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人對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在黨的旗幟下》大做文章,要重建我們的社會共同體

作者:bobzhou  於 2017-8-6 01: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一路走來,人民軍隊緊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步伐,在戰鬥中成長,在繼承中創新,在建設中發展,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威懾和實戰能力不斷增強。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90年崢嶸歲月已經過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國際形勢前所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機遇期,強軍之路如何行進?強軍事業如何向前?

這是紀念建軍90周年的主題。習近平的講話就是紀念建軍90周年的核心內容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紀念建軍90周年的《在黨的旗幟下》文藝晚會發表了一系列奇談怪論;

《論持久戰》是毛主席的軍事名篇。但與其說這是一部軍事著作,不如說是一部哲學著作。

 許多人困惑於毛澤東主席並非科班出身,何以能夠成為超級軍事大師其實,答案也並不神秘。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熱切地希望他的成功經驗能夠和全國人民分享,於是發起了學哲學、用哲學運動,中華民族的思辨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木匠出身的李瑞環同志能夠寫出《學哲學,用哲學》就是證明。但八十年代以後,全民學哲學的努力被放棄,今天可謂形而上學猖獗,唯心主義橫行,令人一聲嘆息。『

回應現實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是晚會的另一個亮點。

 

情景舞蹈《狼牙山五壯士》,中國的歷史虛無主義陣營和反歷史虛無陣營發生了一次短兵相接,結果是歷史虛無主義陣營遭遇重挫,被磕掉了門牙,狼牙山五壯士因此具有了反擊歷史虛無主義的標誌性意義。這個節目是對這一意義重大的勝利的一次小小檢閱,也宣示了繼續戰鬥的決心。

《上甘嶺·我的祖國》過分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犧牲的慘重,卻沒有用相應的篇幅表現勝利的輝煌。抗美援朝的犧牲烈士是永遠值得尊重與懷念的,但只強調犧牲而不強調勝利,抗美援朝就會變成共和國歷史上的一道傷痕,烈士的犧牲也失去了意義,最重要的,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反而為否定抗美援朝的人留下了口實。

這台晚會的亮點還有很多,諸如終於尊重紅歌的原創歌詞,不再胡亂修改了,演唱時也不再刻意迴避包含「毛主席」、「毛委員」的段落了,這可以算是對民間反對纂改紅歌歌詞呼聲的一種積極回應。』

 『晚會上的毛澤東時代篇章,只要演唱的是當年創作的歌曲,其基調就是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充滿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信心,沒有悲悲切切。切換到八十年代篇章,從《邊關軍魂》、《再見吧,媽媽》開始,軍旅歌曲的調子就多愁善感了。

毛澤東時代,人生的意義在於為共同的偉大事業做貢獻,這種文化上的建構和現實中人民在經濟上、政治上不斷獲得解放,不斷獲得更多權利,整個社會構成一個命運攸關、利益攸關的共同體的事實結合在一起,獲得了全體人民的廣泛認同。

八十年代之後,這樣的文化結構和利益結構同時解體了。大家都各自追求先富起來,現世的、有限的「甜蜜的生活」(八十年代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因此具有了最高價值。在這樣的背景下,參軍、上前線,就具有了「我失去,別人獲得」的「奉獻」含義,是對個人幸福的一种放棄(而不是像毛澤東時代那樣,反而是獲得更大幸福的開始)。於是,傷感就開始了。

但八十年代註定是一個過渡階段。隨著市場化的深入,貧富分化日益加劇,「奉獻」變得無法理解,面對北京10萬元/平方米的房價,要求任何人犧牲聽起來都有點像忽悠傻小子。而沒有人願意犧牲,這個社會就變得非常危險了

今天,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人開始召喚「亮劍精神」、「血性」,試圖在男性的性別自我認同和對某種剛烈、赤誠忠義性格的自我期許的基礎上重建犧牲精神,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從長遠來看,犧牲精神的重建,仍然要靠重建毛澤東時代的利益結構和文化結構,重建我們的社會共同體。

 這些別有用心的人反對什麼,鼓吹什麼,一目了然。警惕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7-8-6 02:51
黃繼光撲碉堡保證大部隊獲得勝利,除非碉堡里噴出來的是豆子,花生米,這是兒戲。所以,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應當派員任舞台監督,並撤換所有道具,將真槍實彈搬上舞台,迫使演員去擋重機槍子彈,演出后按烈士待遇讓其家屬得益,需說明一點,收屍並非順利,血肉飛散至觀眾席第10排,這場戲根本沒得演完,連戲里的任務都完不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21: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