患難中,我們的心嚮往著西方。而在不遠的將來,當我們同心協力,消滅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後,為著要在戰爭上建立了一個現代化的中國,在科學的領域裡更有待於盟邦的援助。在過去,民主潤澤了我們的心;在今後,科學將會增長我們的力。讓民主與科學成為結合中美兩大民族的紐帶,光榮將永遠屬於公正、誠實的民族與人民。
我們相信這是毛澤東的肺腑之言。
雖然人們可以說,以後幾十年的歷史是與這完全背道而馳。
現在我們再深入研究這段歷史,其實毛澤東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基本觀點。
看看歷史的真實記錄;
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始終保持與美國的正常聯繫,毛澤東同意接受美國政府派遣馬歇爾來華調停。
1949年1月,國民黨已經基本失敗,這時毛澤東是等待與美國建立新的關係。毛澤東為了給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個過度時間,因此發布『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對外國人應予以切實保護。
1949年3月,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不接受國民黨的意見離開南京,決定留在南京等待共產黨到來,從保護美國利益出發與共產黨接觸。美國國務卿艾奇孫表示同意。
毛澤東知道這一情況后是高度重視。
4月25日,南京發生解放軍某部戰士誤會進入司徒雷登住宅,司徒雷登表示抗議,毛澤東知道后親自處理,要求劉、陳、鄧迅予查究。
毛澤東抓住這個機會,5月13日派黃華到南京會晤司徒雷登,以問解放軍進入他住宅的事開頭,雙方對中國的事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意見。司徒雷登表示向美國政府如實反映。
美國確實有了實際行動。5月20日,解放軍進軍上海,司徒雷登向黃華以個人負責表示,『吳淞口已經無美國軍艦』。這個通報對解放軍來說是至關重要。
6月8日,司徒雷登的秘書向黃華轉達,美國政府對中國關係很難做出決定,要司徒雷登回國報告。司徒雷登希望回國前去北京與周恩來會見。中央考慮后認為還是非官方聯繫為好,因此以北京大學校長出面,邀請司徒雷登到北京。司徒雷登將去北京事向國務卿彙報,等待批准成行。
當時美國國會中的右翼勢力掀起反華高潮,國務卿艾奇孫不敢批准司徒雷登到北京,反而叫他回國。
8月2日,司徒雷登回國途中,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
這徹底關閉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途徑。
毛澤東連寫四篇評論。宣布中國共產黨對這個美國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由此開始,直到乒乓外交,毛澤東的中國與美國是處於敵對狀態。
但是,雖然處於敵對狀態,毛澤東還是保留了一些與美國交流的通道,如華沙談判,時斷時續一直保留著。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