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洋躍進坑害了中國所有的製造企業

作者:bobzhou  於 2018-8-31 20: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洋躍進坑害了中國所有的製造企業

 

中美貿易戰,美國為了徹底打垮中國製造業,特朗普揮舞起貿易戰的大棒,目的就是不準中國製造業緩過神來再掀起

 

其實,中國的製造企業經過40年經濟躍進挖九個大坑,能活下來的製造企業可謂九死一生。

 

就讓我們從40年考察中國製造的衰落軌跡。

 

一、850億美元洋躍進

 

中國經濟危機的源頭是一場850億美元的洋躍進豪賭。

 

毛澤東逝世后,有人就說毛澤東經濟發展太慢了,要加經濟發展,要大力引進外資。

 

1977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還有9億多美元,7月份國家計委提出,今後八年花費65億美元從國外進口技術設備,重點發展石油化學工業。

 

政治局討論時,大人提出可以花100億美元進口設備,提高中國石油、煤炭和輕工業產量,以賺取更多外匯。8月,國家計委將進口項目提高到150億美元規模。

 

1978年6月份,政治局再次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大人說:同國外做生意,搞買賣,搞大一點,什麼150億,搞它500億。500億美元的規模。7月上旬,國家計委初步整理,匯總了一個850億美元的方案,其中400億引進外資。

 

當時的外匯儲備只有9億多美元,一下子舉債近百倍,當然無法承受,問題很快出現。為了控制宏觀經濟的嚴重混亂局面,壓縮投資金額。1980年中央一下子停建緩建了400多個大中型項目,1981年又停緩建了22個大型項目。其中就包括上海寶鋼、十堰二汽、大慶30萬噸乙烯等戰略工程。盲目貪大求洋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危害,導致汽車、電子、航空等戰略產業難以發展。像上海的運10飛機,在研製15年後最終流產。北京電子管廠(現在的京東方),想上馬液晶項目,也因為缺乏國家投資而流產。更嚴重的危機還在後面。

 

二、印鈔票、漲物價

 

850億美元的洋躍進帶來財政的危機。政府的財政危機向老百姓轉嫁,就印鈔票和抬高物價。

 

不要以為印鈔票和漲物價是近幾年的事。實際情況是1978年就開始了。近幾年還在印,是因為要平穩落地,也就是軟著陸,就很要印下去,創造一個時間的緩衝,否則就是硬著陸,還沒有能力和時間處置這場危機。

 

1978年中國的財政收入為1132億元,光是一個上海寶鋼項目就要投資300億元,根本不是中國國力所能負擔的。沒錢怎麼辦?開動印鈔機!1979年中國人民銀行增加了50億元人民幣的供應量。同時期,為了體現改革開放的好處,中央開始給工人漲工資、提高糧食收購價,給老革命家們蓋別墅、換進口小轎車,提高福利待遇。

 

1979年全國在建的大中型項目有1100多個,財政赤字170.6億元。1980年又新增了1100多項,財政赤字127億元。上述項目全部建成,還需要投資1300億元。為了彌補財政虧空,1980年央行又增印了78.5億元鈔票。從此,印鈔票如同吸毒上癮一般,成為中國經濟毒瘤。1978年中國全社會的流通現金僅有229.59億元,到1985年已經暴增至839億元。光是1984年的鈔票供應增幅,就高達驚人的39%。連年狂印鈔票引發惡性通貨膨脹。許多物價都至少翻番,高檔煙酒等民用消費品價格,甚至直接上漲10倍,以致一些城市出現了「搶購囤積風潮」。到現在中國物價比40年前高漲了100多倍。

 

印鈔票和漲物價就像吸食鴉片一發而不可收,此後一直延續,越印越多,越漲越高。

(此處為公眾號自帶廣告)

三、撥改貸抽干企業血液

 

洋躍進的危機延伸到企業。洋躍進造成巨大財政虧空,政府開始對企業下手,把財政危機轉嫁到企業身上。

 

1984年,為扭轉財政虧空局面,盲目實行「撥改貸」政策。以往國有企業從政府財政獲得撥款,作為工廠流動資金或技術改造經費。企業盈利后將利潤上繳國家財政。這樣形成良性循環。撥改貸將政府財政撥款,改為企業向銀行貸款,還要支付高額利息。而另一頭,企業的利潤照樣要上交財政。這樣政府不僅不投一分錢,反而像從前一樣,抽走企業的大部分收入,導致國有企業迅速陷入虧損困境。

 

正是由於「撥改貸」,使得中國工業遭到致命打擊。企業只顧引進外國設備,以儘快投產盈利,缺少科研資金對外國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在文革時期,中國科研投入佔GDP的2.32%,與英法德等發達國家相當(2003年世界平均值也僅有2.2%)。比如到1980年代,正是電子產業興起的關鍵時期,歐美國家和日本、韓國、台灣紛紛加大對電子產業的科研投入。而中國卻在大規模壓縮科研經費投入。1984年以後,由於「撥改貸」造成的困境,使中國企業基本無力進行研發,科研經費佔GDP比值驟然降到0.6%以下。中國電子工業徹底垮了。

 

比如像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企業——上海元件五廠。1980年利潤高達2070萬元,職工人均利潤1.5萬元。即使是1985年,上海元件五廠的產值仍然高達6713.1萬元,利潤達1261.4萬元。然而到了1990年,上海元件五廠產值下降至1496萬元,利潤竟然僅有2.47萬元,全廠1439人,人均利潤僅有區區17.16元。熬了沒幾年,這家風光了三十年的中國半導體器件龍頭企業,就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破產倒閉了。

 

四、中央權力下放,全國瘋狂引進落後淘汰技術

 

洋躍進也讓以前的企業管理體制失靈,中央政府卸包袱下放權力。

 

1978年的850億美元洋躍進是中央政府的成果,然而80年代地方政府又掀起了更加瘋狂的洋躍進,瘋狂引進落後淘汰設備和技術。

 

以電子工業為例。1982年,組建電子工業部,主管全國電子工業。該部門繼承了毛時代組建的2500多家科研院所和電子工廠,下屬職工總數達100多萬人,主要研製通信、雷達、電視、計算機、無線電、元器件等設備。產業結構完備程度,僅有美國、蘇聯可以相比。光是電子工業部下轄的專業電子研究所就有上百家。然而在80年代初,由於中央政府全面停止對電子工業投資,各電子企業要自己去市場找資源。於是中國電子工業的技術升級全面停止,與美國、日本的技術差距迅速拉大。甚至被80年代加大電子投資的韓國、台灣徹底甩開。

 

1982年,中國國務院成立了「電子計算機和大型集成電路領導小組辦公室。1984年至1990年,中國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大學,紛紛從國外引進淘汰的落後晶圓生產線,前後總計達到33條,按照每座300-600萬美元估算,總計花費1.5億美元左右。這33條晶圓生產線,多數根本沒有商業價值。造成這一亂象的根本原因,是電子工業部,將絕大多數國有電子企業的管理權,甩給省市地方政府,又缺乏制定執行產業規劃的政策權力。出現了全國瘋狂引進落後技術的奇怪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80年代開始,國有企業貪污腐敗加劇,借著進口項目的名義,領導幹部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出國考察機會。

 

為了治理散亂差問題,1986年電子工業部在廈門,舉辦集成電路戰略研討會,提出「531戰略」。即「普及5微米技術、研發3微米技術,攻關1微米技術」,並落實南北兩個微電子基地。南方集中在江浙滬,北方集中在北京。1988年至1995年,在政策扶持下,中國誕生了五家具有規模的國有半導體企業:江蘇無錫華晶電子(原無錫742廠與永川半導體研究所合併)、浙江紹興華越微電子(1988年設立中國第一座4英寸晶圓廠)、上海貝嶺微電子、上海飛利浦半導體(1991年設中國第一座5英寸晶圓廠)、和北京首鋼NEC(1995年設中國第一座6英寸晶圓廠)。

 

1990年8月,國務院決定在八五計劃(1990-1995),半導體技術達到1微米製程,決定啟動「九0八工程」,總投資20億元。其中15億元用在無錫華晶電子,建設月產能1.2萬片的6英寸晶圓廠。由於官僚體系拖延,九0八工程光是經費審批就花了兩年時間。然後從美國AT&T(朗訊)引進0.9微米製程,又花了三年時間。前後拖延五年時間,建廠再花三年,導致1998年無錫華晶電子投產即落後(月產能僅6000片),華晶還要為此承擔沉重的利息支出壓力,後來不得不甩給了台灣人經營。與無錫華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90年新加坡政府投資特許半導體,只用2年建成,第三年投產,到1998年收回全部投資。

 

五、市場換丟技術衝擊中國企業

 

放棄毛澤東堅持多年的獨立自主,無底線地開放市場引進外資,當然受到人們的質疑,洋躍進的口號之一是以市場換技術,對中國企業和經濟的衝擊是根本性的。

 

現在的的資料都證明毛澤東時代中國已經年產轎車19萬輛。這個數據不高,但當時的韓國就沒有什麼汽車,現在就已經是世界第四。而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的典型就是汽車產業,被 吳建民這些人天天津津樂道。可是當今天中國汽車每年2500萬輛的時候,我們卻看不到中國汽車了。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一的汽車銷售大國,但卻是以比國外高三到五倍的價格買外國公司在中國組裝的汽車。

 

汽車開放市場並沒有換來技術,市場全部淪陷,產業全部淪陷。

 

還是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

 

1996年7月,西方33個國家正式簽訂《瓦森納協定》,民用技術控制清單包括:電子器件、計算機、感測器等九大類。軍用技術控制清單包括22大類。中國同樣處於被禁運國家之列。

 

在各方面嚴防死守下,中國企業要想獲得先進技術,就變得非常困難。而外國企業則憑藉掌握的先進技術,在中國市場予取予求,佔盡便宜。

 

1990年,中國大幅降低關稅、取消計算機產品進出口批文、開放了國內電腦市場。頃刻間,國外的286、386電腦如潮水般湧入,長城、浪潮、聯想等國內公司潰不成軍。1991年由美國英特爾和AMD,掀起的「黑色降價風暴」,更是讓中國計算機產業雪上加霜。由於絕大多數整機企業,積壓了高價買進的晶元,從而背上巨額虧損的包袱,一家家電腦整機廠商,前赴後繼般悲壯地倒在了血雨腥風之中。長城、浪潮和聯想也都元氣大傷。在微電子集成電路方面,國內企業繼80年代中後期陸續虧損后,90年代紛紛倒閉,國內集成電路工業,逐步變為三資企業為主的局面。據專家估計, 到1990年代末,中國微電子科技水平,與國外的差距至少是10年。

 

六、工人下崗企業失根基

 

40年前,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分田單幹開始的。借鑒農村改革,80年代中後期城市企業開始搞廠長承包制,但效果不佳。因為城市工人是一支組織性很強的隊伍,他們認為是黨全心全意依靠的隊伍,是工廠的主人,不像農民那樣隨意改革。承受著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政府的索求加大,國有企業普遍陷入 困境,1992年起開始「砸三鐵」,大規模工人下崗運動出現了。對於這場國企改革從一開始就充滿爭議,工人要求企業工人選廠長,而政府要把企業握在自已手裡,派廠長還要承包,對立很大。工人下崗被說成是減員增效,但主要是消除改革的阻力,工人都下崗離廠了,就沒人阻止改革了,政府想賣就賣,想改就改。但對中國企業的傷害就是根本性的,這些工人是30多年積累起來中國工業化的基本資源。建國前,中國文盲率高達80%以上,積累起這樣一隻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是多麼不容易,可一夜被下崗,企業沒了工人還能做出好產品?改革者們天真的認為,把進城打工的農民安排到生產線上,工廠立即開工生產,生產效率立即提高。可事實是產品立即做不出來,做出來的產品質量下降,企業失去了根本的基礎,更別談什麼技術創新發展,朝夕不保,還有什麼未來?企業既不是一包就靈,也不是一砸就活,最後只好一賣了之,一死了之。

 

到1997年,中國經濟瀕臨崩潰,全國幾十萬家國有企業破產倒閉,全國下崗失業工人超過4000萬人。連小小一個台灣省的GDP,都幾乎達到了整個中國的一半。

 

七、國家科技人才自生自滅

 

工人下崗了,哪么科技和技術人員呢?

 

現在我們知道,1972年中國的屠呦呦研製出了青蒿素有效地解決了世界難題瘧疾病,國外實現了產業化,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可這在此之前,中國誰知道有個屠呦呦和青蒿素,國外引進中國技術產業化,而中國卻根本不予重視,甚至給予鄙視。屠 呦呦連個院士也評不上,原因之一是沒有外國學歷。

 

中國有多少毛澤東時代的科技被丟棄,有多少科技人員被埋沒?

 

今天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大的困難是科技人才缺乏。而曾經何時,中國也曾經人才輩出。

 

1958年9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室,王守覺等人,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批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頻率達到150MHz。后在中科院109廠批量生產,為中科院計算所研製的109乙型晶體管計算機(浮點32二進位位、每秒6萬次),提供了12個品種、14.5萬多隻鍺晶體。后又為計算所研製的109丙型計算機,提供了大量晶體管元器件。109丙機字長48位,平均運算速度每秒11.5萬次。該機共生產兩台,為用戶運行了15年,在我國核武器研製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5年,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與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元件五廠等單位合作,開始研製655型數字集成電路大型計算機,由陳仁甫副研究員主持,重點攻克TTL集成電路。1969年在上海無線電十三廠投產,定名TQ-6型計算機,每秒運算100萬次,配備磁碟操作系統,語言編譯程序。

 

1971年,上海復旦大學自主研製的719計算機,由王世業、顧芝祥、陳志剛等人參與研製。1975年復旦大學研製FD-753計算機。經過反覆研究討論,結合那時美國IBM360/370、歐洲TSS、日本FACOM等計算機系統和我國DJS-260、北大150等計算機系統,最終確定753計算機系統的主要研製目標是:具有處理速度浮點運算200萬次以上的主機系統;實現分時計算機系統;多進程分層管理的微內核操作系統。

 

1979年上海元件五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聯合仿製(逆向工程)成功8080八位微處理器(編號5G8080)。8080為美國英特爾公司在1974年推出的第二款CPU處理器,集成6000隻晶體管,每秒運算29萬次。自1975年第一台個人電腦誕生以後,8080晶元幫助英特爾在幾年後佔據了電腦晶元的霸主地位。德國西門子仿製出8080晶元是在1980年10月(Siemens SAB 8080A-C),比中國還晚一年。日本也仿製過8080晶元。

 

1980年,日本代表團在上海訪問,上海當年的電子工業擁有良好產業基礎。上海冶金研究所研製的離子注入機,還曾出口日本。而短短十年之後,上海電子工業全面破產倒閉。誰該承擔這一歷史罪責?

 

1989年4月30日,台灣省新竹科技園區,台積電早期的廠房。當台灣人砸重金介入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的時候。中國曆時30年間積累起來的集成電路科研力量,在「改革開放」的所謂「春風」里土崩瓦解。大批科研人員任其自生自滅。

 

八、崇洋媚外壓制本土企業

 

這些年不斷看到政府代表團到深圳和海外招商引資,我就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當地的企業呢?

 

本土企業基本消滅了,各地政府就希望國外投資者來建廠創造GDP。

看到一個數據,中國43個重要產業 外資控制。

 

看起來政府是市場經濟不對中國本土企業進行投資讓利,但卻對國外公司花大本錢投資。

比如,在中國本土電子企業土崩瓦解之時,中國政府卻在大力扶持國外企業。

 

2012年1月,韓國政府審批通過三星在華設廠項目。2012年4月2日,韓國三星電子宣布在中國西安,建設快閃記憶體晶元廠。項目一期投資將達70億美元,若三期投資順利完成,總投資約為300億美元。西安市為此項目提供了巨額補貼,包括:一、韓國三星需要的130萬平方米廠房,由西安市建設,並免費提供1500畝土地。二、西安市每年向三星補貼水、電、綠化、物流費用5億元。三、西安市財政對投資額進行30%的補貼。四、西安市對所得稅徵收,進行前十年全免,后十年半額徵收。同時,西安市還承諾,將為項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總的補貼金額保守估計在300億元以上。

 

面對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苛刻索價,西安市竟然全盤接受。三星西安項目,選址在西安市安區五星和興隆街道,佔地9.4平方公里,15個村莊3000多戶農民被迫拆遷改造,引發群眾抗議。為了調解征地拆遷矛盾,西安市乾脆派了一批幹部吃住在農村,專門解決拆遷問題。

 

西安市這種只要面子不要裡子的招商方式,實際是用中國土地、中國資金、中國工人,來補貼服務外國企業,幫助它們佔領中國市場,壓制中國本土企業發展。這在其他國家是極其滑稽的行為。也無怪乎北京、重慶不要這種項目。

 

三十年來,看看中國盡數破產倒閉的本土電子企業,再看看各省政府,花費巨額資金,補貼扶植的無錫海力士、西安三星、大連英特爾、南京台積電,不禁令人感嘆。

 

九、政府房地產運動

 

這40年,政府機構大躍進,官員公務員達到史無前列的膨脹。這麼多官員公務員需要花錢養,聰明的中國官員發現了房地產。

 

中國企業開始了「退二進三」的改革,企業把城市的廠房土地賣給政府,政府用來搞房地產,有的企業就在城外在給一塊地建廠,有的工廠直接解散,賣地的錢給工人一些補償,城裡的工人不可能隨廠搬遷。

 

比如,中國最大電子基地北京酒仙橋就變成了現代藝術產業基地893,北京、天津、上海等老工業基地就這樣被 徹底消滅剷除了,被高樓大廈升級換代了。

 

請問,北京、上海、天津等當年名牌成堆的城市還有什麼工業名牌產品,可能就剩下房地產。

 

接下來,政府城市運營和城市化,直接接管經濟獲取財政,政府成了一個權力公司,他們發現不需要企業了,企業成了累贅。賣一塊地就賺幾億、十幾億,並且是無本生意,多少個企業才賺到這麼多錢,要企業幹什麼用呢?企業就這麼被 政府拋棄了,是生是死隨你去,只要有房地產政府官員們活得很瀟灑。

 

中國這一場長達十年浩大無比的房地產運動伴隨著城市化和金融化,將中國變成了一個偌大的工地,演變成全民炒房,可快說將中國實體經濟衝擊得所剩無幾。

 

2016年中央去庫存,地方政府賣地3.2萬億元,2017年房住不炒,地方政府更是炒賣土地5.4萬億。今年第一季度賣地1.3萬億,再增長42%。

 

不得不逼中央下決心出手嚴格監管地方債和銀行,嚴控資金進入房地產,防範重大風險。

 

可以說,地方政府、房地產、金融聯合謀殺了中國企業!

 

因此,在最近政治局的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舉起振興實體經濟的旗幟:「一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又重新認識企業和實體經濟。

 

但是歷史的大坑是難以在一朝一夕填平的,何況權貴們的挖掘機還在日夜轟鳴,他們要挖走最後一筆財富。

 

為了徹底打垮中國製造業,特朗普也揮舞起了貿易戰的大棒,他們不準中國製造業緩過神來。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3: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