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證券市場掀起軒然大波的湖北藍田股份有限公司造假案法院判定,幫助其包裝上市的華倫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從藍田股份到億安科技,從秦豐農業到科龍電器,近年來,一批上市公司涉嫌財務造假醜聞陸續被曝光,而幕後總有一個「合謀者」的影子:大大小小的會計師事務所。
公司舞弊案「十假九同謀」是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涉嫌與上市公司合謀造假,早已是捅破的「窗戶紙」。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財務數據失真、會計處理不當、收入不實、虛增利潤等問題層出不窮。公司凈利潤應為負值,但在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之下,結果「盈利」的事情累見不鮮。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乃是會計師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操行底線。但現實中,為何屢屢上演「警察」與「大盜」沆瀣一氣的醜劇?
監管不嚴、有法不依。中國是100個賊里只能抓到一個,剩下99個都毫髮無傷。法規的虛置、監管的缺位,導致一些公司財務造假被發現成了「小概率」事件,所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審計報告視為常事。會計師事務所為一些公司出具的財務審計報告往往都是虛假。
懲戒不力、誠信缺失。雖然《證券法》、《註冊會計師法》禁止出具虛假審計報告,但相關法規不配套,民事賠償和刑事追究都存在法律適用問題,主要以行政處罰為主,通過司法途徑實現民事賠償的極少。比如湖北立華會計師事務所為湖北興化、活力28等5家上市公司編製「績優神話」、出具虛假業績報表,事後僅被兼并了事。
起訴不受理、受理不開庭、開庭不判決、判決不執行。此類怪現狀在銀廣夏、錦州港、東方電子等證券民事賠償案件中一再上演,而作為上市公司造假同謀的會計師事務所,更是逍遙法外,造假預期收益遠大於違法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的誠信,是信用社會的基礎。發達國家對會計師事務所誠信要求比一般公司要嚴格得多,對會計師事務所失信行為的懲戒更加嚴厲。
例如,美國安然事件不僅使公司前董事長肯尼斯·萊品嘗了共謀與欺詐等10項罪名,如果不是因為突然死於心臟病,他將因此獲得25至40年的監禁。
例如,兩家日本保險公司指控德勤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再保險公司進行違規會計操作、掩蓋負債情況,造成他們的經濟損失。結果,德勤支付了超過2.5億美元的賠償金,成為審計公司有史以來為訴訟和解付出的最昂貴的代價。
中國會計師事務所90%仍屬有限責任公司,即使被發現造假,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責任也以註冊資本為限。而國際通行的合夥制卻要求當事人承擔無限責任。只有充分利用經濟槓桿令造假者「賠到傾家蕩產」,加大過失成本,會計師事務所才會自我強化風險意識,謹慎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