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0
7.8 pt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從一件事看『六四民運人士』
到現在,美國國會裡還有一些人相信,這些『六四民運人士』能夠號召民眾為要求民主和自由而奮鬥。
看當時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事件,就能夠真正了解這些『六四民運人士』。
事情是三個青年人以破壞毛澤東像為手段表達對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不滿,這是廣大民眾的真正的呼聲。這些『六四民運人士』不但不支持,而且充當打手將這三個青年扭送當局處理。
余志堅、喻東嶽、魯德成三個從湖南遠道來的青年,那天中午十二時,他們三人在煎餅攤前向老闆買了二十個雞蛋,身為美術編輯的喻東嶽又特意到文具店買了三管油畫顏料和兩張宣紙、一瓶墨汁。然後,三個人來到天安門右側的中山公園,在一片僻靜的小樹叢里開始了準備行動。喻東嶽是美編,懂得色彩調配。他把油畫顏料擠在紙盒裡,加上松節油稀釋、調勻,又把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用水調開,再倒在蛋殼裡。然後鋪開宣紙,書寫了兩條標語:
其一是:「五千年專制到此可以告一段落!」
其二是:「個人崇拜從今可以休矣!」
這是何等豪邁的口號,又是何等的深刻和明確!他們上接辛亥民主革命的初衷,下連終結共產復辟時代的正確歷史要求,確乎把埋藏在中國人民心頭已經整整四十番春秋的呼喊,盡情地喚回到了中華的大地之上……
他們把這些「武器裝備」準備得當后,從容不迫地來到天安門城樓下。三人先把兩張標語分別貼在東、西兩個城門洞邊,然後便異常泠靜地對著圍觀的人群說:「請大家閃開一條道,我們要做一點事情。」
這時,余志堅見門洞里過往的行人太多,便上前阻攔。喻東嶽便立即從魯德成抱著的盒子里拿出兩個盛滿顏料的蛋殼,仰側著身子,使勁往城門樓上的毛澤東畫像扔去。
第一枚蛋殼擊中了毛澤東的右眼,暗綠色的顏料立即順著毛的鼻子左側流下,儼然像是毛澤東流下了痛心疾首的淚水。隨後,魯德成和余志堅又接連扔了六七個「手榴蛋」,毛的「聖像」上頓時飛花四濺、狼籍一片。特別是毛澤東面部那顆被馬屁精們吹捧得神乎其神的「聰明痣」,因被黑色的顏料點擊放大,竟然贏得圍觀者一片驚呼:「痣大成癌!國家大難!」
在首都百姓的激情鼓勵下,余志堅在擲手裡最後一個「炮彈」時,本來是要瞄準毛澤東的「天門」的,想再來個滿面開花,結果一使勁,蛋殼竟然飛過天安門城樓的護欄,落在天安門城樓檢閱台猩紅的地毯上。
三個人只知自己盡情盡興地一邊使勁拋擲炮彈,一邊大聲疾呼「打倒官僚政府!倡導自由民主!」,從圍觀百姓中頓時爆發開來的一陣又一陣叫好聲,他們都像是沒有聽到。因為他們似乎正在興奮地感受著自己人生中的最輝煌時刻!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過幾分鐘的時間,「高自聯」派來的大學生,竟然衝上來將他們抓住,並且立即將他們扭送到了「天安門廣場指揮部」。
余志堅、喻東嶽、魯德成三人絕沒有想到,他們那大快人心的義舉,竟然會被所謂的「民主鬥士」們出賣。他們沒有得到這個被稱做「民主廣場」的糾察隊的保護,竟然就被他們三人自認為「同志」的民主運動鬥士所關押。下午5點鐘,大雨尚未停止,他們又被民主運動的組織者們「押往」歷史博物館前,被強迫在一個有40餘名中外記者參加的新聞發布會上面亮相,強迫他們接受採訪。中心問題還是要他們申明:他們不是學生,也並非由學生委派;他們的行為「與民主運動無關」。
好在他們三人並沒有嫁禍和栽贓的念頭,甚至頗有「好漢做事好漢當」的英雄氣概。他們甚至多次主動聲明,他們三人對自已的義舉負全部責任,並表明自已的行動,祇是為真正開闢中國民主化的首要進程,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探險,絕不遺憾與後悔。
然而,當時,他們三人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這一場被稱做偉大的民主運動,竟然對他們三個人真正的民主行為,採取了如此無情的行動呢?因為,不論他們只有何等粗淺的歷史知識,他們也明確地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甚至是在世界的歷史上,特別是在中國五四以來的無數次民主運動和學生運動中,都從來不曾出現過這種「民主鬥士竟然敢於在現場出賣民主」的行徑。
然而,他們更加萬萬想不到的是,當晚七時,「高自聯」糾察隊竟將他們三人扭送北京市公安局。
回顧這個過程,今天的中國,誰還會相信這些『六四民運人士』。
他們要的是什麼民主自由也就很清楚了。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pt 5.4pt 0pt 5.4pt;
mso-para-margin:0pt;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