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電視辯論發生在196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由當時呼聲極高的副總統尼克松對戰肯尼迪,結果肯尼迪逆襲成功了,知道歷史都知道這一段。什麼情況呢?尼克松剛剛做完了膝蓋手術,當時坐也沒坐相,一臉胡茬子,掃眉耷眼的,肯尼迪呢,小夥子倍兒精神,倍兒帥,男神,就那種感覺。這兩個人呢,在這個電視上一出現一對比,尼克松輸定了。
經過這次辯論,總統候選人們見識了電視的威力,立馬就取消了電視轉播這個環節。十幾年後,隨著電視的普及,候選人不得不再次面對鏡頭,硬著頭皮在這個小盒子裡邊舌戰群儒。因此誕生了不少鎂光燈下的明星總統。1980年,演員出身的里根被主持人打斷發言時,發出了著名的吶喊。
里根:這麥克風我付錢了。
在1984年,里根再次在電視辯論中受益,當面對年紀太大的質疑時,他是這麼答的。
里根:我本不想在這用年齡做話題為了政治目的欺負我的對手缺乏經驗。
時光流逝,大家記住了電視辯論中頻繁看錶的老布希,胃酸倒流的柯林頓,頻繁失誤的小布希,屢被挑釁的奧巴馬。看似是美國總統成就了電視辯論,其實是電視辯論成就了美國總統啊。
沒有電視的時候啊,美國人用的是「廣播辯論」,小匣子,有這麼個故事,說1944年小羅斯福跟杜威競選32任總統的時候,那還是收音機時代,Radio,這倆人就要付錢買全國的時段進行辯論,羅斯福買了15分鐘,杜威一想,我也買15分鐘,我買他後面的15分鐘,我就先聽清楚他說的什麼,然後我就批判他。
結果到了辯論的當天,羅斯福咵咵咵一口氣,15分鐘啊,他講了14分鐘,剩下的1分鐘他不說話了,一點兒聲音都沒有了,大家抱著收音機琢磨,喲,這電台壞了,走吧,吃飯去吧。所以呢,當等到杜威開講的時候,已經沒有聽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