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雲耕的二篇文章 『黃菊同志,我們永遠懷念您!』

作者:bobzhou  於 2016-9-26 08: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評論


 

                                                                   (一)

黃菊同志是2007年6月2日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的。

2015年11月29日下午3點55分,自北京飛往上海的MU5114航班徐徐降落在虹橋國際機場,黃菊同志的靈盒隨著這架航班回滬。黃菊同志去世距這天已經八年多了,他的靈盒按國家領導人的規格一直棲存在北京八寶山,這天就要回上海了,圓了古人所言,魂歸故里。

 

此刻,我急迫地等候在機坪的廊橋上。黃菊同志是我的老領導,他的音容笑貌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閃現。代表市委到機場迎接的是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尹弘同志,我是聞訊趕來的。廊橋慢慢移動,對接已經落地的飛機艙口。突然有個機場人員匆匆趕來,通知我們暫離廊橋,退回候機室。我正在疑惑,飛機上的馬弘同志給我發來一條簡訊,馬弘同志是黃菊同志在任上海市委書記時的秘書,他這次陪同黃菊同志夫人余慧文赴京護靈。簡訊告知:飛機已經降落,護靈人員一行準備等其他旅客離機后最後下機。我明白了,讓我們退離廊橋是為了不影響其他旅客正常下機,而這正是秉承了老領導在世時「不擾民」的一貫作風。

 

約一刻鐘后,我們又返迴廊橋,此時機上客人已陸續離去,余慧文同志一行步出機艙。黃菊同志的晚輩雙手敬捧遺像和靈盒,親屬們緊隨其後。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我在市委工作期間,曾多次在上海機場迎送過黃菊同志,彼時彼景還在眼前,今天已物是人非,很是心酸。余慧文同志見面就說:「今天老天爺非常幫忙,一切順利,飛機提前了25分鐘到達上海。」尹弘同志和余慧文同志一行握手問候,分別登車,徑直開往福壽園。福壽園位於上海青浦區,在這個陵園裡安葬著章士釗、蔡元培等數百名中華各界名人,包括我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李立三等同志,上海解放后首任市長陳毅同志夫婦也安葬於此。黃菊同志靈盒將在此落葬。

 

 

 

 

                                                           (二)

2000年初,我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長崗位上被提拔為市委副書記,黃菊同志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我在他直接領導下的同一個班子里工作。黃菊同志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康辦」的大樓里,他的辦公室燈光總是亮到很晚,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1點左右才離開,辦公廳的幹部在他影響下,也都挑燈夜戰。記得有一次,我在他辦公室里商量工作,已是夜裡11點鐘,電話鈴響了,是夫人余慧文來的電話,黃菊同志拿起話筒,歉意地回答:「我就快好了,馬上回來。」掛上電話,他回過頭來笑著跟我說:「我沒睡覺,她是不睡覺的。」辦公廳的幹部告訴我,像這種情況,他們碰到過多次了。

 

黃菊同志每天晚上辦公,除了批閱一些白天來不及處理的文件外,大多是找幹部談心,同時也是談工作。經常有這種情況,他在辦公室里正與一位同志談著,對門他秘書的辦公室里已有其他同志等候著,有時一個晚上要談好幾批。他找幹部談的面很廣,有黨委、政府部門的,也有人大、政協部門的,還有一些離、退休幹部。黨的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我發現這是他當了市委書記后,工作對象和工作方法的一個很大轉變。當市長時,黃菊同志更多的是關心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了書記后,他的精力和注意力不僅於此,更多地關注了黨務工作和幹部工作。他對各地區各部門的工作實情和幹部思想動態,了解得很深,這得益於他平時與幹部們廣泛深入的交談。

 

2002年,市委明確我負責區、縣的換屆工作。在商議區縣領導班子狀況和幹部思想時,我發現黃菊同志掌握的信息和情況常常比我們多,不少是組織部門也沒有掌握的。黃菊同志跟我說,選拔和任用什麼樣的人是幹部工作的導向問題。他說,我們要培養的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政治家必須具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理念、政治追求、政治品格和政治膽略,而政客則無終身追求的理念,搞實用主義,投機取巧,應付眼前,功己罪人。在談到一些因年齡原因,或因幹部結構等原因要重新調整工作的幹部時,他充滿感情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最佳的工作年齡段,這是自然規律。但這些老同志他們在上海10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為上海的發展奉獻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一定要安排好,盡量多做「加法」,少做「減法」,使退下來的幹部心情舒暢,使在位工作的幹部不感到心寒。黃菊同志的這些講話精神,我在換屆工作會上原原本本地傳達了下去。

 

黃菊同志去世后,有一位浦東新區的老領導動情地跟我說,他在浦東新區開發開放初期廢寢忘食地工作,幾乎每年都要生一場病,住院治療。黃菊同志年年都到醫院去探望他,有一次還送給他滋補品,使他備受感動。黃菊同志關心愛護幹部的例子很多很多,記得有一次他跟我說,你現在分管幹部工作了,要多找幹部談心,對幹部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又說,幹部也是人,越是忘我工作的幹部,越容易積勞成疾,組織上越要關心他們。黃菊同志的這些話,我聽了很受教育,也一直在我日後的工作中引以為訓,格外注意關心那些忘我工作的幹部,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身體,以及對一些有貢獻的老同志的妥善安排。

 

新世紀初,上海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經濟社會持續10多年健康、快速發展,上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較快,呈現出「心齊、勁足、氣順」的大好局面。「心齊」是指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市級四套領導班子齊心協力謀劃上海發展;「勁足」是指中層的局、處級幹部奮發有為;「氣順」是指人民群眾心情舒暢,社會和諧。10年前後的幾個數據比較很能說明問題:1990年全市GDP總量是756億元,2001年達4950億元,增加6.55倍;199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是2180元,2001年達12880元,增加5.91倍;199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是6.6m2,2001年達12.1m2,增加1.83倍。黃菊同志當時在各種會議上多次鼓勵上海乾部,現在正是干一番事業的大好時機,一定要立足工作大局,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遠一步,堅持不懈推進上海的改革開放事業。

 

記得那段時期,兄弟省、市常有黨政代表團到上海來考察、學習,地、市級黨政代表團來的就更多了,中央媒體也陸續刊登了不少介紹上海經驗和做法的文章,有些上海乾部有點飄飄然了。我清晰記得,黃菊同志在市委常委會上,很嚴肅地提醒大家:上海的今天來之不易,一靠中央正確領導,二靠兄弟省市大力支持,三靠上海人民拼搏奮鬥。我們一定要謙虛謹慎,要多做少說,只做不說。「多做少說,只做不說」這句話很快就成為上海乾部的警戒之語,時至今日,我還會聽到有些幹部脫口而出。

 

黨的十六大上,黃菊同志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即將離開上海前,他到辦公室清理文件、資料,秘書幫助整理收拾書籍,準備騰出辦公室。市委辦公廳的機關幹部聞訊趕來,依依不捨地與黃菊同志話別,臨走時還不忘拍上一張合影,留作紀念。我的辦公室與黃菊同志的辦公室在同一樓面,間隔一室,當然也參與了話別,這些場景歷歷在目。

 

今年是黃菊同志逝世九周年,我作為一個得益過他許多教誨和幫助的老部下、老同事,回憶這些自己親歷的往事,十分心暖,記載下來,也是對他的一種緬懷和紀念。

 

在即將結束這篇文章時,我突然想起蘇聯的著名作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命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我覺得把這句話獻給黃菊同志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6-9-26 10:38
幸虧死得正是機會,不然與陳良宇給一鍋端了。
回復 liuhailin1989 2016-9-26 11:09
總裁判: 幸虧死得正是機會,不然與陳良宇給一鍋端了。
回復 liuhailin1989 2016-9-26 11:09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4: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