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這樣吃飯,複課復你個大頭鬼啊
有人說,讓學生這樣吃飯,複課,復你個大頭鬼啊。
學校複課之後,用餐如何解決,我們就看到了各種奇葩。
圖一,這是某地小學。在教室里用餐。同桌兩人,一人大快朵頤,一人戴緊口罩。請問,這是有效的防疫措施嗎?先看這幾位小男生,目不忍視,估計也是口水直流。這合適嗎?此外,想問的是,校方難道就沒有一點預防新冠的基本常識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用這樣的形式主義用餐大法,除了折騰咱們的孩子,真的會有效果嗎?
圖二,這應該是初高中的用餐場面。孩子們或蹲或坐在露天的廣場用餐。這哪是學生啊,分明這是難民。
圖三,還是難民。
圖四,這是災民。接受了賑災的食物,勉強糊口。
更多圖片不再一一點評。我就想問一句,置我們的孩子以如此之境地,顯然教育部門沒有做好複課準備,那又何必急於一時?
我們說,教育首先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吃不好飯,何來身體健康?製造恐慌氣氛,又何來心理健康?
當然不會有萬全之策。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是最重要的嗎?孩子的安全,比天大。在有效的措施出來之前,緩一步再複課,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的家長老師,乃至教育行政部門,不知道哪裡來的那麼一種焦慮,只擔心孩子們荒廢學業,荒廢人生。可我要說,人生漫長,荒廢個一年半載的,有什麼了不起。再說了,這幾個月沒上學,你們不是準備了「精彩」(神經)的網課嗎?這會兒,怎麼又對網課沒信心了?
說實話吧,20歲之前的人生,都是可以用來荒廢的。只要安然成長,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靈,什麼時候都可以重新出發。
以及,即便真的要複課復學,那也行,那就索性正常化,別一驚一乍的,盡搞形式主義,現在草木皆兵,搞得像一場鬧劇,而又沒有任何事實上的阻斷疫情傳播的可能,完全是瞎忙,是折磨咱們的孩子呢。
說實話,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沒那麼重要。這次疫情就是一個明證。不上學,孩子們不照樣在成長嗎?甚至成長得更好。讀書看電影,上網聽各種課程,乃至玩遊戲做運動撒野發獃,孩子們獲得了比在學校多得多的成長機會——因為在學校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刷題。這次疫情顯然揭露了一個可怕的真相:學校教育很多時候是在給孩子的人生添亂。
比如說吧,「網課」全面鋪開之前,大家也是宅家躲疫情,孩子跟蟄居的爹媽和平相處,母慈子孝,歲月靜好。奈何哪個腦子秀逗了大佬說了要上網課,於是全民網課,一瞬間煙熏火燎,雞飛狗跳,回首往事,家已不家。這種一刀切的全民「網課」,起到的作用壞透了。
當然,我也知道,教育部門有壓力。教育決策部門的壓力來自家長,太多家長期盼著萬獸歸籠了。而我想不明白的是這些家長,相比於孩子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你就那麼無能,不能跟自己的孩子相處嗎?我同時也奉勸這些家長想一想,多考慮考慮自己的問題,少指責孩子,更別推卸自己作為孩子監護人的責任,而把孩子往外一推完事。
現在,雖說國內疫情有好轉的苗頭,但總體情況疫情尚不穩定,時不時還是會傳來一些令人憂心的消息。妥妥的,暫時按兵不動,再等一等,看看疫情的發展,再做定奪。這才是對孩子對家長最大的負責。
而在這波複課復學潮中,最令人無語的是某些地方的形式主義。措施不可謂不多,規矩不可謂不繁複。比如,要求孩子上下學,都由家長私家車接送。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到校門口需要換衣服……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而在這些規矩中,我看到的,只是不斷給孩子和家長增加麻煩,施加壓力。歸根到底目的何在?無非是教育主管部門推卸責任。因為都是做給上級看的,萬一有事,您瞧,我這措施已經萬全了呀!先把自己的責任輕輕諉卸。
最令人生氣的就是這種形式主義。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們的生命安全,而是如何不讓自己牽涉其中。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