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雙十節話蔣公

作者:bobzhou  於 2016-10-12 06: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雙十節話蔣公

對於蔣介石的衣、食、住、行,臺灣出版的有關蔣介石的傳記資料,眾口一詞,都稱蔣介石的生活水準還不如臺灣一個中等市民。下面是臺灣出版的有關蔣介石傳記資料的記載:

 

  吳一舟在《蔣總統行誼》一書中寫道:

 

  蔣「總統」在食的方面,「早晨喜愛吃稀飯,有時吃一碗湯,用點鹹菜。中晚兩餐只

 

有兩三樣小菜,平時在家宴客,總是很普通的四菜一湯,並不備酒。他每餐一小碗飯。招待外賓、記者或僑胞,通常都用簡單的茶點,很少舉行盛大的宴會」。吳稱蔣吃一小碗飯是在日本軍訓時養成的。「不飲茶,不吸煙,不喝酒和咖啡等刺激物品,數十年來如一日」。他稱蔣數十年來從未飲過一杯咖啡,喝過一杯酒或吸過一支煙。

 

  《偉大的總統——蔣公》一書的作者也說:

 

  「蔣總統每日用餐以青菜、豆腐等植物性食物為主,只求攝取營養,不求奢侈,不但煙酒無緣,連茶也不喝,經常飲白水」。他還引證國民黨元老吳鐵城的話說「蔣公平素生活上的享受,和苦行僧、清教徒無異」。

 

  很顯然,上述兩種說法在立場上是基本一致的,是在進一步神化其領袖。

 

  對於衣著方面,臺灣輿論說蔣介石不太講究,但特別注意整潔。他在接見外賓或遇有重大活動時總愛穿軍服或禮服,平時在家總喜歡穿中山服或長袍大褂。

 

  也有輿論說,蔣穿的衣服多為細軟舊衣。一件衣服,總要穿6—7年以上。他在重慶的一件舊黑披風,雖領口已破,也一直未制新的,照舊穿用。平時軍服三套,內衣和毛衣各兩套,多是補了再穿,不忍扔掉。

 

  上述說法確有其事,因為在慈湖靈樞暫厝處與「中正紀念館」,蔣的遺物都有展覽。但蔣介石在世時的揮霍無度又怎麼解釋呢?他在衣著方面的做法顯系是做給別人看的,這種說法並不為過。

 

  對於住的方面,臺灣輿論說蔣介石的住房很簡單,不追求豪華,除了必要的設備外,從沒有特殊要求。在蔣介石的住室內,往往掛兩幅肖像,一幅是孫中山像,一幅是耶穌像,室外

 

 

  還有輿論說,蔣介石到臺灣后,到處建行宮,勞民傷財。除了在草山即陽明山修建的士林官邸之外,還有以下一些官邸:

 

  慈湖官邸:位於臺北桃園縣大溪鎮東北角。因此地有一個較大的水面,經人工改造后,蔣介石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就改稱為「慈湖」。在湖畔四周栽種了許多花草樹木,並仿浙江奉化故鄉房屋式樣,興建了一排排平房。蔣介石與宋美齡每月來此都要小住幾天。蔣病逝后靈柩暫厝此地。

 

  角板山官邸:位於臺北桃園縣境內,距慈湖約10公里處。該地風景秀麗,古木參天,景色宜人。官邸就在角板山公園旁邊。

 

  涵碧樓官邸:位於臺中著名的日月潭風景區。早在日本統治時代,因多人至此游覽,日本人在那裡修建了許多招待所,涵碧樓就是其中之一。蔣介石夫婦來這里小住時,往往是有重大事情需要考慮決策。每逢國民黨中央召開全會、代表大會及「行政院」和臺灣「省政府」改組,各部、會人事更動等,蔣介石總是來此住上幾天。國際上發生與臺灣關聯的重大變故,有時也到此來考慮應對之策。

 

  西子湖官邸:位於高雄市內,以便蔣介石夫婦到臺南視察時休息住宿。高雄市政府為了討得蔣介石歡心,特在西子灣地區,種植花木,修整道路,改善衛生。

 

 

  蔣在臺灣時期,有一些事情頗為輿論所關註:

 

  特赦黃孝先案。黃孝先是原國民黨軍第7兵團中將司令黃百韜之子。黃百韜在淮海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擊斃后,其家眷撤退到臺。黃孝先在20歲左右時,曾和一位同學發生同性戀。黃氏后來認為他受了奇恥大辱,不堪被玩弄,遂將這位同學騙至臺中苗栗縣山上,乘其不備將其打死,然後企圖焚屍滅跡。后被人發現告當地警察機構。警方將黃予以逮捕交地方法院審理。因此一案件是臺灣刑法上規定的唯一死罪,所以很快被判處死刑。此案發生后,臺灣輿論大肆報道,致使臺島對此案討論頗為熱烈。在臺灣高等法院報請「最高法院」核復期間,有人認為黃父是黃百韜,是為「國」捐軀的「烈士」,要求蔣介石下令予以特赦。蔣介石得知此事後,遂下令特赦,將黃孝先由死刑判決改處無期徒刑。蔣此舉破壞了自己制定的「法律」,為世人所不敬。

 

  

  淘汰人力車。

 

國民黨退臺之初,臺灣的交通工具除了少量汽主少外,主要靠腳踏三輪車。因三輪車充斥臺北市和各都市,嚴重地影響了交通。蔣介石坐在汽車里,看到上述情況,指示有關單位限制三輪車發展。后來蔣得到報告,說香港、日本計程車頗為適宜臺北,又下令淘汰三輪車,發展計程車。因此事事體太大,需要從長籌劃,蔣介石看到淘汰三輪車方案遲遲未能通過,就在匯報會上大發脾氣,指令部下限期提出方案,並對收購三輪車價格與安置三輪車工人轉業問題作了明確規定。待有關部門淘汰三輪車案擬定送蔣介石「御覽」后,蔣朱筆一揮,批準了此一提案。至此,三輪車基本在臺灣各大中城市被淘汰。蔣介石這種「事必躬親」的性格,可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干涉了下級部門正常的工作,使下級部門處於被動地位,並引起諸多不便。

 

  參加黨小組會。國民黨最基層組織為小組。在國民黨改造運動中,為加強對黨員的控制,規定黨員必須參加小組,其黨籍方為有效。小組會議每月舉行一次。蔣介石作的規定,他自己不能不遵守。他參加的那個小組,是由「總統府資政」或顧問等黨員組成,屬政要階層。在每次召開小組會時,組員之間都互稱同志,唯獨對蔣介石稱「總統」。小組成員中一位湖南常德籍的張炯曾提一建議:「我們在小組會議上都互稱同志,更親切些,我建議以後稱呼『總統』為蔣同志或蔣中正同志」。蔣當時含笑點頭說:「好!好!」實則心中不悅。也有人問張炯,「蔣介石是喜歡別人恭維的,你這個建議,恐怕引起他的不高興」。張炯為人比較正直,答道:「這是合理的建議,我可沒有想到這些。」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7: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