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牛變成火柴』和『樓變成床』就是反動政府和英明領導的區別

作者:bobzhou  於 2018-7-21 21: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共產黨罵國民黨最動人的宣傳;國民黨時代,老百姓可以買一頭牛的錢,幾年後只能夠買一根火柴了,這樣的政府還不應該打倒嗎。

 

那麼,共產黨領導下,老百姓44年前的一張存單,當年可以買一棟樓,現在取出來,一棟樓買不成功了,只能夠買一張床了。睡在這床上,老百姓還不應該擁護這政府嗎。

 

近日有新聞中說:在44年前的1973年,廈門陳女士家在當地的銀行存入了1200元錢。這1200元在當時的中國可是一筆巨款吶不僅相當於當時月薪25元的普通幹部4年的工資、日工值0.08元的成年農民41年半的工分,而且在當時可以蓋一棟樓!可是現在呢,陳女士費盡周折終於取出來了,可萬萬沒想到連本帶息只拿到了2684元,僅僅能夠買一張普通的床!這真叫個「悲喜交加」呀,又讓當初想增值保值的陳家人情何以堪?

那麼,這「一棟樓」究竟是如何變成「一張床」的?這個「魔術」又是如何實現的?

其實,這「一棟樓變成一張床」的過程,正是幾十年來中國貨幣貶值過程的一個真實寫照。

 

44年前,大米是0.13元/斤、豬肉是0.7元/斤,一家人一天有1元的伙食就很不錯了……但其實在這幾十年物價的上漲中,日常生活用品的上漲比起房價、學費和醫藥費的上漲來都是小巫見大巫,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而在我們每個家庭的消費支出中,日常生活的消費比起買房、看病和學費來,也只是佔一個極小的部分。

 

換言之,如果談貨幣貶值,只拿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食品)來比較是片面的,但如果只拿買房、看病和學費等來比較呢,似乎也有些偏頗。

 

那麼,究竟用什麼來比較才更接近中國真實的物價變動(通貨膨脹)情況呢?

 

其實,有一個方法既簡單又最準確,只是許多磚家不用,所以多數人就不知道。

 

啥方法呢?

 

其實它就藏在貨幣學派創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經典名言里:「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皆為一種貨幣現象。」

 

啥意思呢?說白一點就是:通貨膨脹(或貨幣貶值)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發生,其根本原因都與該國的貨幣發行量直接相關。再說直白點,就是鈔票發得太多了。

 

啥叫「多」?說白了,就是貨幣發行量超過了其經濟增長(專業術語叫M2>GDP),而且是超發得越多,貨幣貶值也就越多,通貨膨脹也就越厲害。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國的貨幣發行量來大致計算出該國的貨幣貶值了多少。而貨幣發行量,學術界通常都採用廣義貨幣發行量M2,我國央行平時公布的也正是M2。

 

下面我們就通過44年來我國貨幣發行量M2的變化,來看看44年前陳女士家的1200元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以及它是如何從「一棟樓變成一張床」的。

 

根據央行公布的歷史數據,1973年時中國的M2是870億人民幣(即0.087萬億),到2017年末是167.68萬億,44年間增長了約1926倍。

 

換言之,廈門陳女士家在1973年存錢時的1元相當於2017年她取錢時的1927元;44年前的月工資25元相當於2017年的48175元;44年前的1200元相當於2017年的2312400元——確確實實是一筆巨款!如果她能取出231.24萬元,現在也能蓋一棟二層小樓,可惜她取出的不是231.24萬元,而是2684元——憑空貶值了99.9%,只能夠買一張普通的床!是不是虧大了。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成都的湯玉蓮婆婆1977年存款400元(當時可買下一套小院),一忘就是33年,2010年發現后連本帶息取了835.82元,不夠買半瓶茅台(一處小院變成了半瓶酒)

 

這就是貨幣貶值。因為貨幣超發導致的貨幣貶值。

 

這就好比一杯牛奶(我們暫且把陳女士家1973年存入的1200元當作一杯牛奶),杯子的容積不變,牛奶是滿的,如果往裡邊沖入了1926倍的水,裡邊還有多少真奶?但如果你要再買回原來那麼多的真奶,就要多付出1926倍的價錢(假如這44年內牛奶的價格不變)!這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錢毛了」或「錢不是個錢了」。這也是為什麼業內人士都把央行投放貨幣叫作「放水」。但往杯子里放水后,雖然裡邊的牛奶溢出來了,不屬於你了,但它們其實並沒有憑空消失(因為物質不滅),而是流到別人接在下邊的杯子或盆子里去了。

 

由此可見,貨幣貶值並不意味著其代表的財富滅失了,它只是代表著財富的轉移。轉移到哪裡了?無非是兩個去處:一個是銀行本身,一個是貸款的個人或企業。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以陳女士家的存款為例:銀行本該為儲戶保值增值,儲戶把錢存在銀行的目的也是為了保值增值,如果真能保值的話,銀行在44年後起碼應該兌付給陳女士231.24萬元,但實際上卻只付給了她2684元,那剩下的230.97萬元哪裡去了?當然是銀行自己留下了;如果銀行當時將那1200元轉手貸給了某個人或企業,假定還款期限也是44年的話,那44年後這個貸款人或企業應該還款231.24萬元,但實際上它可能只還了陳女士取款2684元的2倍(因為有利息),即5368元(只是231.24萬元的0.2%),這就相當於是貸款人白用了44年!而如果貸款人到期賴賬不還,銀行當作壞賬註銷了呢,那貸款人就是白得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吳曉靈說「沒有那麼多壞賬,中國哪來那麼多富人」

 


 

那麼,我國銀行因處理註銷掉的呆壞賬或不良貸款究竟有多少?

 

有公開記載的至少有三次:一是1999-2006年對四大國有銀行「政策性剝離」1.4萬億;二是2006-2010年為了「配合股份制改制上市」和「向商業化轉型」再次「對四大行的不良貸款進行大規模剝離」約2萬億;三是2016年6月23日銀監會透露「過去三年商業銀行處置約2萬億不良貸款」

 

換言之,這三次大規模「剝離」壞賬約5.4萬億,按吳曉靈的說法,單這三次處理壞賬,理論上就能產生54000個億萬富翁!

 

可是,他們成了億萬富翁,誰來替他們買單的呢?當然是廣大儲戶了,其中就包括廈門陳女士這樣的儲戶。因為所謂「處理壞賬」,其實就是為他們「剝離」后再增發貨幣為他們注資,實際就是讓全民出份子錢為這幾大銀行堵窟窿。出了多少份子呢?5.4萬億,按13億人口計算就是人均4154元,三口之家就是12462元。

 

所以,貨幣貶值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財富轉移或再分配的過程,而且是從存款人的手裡轉移到了貸款人或銀行的手裡去了。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銀行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一個行業,貸款的人都成了富翁,只有存款人越存越窮,越存越買不起房。這都是源於貨幣貶值。所以才有經濟學家說,貨幣貶值的本質就是「殺貧濟富」——因為存款的一般都是窮人或普通人,而能貸到款的人都非富即貴,越貸越富,不富都難。這也是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中國產生了那麼多億萬富翁。

 

而貨幣之所以貶值,則是因為超發的貨幣太多了,44年間增長了1926倍(其實主要增長在後20年,詳見上圖右)。

 

那麼,什麼叫貨幣超發?怎麼才算沒有超發?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如果是處在經濟增長階段,就需要適當增發一些貨幣來保證貨幣供應,以促進經濟增長。啥叫「適當」呢?國際上有個公認的指標,即M2/GDP比值<0.7,大於0.7就是貨幣超發了,就會出現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就意味著財富開始非正常轉移了,這是不公平的,應該避免的,所以美國幾十年來這個比值一直都在0.6之下波動(見下圖左,2015年是0.65,這還是在發生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美國國會批准3次「量化寬鬆」之後),而我國早就超過2了(2017年是2.03),這就是貨幣超發很嚴重了。

 

那麼,究竟超發了多少呢?

 

根據公式M2/GDP<0.7, 2017年末,我國的GDP是82.71萬億,M2應該<57.9萬億,但實際上卻是167.68萬億,超發了109.78萬億,是GDP的1.33倍,M2/GDP=2.03。這就不是一般的超發了,貨幣怎能不貶值呢?

 

而我們知道,正常的經濟增長,M2/GDP比值應該<0.7,至少不能≥1,因為=1就意味著平均來說大家都白乾了,GDP白增長了;而>1就是平均來說大家都賠本了,GDP越增長,大家的生活就會越艱難,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再辛辛苦苦地忙活著掙錢也趕不上貨幣貶值來得快,你怎麼會感到不苦巴呢?

 


從上圖左你就可以發現:在1990年到2015年的這25年裡,是我國貨幣供應量增加越來越快的一個時期,而且M2增加的倍數是GDP增加倍數的3倍多,換句話說,GDP遠遠沒有跑過M2。反映在上圖中,就是GDP線跑在了M2線的下方(正常的經濟增長應該是相反),而且兩者之間的背離越來越嚴重,並呈加速之勢,反映在你的生活感受上,假如你的收入與GDP的增長同步增長的話,就是GDP不管怎麼增長你都隱隱感到自己的生活水平沒有起色,甚至有一種「掙得不如花得快」的緊迫感,因為GDP增長只有M2增長的1/3;而如果你的收入遠遠趕不上GDP的增長的話,那你就會明顯感到GDP越增長,你的生活越艱難。

 

而正常的經濟增長狀態反映在上圖中應該是GDP線在M2線的上方才對(見下圖中美國的M2和GDP走勢),至少這兩條線也應該是平行的,具體來說就是,如果GDP線在M2線的上方、你的收入又是與GDP的增長同步增長的話,那麼你會感到你的生活質量在改善,生活輕鬆而愜意;如果GDP線在M2線的下方,不管你怎麼努力、掙多少錢都會有一種生存的壓力感。

 

 


(注意中美兩國的GDP和M2走勢:美國是GDP線在M2線之上,而中國則相反)

 

上圖的信息量很大,你可要仔細看喲。看懂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美國的GDP增長率比我國低很多,美國人的生活卻很富足愜意。因為美國的GDP線一直是在M2線的上方,而且還相距很遠!而我們則完全相反。它同時也說明了美元為什麼比人民幣穩定、值錢,投資者為什麼通常都用美元作為避險工具。

 

從上圖還可以看出,中國的M2換算成美元已在2009年超過了美國的M2,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國,現在已是美國的近3倍,超過了美元+歐元的總和(究竟是誰在濫發貨幣已不言自明),而中國的GDP換算成美元卻只有美國的60%。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0: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