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香港人沒有眼光自討苦吃

作者:bobzhou  於 2017-10-12 22: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4評論

 

香港,昔日開放自由的香港,變得愚昧、封閉,正在走向沒落。

「香港問題」,看似是政治問題,其實這是香港人的落後意識造成的經濟問題。

 

1  縱觀香港1961-2016年,這幾十年的GDP增速,這艘巨輪從當年接近20%的年增速,如今跌落在2%-3%左右徘徊。如果我們把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放在一起對比,這種沉沒的落差感將更加凸出。16年前,香港的GDP總量是深圳的7倍,但今天,深圳幾乎逼平香港。甚至,如果深圳延續高增幅,2017年末,深圳經濟總量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香港怎麼了?這顆曾經是世界上最亮的東方之珠怎麼了?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我們仔細想一下,香港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間?就是49年-99年這黃金50年。

●1949年,大陸解放。來自上海等地的舊社會資本家大批湧入香港,為香港注入資本、勞動力,這是香港騰飛的基礎。

●50-60年代,西方開始封鎖中國。香港成為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香港成為大陸的另一個「廣州十三行」。

●60-70年代,日本、德國的產業開始轉移,香港以廉價勞動力和資本基礎,承接了大量的產業轉移,香港的製造業基礎這就有了。

●70年代之後,大陸大批量引進西方成套技術設備,這些技術設備全部通過香港轉口,天量的轉口貿易和配套的金融體系,讓香港迎來了最為黃金的10年發展期,奠定了香港成為世界級港口和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基礎。

這50年,香港背靠大陸這個天量的需求腹地,是「唯一窗口」、是「製造業中心」、是「轉口貿易中心」、是「金融中心」。

對,還是文化中心!TVB、四大天王、古惑仔、港式警匪電影、黃家駒、周星馳……這些文化符號如潮水一般湧入大陸,所到之處,山呼海嘯。

香港的黃金50年,是大陸封閉落後的50年,內地的跌宕史,恰恰就是香港的發家史。這50年,大陸之不幸,塑造了香港之大幸。

但大陸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之後,原有的世界秩序瞬間摧毀了。

製造業先逃跑。從香港跑到了土地、人力、管理(環保)、稅費等各項成本更低的廣東、福建東南沿海。

轉口貿易緊隨其後。中國加入WTO,上海、寧波、天津、廣州、大連等大型港口集體發力,全球來往貨櫃直接在內地靠岸。

再然後是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崛起的背後是物流中心、是轉口貿易、是龐大大陸市場的唯一出口。但如今,物流中心分散了、轉口貿易轉移了,上海自貿區出現了……

香港萎靡的10年,是大陸崛起的10年。香港的經濟問題不在香港,而在大陸。

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陸變得太行了!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

2

那些年,香港錯過的機會。

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製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網際網路科技。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裡誕生,遠沒有上市,Facebook、推特的影子在哪還不知道;國內的阿里、騰訊還都是10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只是長相奇醜的小夥子。當時的香港,軟體、技術、人才、資本,哪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網際網路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後來,董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晶元製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由頭堅決反對,又搞遊行。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晶元製造商。

再後來,董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體系。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啊,多好的條件。但是,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又成為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99年到05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網際網路中心、晶元製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把資本炒到天上,把房子炒成天價。所謂的自由金融貿易港,帶來了大量的熱錢過境,這些資本熱錢把經濟炒成了虛胖。

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沒有出路,充滿戾氣。金融、地產這兩項,無論哪個都不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能玩兒的,出頭無路、創業無門,年輕人就一股腦跑到大街上,把戾氣宣洩給曾經的「窮親戚」中國大陸。

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的宿敵就在香港內部,就在那些金融寡頭之間。

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10年。

3

深圳,香港錯過的,我全盤接收。

深圳的崛起,首先要感謝的是政策,其次就是香港。

80年代,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很快,深圳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但好日子很快過去,2000年之後,製造業又找到了更優質的轉移地——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

但深圳很快憑藉製造業轉移的原始財富積累,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科研創新、產業升級、中國矽谷。

那些年香港錯過了網際網路、基因生物、智能製造、轉運物流,都被河對岸的那個小漁村撿了起來。

於是成就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企業——

● 有市值近2800億美元,4萬名員工的網際網路企業騰訊;

● 有營收5000億人民幣,17萬名員工的科技公司華為;

● 有市值700億,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公司華大基因;

● 有市值1700億,22萬名員工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 還有市值3000億,擁有34萬名員工,14架貨機,16000台運輸車輛,12000個營業網點的巨無霸物流企業順豐速運……

甚至在老港玩兒得666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深圳也在奮起直追,平安、萬科、招商……

一個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9年後把產品做到全球70%以上的份額。對,這家公司就是大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公司在深圳,而不是在香港。

深圳通過高速、高鐵網路已經把東莞、惠州、香港、廣州、佛山、中山、珠海串聯成一個城市平台,這是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集群,這一個未來可以媲美舊金山、東京的世界級大灣區。

深圳是研發中心、總部基地;東莞憑藉全世界最成熟的產業工人,是製造中心;中山和惠州是零部件採購中心;廣州是分銷中心;鹽田港是貨櫃中心……

留給香港的只剩下上市融資中心,但卻不是唯一選擇,上海、深圳都可以替代!

而河對岸的香港呢?

「皿煮」把自己塑造成孤立的金鐘罩,然後望著日漸崛起的河對岸那個小漁村,開始驚恐,之後愚蠢,怪政府、怪特首、怪李家、怪回歸,覺得這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放著70萬億的龐大市場不做,卻走上街頭,玩兒起了「政治正確」。

昔日封閉愚昧的大陸,變得開放、包容;

昔日開放自由的香港,變得愚昧、封閉。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白露為霜 2017-10-13 00:20
不太懂這個邏輯,如果說「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那「香港人沒有眼光自討苦吃」是如何說起?
回復 borninheaven 2017-10-13 01:08
白露為霜: 不太懂這個邏輯,如果說「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那「香港人沒有眼光自討苦吃」是如何說起?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無奈的香港人變得愚昧、封閉,正在走向沒落!如此一說通了?
回復 白露為霜 2017-10-13 01:21
borninheaven: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無奈的香港人變得愚昧、封閉,正在走向沒落!如此一說通了?
先說明這篇是轉載,不是樓主的問題。

既然是歷史必然,那不管港人是否變的愚昧或封閉,都是一樣走向沒落。這篇文的主題就是香港衰落是港人自己搞得,如果是這樣立題也行,就不要提歷史必然。
回復 borninheaven 2017-10-13 02:55
白露為霜: 先說明這篇是轉載,不是樓主的問題。

既然是歷史必然,那不管港人是否變的愚昧或封閉,都是一樣走向沒落。這篇文的主題就是香港衰落是港人自己搞得,如果是這樣
個人以為那是香港人的無奈情緒的發泄,沒啥錯對。歷史把香港這彈丸之地弄得如此輝煌, 不管是不是因為香港人的聰明才智,香港人的自豪感都是滿盆的,滿盆的就沒法再滿了
回復 隨意隨緣 2017-10-13 10:33
這篇文字寫的不錯,起碼在陳列事實得出結論。點贊一個。
回復 隨意隨緣 2017-10-13 10:45
白露為霜: 不太懂這個邏輯,如果說「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那「香港人沒有眼光自討苦吃」是如何說起?
你的問題也許分成兩部分,就清楚了。

1.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這是文章所說,香港崛起的條件,現在都1不存在了,大陸的崛起和開放,讓香港對大陸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小了。所以結論為「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2. 香港人沒有眼光自討苦吃:接上文,既然香港過去的路已經走不通了,當然應該轉型,而不是不回頭對吧。這其中就需要領導者的眼光。文章也提到幾個轉型思路,後來都沒有做成,可惜了。至於現在某些港人的怨天怨地,那當然是自討苦吃,連本來還行的零售業都搞的要倒了。
回復 白露為霜 2017-10-13 11:01
隨意隨緣: 你的問題也許分成兩部分,就清楚了。

1.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這是文章所說,香港崛起的條件,現在都1不存在了,大陸的崛起和開放,讓香港對大陸經濟的
你這個解釋也不能令人滿意。

如果香港可以通過轉型保持領先地位和繁榮,那麼就不是歷史必然。
回復 隨意隨緣 2017-10-13 14:17
白露為霜: 你這個解釋也不能令人滿意。

如果香港可以通過轉型保持領先地位和繁榮,那麼就不是歷史必然。
所以呢,香港就應該這個樣子。存在就是合理!   
回復 Sc2885375 2017-10-16 10:50
怎樣定義香港人?
無人機佔全球七成銷量的大疆國際是深圳公司,那幾位大老闆個個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或現職教授,創業也有香港科技大學的種子基金資助...
廣州富力地產的老闆李思廉是香港出生的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學1978年數學系畢業,最近更一口氣買下萬達地產數十億資產...他在大學時喜歡足球,所以現在名下也搞了一支國內的富力足球隊。
去年國內十大賣座電影,大部分都有香港資金或香港明星、幕後電影人的影子⋯⋯
就算Facebook和Skype ,未正式上市之前,李嘉城名下的創業基金已經是最早的一批投資者之一...李嘉城在廣東潮州出生,是香港人嗎?
馬雲、馬化騰、李寧....個個都是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有公司和房地產,是不是香港人?
國內的外來投資至今仍然是香港資金居首⋯⋯而香港人在內地消費仍然多過內地人在香港消費,是實實在在的統計資料。
2016年香港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8名,人均收入為42,096.88美元。是內地的五倍。
當然,山大必定多柴,如果只說經濟總量.....怎可說得清?
香港並不如媒體所形容那樣太悲觀!如果香港那麼慘情,為什麼現在還有那麼多國內孕婦千方百計去香港產子?(真是拚命的,平時潛伏,臨盆才急闖急症室,避免被遣返。)為什麼仍然那麼多小童長途跋涉每天由內地跨境去香港上學?說來這些人都真是很慘!
回復 ryu 2017-10-16 11:13
Sc2885375: 怎樣定義香港人?
無人機佔全球七成銷量的大疆國際是深圳公司,那幾位老闆個個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或教授,創業也有科技大學的種
750萬香港永久居民,香港卻發行了790萬張香港永久居民證。
所以說,香港永遠有希望。
回復 ryu 2017-10-16 11:14
bob兄,評論轉帖到Sc2885375 處了。
回復 Sc2885375 2017-10-16 11:36
萍果手機大部分都在中國生產,萍果手機是中國產品還是美國產品?
文中所說的國內港口,有哪個港口沒有李嘉城旗下公司的投資?
還有文中提到的順豐物流的大老闆也是香港人,他開始是從香港走水貨入大陸起家的⋯⋯
過去香港成功在於「積極的不干預」,私人的錢跟機會全世界走,百花齊放,早就不局限於一帶一路。文中卻認為是離開香港逃跑,為什麼不是擴大經營規模,不限於一城一地的格局?相對於香港商人,香港政府從來不是最聰明的,很多時候只是坐在那裡收稅。用計劃經濟的思維看或者指導「各自搵錢」的資本主義的香港,怪怪的。
回復 Sc2885375 2017-10-16 19:05
美國1990年代邀請深圳華大基因(唯一的國內科研機構被邀請)參與人類基因圖譜其中部分研究的"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那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合作的項目。前些時候國內總結近年科研成果,人類基因圖譜列為華大基因的成果之一,而且華大是詳細介紹中唯一列名的,其他參與者提都不提....國內資訊的不平衡可見一斑。
回復 Sc2885375 2017-10-16 19:25
[quote]ryu["750萬香港永久居民,香港卻發行了790萬張香港永久居民證。
所以說,香港永遠有希望。"
我會這樣說:如果香港仍然有今天的自由環境和私有財產的保護,香港仍然有希望。國內14億人中聰明的多的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