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毛公請客的厲害,所以『蔣公請客』有了觀眾
中國知識分子作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價值系統的代表,經過文革可以說是徹底崩潰。1949年以後,特別是經歷了1952年的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和隨後不久到來的「反右運動」,中國知識分子作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價值系統已經開始崩潰。作為知識分子沒有了傳統的精神價值追求,他們只能隨波逐流,苟且偷生了。
但是,眾多的知識分子還是良心未泯,於心不甘,只要有機會就會喧囂一番。
最近又有人翻出幾年前一個『蔣公請客』話劇在國內引發的爭論。這個爭論在網上又引起大家的關注。
爭論的內容是,為什麼這話劇受到知識分子的歡迎。
好像有幾個爭論的焦點;戲中的知識分子反對蔣介石是真的嗎。這話劇是諷刺現在的知識分子的唯唯諾諾嗎。這話劇的潛台詞是不是就是讓人認識蔣介石的人品。
我們認為,這話劇有了觀眾,尤其是作為觀眾的知識分子對話劇的興趣,是因為毛公對知識分子請客的厲害,所以『蔣公請客』有了觀眾。
看看毛公對知識分子請客的厲害,比比蔣公的請客,時至今日,有些人是後悔莫及了。
看看真正的『蔣公請客』。
1948年12月初,國共內戰接近尾聲,戰局對國民政府十分不利。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長的陳雪屏,奉蔣介石之命由南京緊急飛往北平,召集北大清華校
長梅貽琦、胡適等教授開會,秘密商討「搶救學人」的實施辦法。與此同時,蔣介石親自指派的飛機也冒著解放軍的炮火飛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機場等待被「搶救者」登機南飛。
「搶救大陸學人」計劃由蔣介石手諭指令傅斯年與朱家驊負責制定,並在具體執行和實施上由傅斯年、陳雪屏與蔣經國三人組成小組,負責具體「搶救」事宜的研究謀划和具體操作。
按照蔣介石的指令,此計劃中以下學人是要必須「搶救」出來經南京送赴台灣的:一是大陸各大專院校的負責首長;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須限
令離開大陸高級知識份子;四是在國內外學術上有傑出貢獻者,等等。於是,一份經傅斯年、陳雪屏和蔣經國三人共同商議擬定的「搶救」的名單很快出爐了,名單
上幾乎全是清一色當時國內卓有成就的傑出知識份子。
1948年12月14日,「搶救大陸學人」的飛機在北平南苑機場等候了兩天時間,才有胡適、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張佛泉等少數著名教授登機,大部份機艙座位都被空閑著。12月21日,第二批被
「搶救」的學人也只有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以及李書華、袁同禮、楊武之等20幾位教授。到達南京后的梅貽琦,當著蔣介石的面似乎該為不能多載幾人前來南京而
表示惋惜。
據資料統計,當時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共擁有81位院士,僅有10位院士跟隨蔣介石去了台灣,12位遠走他國,而有近60位院士選擇繼續在大陸。選擇離開的知識份子是少數,大多數還是選擇留下來。
據估算,當時散居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大約有5000餘人,到1956年底有2000余名科學家陸續返回大陸,但後來的遭遇大概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
『蔣公請客』最有代表性的是蔣公在最危急時沒有忘記一些有影響的知識分子。
1949年4月底,上海市區已經進入混亂,國民黨在南京路公開槍斃在軍隊中策反的共產黨人。這時的蔣介石隱居在黃浦江邊的復興島上。
在這情況下,蔣介石親自驅車20多公里,差不多是穿過整個上海到西區的武康路40弄4號,專門拜訪一位醫學院的校長,希望他能夠離開上海,去台,去香港由他選擇。
這位校長就是顏福慶。
在這關鍵時刻,顏福慶選擇留下來,拒絕蔣介石的誠意,等待共產黨的到來。
應該要說『毛公請客』了。
在文革浩劫來臨后,顏福慶卻被扣上「賣國賊」「洋武訓」的帽子,在耗盡半生心血、由他一手創建的校園裡,84歲高齡的老人被拉去游斗,時不時受到唾沫侮辱和拳腳相加。
顏福慶多次遭受批鬥,他頭上被扣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祖師爺」的超高紙帽,胸前掛上「我是混蛋」紙牌;顏福慶被迫左手拿一隻破鐵皮畚箕,右手執一短棒,在他創立起來的校園裡邊走邊敲,口裡還不斷地喊叫:「我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我是醫務界反動權威的祖師爺」、「我是牛鬼蛇神」等口號,緊跟在他後面的有七、八個教授,同樣也是戴高帽、敲畚箕、喊罵著自己。顏福慶在批鬥會上和游斗途中,不時受到拳打腳踢;有一次,有人把寫大字報用的墨汁澆在他頭上,頓時墨汁流淌淋到他身上,連鞋襪都是墨跡斑斑……
批鬥結束,回到家中,兒孫們想找些話安慰他,他卻擺擺手道:「不必把這些事放在心上。」
1968年後,顏福慶身體每況愈下,一天肺氣腫複發,家人用藤椅將其抬到中山醫院急診室。
然而令人無比寒心的是,工宣隊拒絕為顏福慶治療,最後只開了葯打發他離開。
家屬要求給呼吸困難的老人吸點氧,遭到了院方的冰冷拒絕。
這時顏福慶嘆了口氣,對兒孫說:「我們回家吧…」話音未落,緊閉的雙眼流下眼淚。
不久,他被趕出自己的住所,住進與上海醫學院一牆之隔的小樓。
1970年11月29日上午,坐在家中的顏福慶也倒了下去。家裡人問他說:「不舒服嗎?」老人搖了搖頭。「要不要去醫院?」還是搖頭。誰能想到,這個一生為中國醫療事業奔走的老人,在這個問題面前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再問,老人沒有了反應,一代醫界巨星,就此隕落…
1956年1月,毛澤東在北京宴請全國知識界知名人士,顏福慶坐在毛澤東左邊。毛澤東進入宴會廳,剛落座就對顏福慶說,「30年前,在湖南湘雅醫學院我就認識你了。」
「當時你是一個知名大學校長,我是一個無名小卒。」毛澤東笑道。
原來,那天是下著瓢潑大雨,顏福慶正在辦公室,助手進來說:「有一位青年求見,他的妻子剛生下孩子就得了婦科病,希望能免費住院,他窮,沒有錢。」
時任湘雅醫學院院長、湘雅醫院副院長的顏福慶說,「讓他進來吧。」
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年輕男性走進來,訴說了事情經過,懇求醫院能夠免費讓他妻子入住看病。
顏福慶當場同意免費住院。就這樣,這個青年人的妻子馬上住進了醫院,很快就恢復了健康。這個年青人就是毛澤東,他的妻子就是楊開慧。
中國人說『知恩必報』。顏福慶的最後的結局,應該就是『毛公請客』的結果了。
再看一些不接受『蔣公請客』,而赴毛公宴會的知識分子的下場。
胡思杜,胡適幼子。北京淪陷前夕,蔣介石派專機接胡適,胡思杜不願隨行,說:「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他們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1950年,胡思杜發
表《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罵胡適是「帝國主義走狗及人民公敵」。1957年,胡思杜被劃為右派,「畏罪上吊自殺」。胡適直到1962年病逝也不知其子
已先他而去。
劉盼遂,北師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古典文獻學家、語言學家。1925年,清華國學研究院第一屆招生,以一甲名次考入,師從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1928年畢業后執教於北京女師、清華大學、燕京、輔仁大學。46年起任北師大教授。1966年8月被紅衛兵打死。
潛艇專家、船舶工程專家王榮璸,第一代潛艇研發核心,曾在英德美三國學習,1949年積极參加「反搬運反疏散反破壞」鬥爭,留住了許多本想前往台灣的技術人員,1969年被打為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美蘇雙重特務,關入牛棚,遭殘酷批鬥和抄家。1938年冒生命危險從德國帶回國的潛艇資料底片也被抄走遺失。
蕭光琰,化學家。建國后最早從事石油化學研究的科學家。他1920年就移居美國,讀了博士並工作。1949年,他花幾千美元購買翻印器材,花一年時間蒐
集、翻印和整理他認為祖國需要的資料,然後幾經波折回到國內,在文革中被關押,遭遇日以即夜的殘酷毆打和侮辱,后自殺身亡。三天後,其妻子和15歲的女兒自殺。
董鐵寶,力學家、計算數學家,中國計算機研製和斷裂力學研究的先驅之一。抗日時曾冒著日軍轟炸參加搶修滇
緬公路橋樑,1945年赴美獲博士學位,后參與第一代電子計算機eniac的設計編程。1956年放棄一切,繞道歐洲,花費三個月輾轉回國,任教北大,在 1968年清階運動中被指控為特務,隔離審查,上吊身亡。
周壽憲,1951年26歲時在美國獲博士學位,並留美從事研究工作,1955年衝破阻撓回國,任職於清華,參與籌建計算機專業,是中國計算機科學的創建人
之一。文革中被送到江西鯉魚洲清華五七幹校,被長期摧殘後患上精神病,但軍宣隊員說他是裝的,常拳打腳踢謾罵侮辱,后因病情嚴重送回北京,1976年跳樓自殺。
虞光裕,中國航空科學元勛,曾在美國和英國飛機工廠從事設計工作。1949年拒絕赴台,輾轉香港和南朝鮮,歷時三個月艱難回國。1956年成功主持研製中
國第一台噴氣發動機,並主持建設中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試驗基地。文革遭迫害,在車間勞改,拆卸舊鍋爐時被跌落的通風管道砸死。
董堅毅,哈佛大學博士,52年回國,55年支援大西北。57年被定為右派送夾邊溝勞教。60年飢荒襲來,董亦不能倖免。其妻顧曉穎(也為留美生)來探視,待尋得其遺體時,周身皮肉已被割食一空,僅剩頭顱掛在骨架之上。
太多了,僅舉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