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果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能夠執行

作者:bobzhou  於 2015-6-24 12: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8評論

Normal 0 7.8 pt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如果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能夠執行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

「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前後拋出的政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上半期幾乎成為當時中國的基本國策,這個政策一直受到中共的批判。

今天我們從多種角度來看,其實不難發現蔣公「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存在著很大的合理性的。

1937年隨著局勢的發展,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西安事變隨之而來,蔣公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宣告結束。其結果是,抗日戰爭勝利了,不出四年,國民政府在大陸徹底失敗。究其原因就是蔣公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沒有能夠堅持執行。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中國政府也就是寧漢合流后的南京國民政府面臨著內有共產黨勢力的武裝反抗,而國民黨內部也是派系複雜,勾心鬥角,軍閥混戰;外有日本帝國主義虎視眈眈,欲在一夕間吞併中國。這時的情況對於最高行政長官蔣介石來說情況頗為棘手,甚至可以稱為內憂外患。

蔣介石於1931723日在南昌行營發表的告全國同胞通電中這樣說:「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卧薪嘗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他認為:「此次若無粵中叛變,則朝鮮慘案,必無由而生,法權收回問題,亦早已解決,不平等條約,取消自無疑義。故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逆粵,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這是蔣介石第一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段話,「赤匪」肯定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軍閥指的是除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中央軍之外的各種割據勢力,在中原大戰後蔣介石雖然打敗了閻錫山的晉綏軍、馮玉祥的中央軍、李宗仁的桂系軍閥,但這些軍閥的實力還是很大的,並沒有最終消滅。帝國主義主要指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了。也就是說蔣介石也明白當時中國面臨的局勢是內憂外患、生死存亡。他認為解決問題的途徑是「自應以卧薪嘗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但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完全打亂了他的計劃。在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命令張學良執行不抵抗政策,使得東三省淪於敵手。我們不說不抵抗政策的後果,僅從政策本身分析,我認為不抵抗政策還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一部分。怎麼理解呢?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對象是什麼?當然是日軍了。當時蔣介石肯定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的政治鬥爭、經濟改革上,正在安內,沒有充足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攘外。

所以不抵抗是為了安內,把國內的事情處理好了再騰出手來去攘外。所以我認為不抵抗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一部分。但不抵抗政策又喪權辱國的惡名,於是蔣介石不得不把政策的全部公之於眾。

193111月蔣介石在國民黨四大期間,表示要抵禦外侮,「先要國家統一,力量集中」。之後又在同月30日指出:「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故今日之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之統一。」19326月,蔣介石在廬山五省「清剿」會議上正式宣布「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認為日本侵略是次要的,國民黨首要任務是安定國內的局面,集中力量「剿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這是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提出的步驟,我們從這個過程至少能的出這樣的信息:攘外必先安內不是不攘外而是先安內,安內是攘外的前提,要攘外必先安內,這是蔣公的原則,任何事情都不能改變。這個政策導致日本人進一步侵略中國,將鐵蹄有東北踏到華北甚至是大半個中國,這個是后話不在我們討論之列。

在這裡我們結合當時的情況站在多個角度多種立場上分析一下這一政策的合理性。從蔣介石的立場上來說,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攘外和安內之間如何選擇確實是個兩難的處境,那麼從歷史上看,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有人實踐過的。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即齊國國君之初也是面臨著內憂和外患、攘外和安內的兩難處境,在這種情況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對齊國進行了大張旗鼓的改革。在齊國國力強盛之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對當時的少數民族用兵,最終在葵丘會盟后成為中原的霸主。我想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版吧!歷史總是在重複中發展。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即位后,也面臨著統一全國和抵禦外敵的選擇。趙匡胤採取了「先南后北」的政策,在蕩平南平、湖南、后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后才開始對外敵—契丹用兵了,但卻在北征的過程中功敗垂成。趙匡胤「先南后北」的政策同樣是「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翻版,但歷史上卻沒有人至少是我沒聽說過有人對這個政策持反對批判的態度。國外的例子我們再舉一個,1861年,日本經歷過倒幕運動后也是面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國內積貧積弱的兩難處境,明治天皇進行了一場被稱為明治維新的各個運動,在使國家安定富強后逐步收回國家主權,成為世界強國。又有誰說過明治天皇進行明治維新是錯誤的,估計沒人有這個膽子吧!看來攘外必先安內有人用過而且成功的還不少,倒是「安內必先攘外」政策卻鮮有人用。那麼姜小白(齊桓公的名字)、趙匡胤、明治天皇能用,我蔣介石為什麼不能用?而且任何一個有頭腦的統治者都不會做事國家分裂而不顧,基本上都是在國家安定統一后才開始對外用兵解除外患的。這是為政者應有的基本政治頭腦。我們今天還說我們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分裂勢力的存在。

我們再從當時各方的實力對比分析。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中國是個大國,擁有4.6億人口和114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擁有豐富的資源。看看今天有多少條魚上鉤,估計不少。但當時的中國只是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豐富的資源未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總產值不過13.6億美元,在國民經濟總產值僅僅占10%。在這樣的基礎上,軍事工業難以發達。到1937年,只能生產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的火炮,大口徑火炮、坦克、汽車甚至是鋼盔都無法生產。飛機和艦艇雖然已經生產出少量產品,但主要部件以及原材料必須依賴輸入。無批量生產的能力,就戰爭的需要來說,實際上等於不能製造。所以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是相當落後的。而日本我們都知道是當時的工業強國,雖然本土資源匱乏,但日本卻用台灣、朝鮮等殖民地可以提供豐富的資源,再加上先進的科技所以日本能夠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能夠造出「加賀號」、「龍驤號」等航母,甚至能夠造出世界領先的零式戰鬥機,可見當時中日在工業基礎上的差距。在軍力上,中國的陸軍在「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才有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又20個獨立團及其他少量特種兵部隊,總兵力約200萬人。但中國軍隊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國民政府,但各個軍閥對自己軍隊的指揮權進行嚴格的控制。中央直屬的70個師,其中40個以黃埔軍校生為軍官組建的師在德國顧問團的指導下進行訓練,並裝備了一批輸入的新式武器,素質較其他部隊要好。中央軍以外的地方勢力軍隊,各有其自身軍校培養的軍官,有各自的軍需制度,武器靠自己購買或者自辦兵工廠生產,因而各部隊裝備差別很大,編製也不同。中央軍的部隊相對來說是最充實的。國民政府1936年開始整編陸軍,到「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僅僅完成20個調整師的整編,也沒有裝備齊全。日軍一個常備師團與一個中國調整師的相比,人員是中國的2倍,步騎槍多1.5倍,輕重機槍多1.1倍,野榴山炮多3.1倍,日本師團還有炮兵車和輜重車1000多輛,坦克24輛。而中國其他整理師及尚未整編各師的實力約為調整師的57成不等。由於運輸工具缺乏,而徵兵制又剛剛開始在部分地區實行,所以中國軍隊在軍需補給和人員補充等方面的能力極為薄弱,與日軍相比差距很大。中中國海軍自甲午戰爭后一直沒有恢復元氣,到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共有各種艦艇120艘,總排水量約11萬噸,但實際作戰艦艇僅60多艘,排水量約為6萬餘噸。最好的艦艇也次於日本的重巡洋艦中國空軍當時正處於初建階段,實力遠遜於日本。當時共有各種飛機600架,其中作戰飛機僅305架,因為依賴進口,缺乏零件的緣故,在抗戰爆發時能夠投入戰鬥的飛機僅223架,共編為31個中隊。中日間的差距是巨大的。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與中共相比,國民黨的力量屬於強大,甚至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當時中共兵力在最多時也只有三十多萬。人說上的懸殊不說了,更重要的是裝備上差距,在槍支上,大部分靠繳獲,武器很複雜,有老套筒、漢陽造、中正式步槍等等,甚至有的人用的是冷兵器。所以當時的力量對比對於蔣介石來說,日本是強者,根本無法消滅,中共是一支反政府去裝,是弱者,可以在旦夕間消滅。如果是我們,我們也會找軟柿子捏。這時人之常情,是一個人的正常選擇。

從哲學的觀點上來說,我們一直強調內因,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那麼這個運用到國家政策時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在處理國家大事時我們應該致力於國家內部的統一安定,把內部事情處理好,讓自己強大起來,再去處理外部事情。畢竟我們天天在喊穩定壓倒去一切。這樣的口號今天就是從這裡的出來的。從這個觀點來說我們還是可以得出這個政策是合理的。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處理主要矛盾,切忌本末倒置,眉毛鬍子一把抓。在面對外敵時,中國用句話叫做作「兄弟鬩於牆內而御外侮」,必須團結一致抵禦侵略。可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做「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當然這是在可以做出選擇的餘地時,也就是說民族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時。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主要矛盾,九一八事變后民族矛盾開始上升為主要矛盾。這是中學歷史課本上說的。我們仔細分析這句話,開始上升並不代表已經是,這就是說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矛盾,不是民族矛盾那肯定就是階級矛盾了,既然是階級矛盾那就得處理啊!怎麼處理?肯定得在國內處理了,我們處理階級矛盾總不能讓外人處理吧!階級鬥爭的結果是你死我活,那麼蔣介石把「剿共」作為第一要務,作為攘外的前提肯定也是對的。雖然我們經常活在有外敵時,中國用句話叫做作「兄弟鬩於牆內而御外侮」,必須團結一致抵禦侵略。可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做「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個人認為蔣公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符合當時中國國情的。對於蔣介石的圍剿,中共採取了游擊戰式的運動戰,使得蔣介石的數百萬兵力無法與紅軍決戰,而紅軍卻可以不斷的騷擾打擊國民黨軍,這就像獅子和蚊子的故事。再加上國民黨內部的問題使蔣介石無法做到安內,那麼就別提攘外了。隨著局勢的發展,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西安事變隨之而來。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宣告破產!

有人說「攘外必先安內」是錯誤的,其實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講是非常正確的!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七年以後1938年才發生對華的全面戰爭!日本人少,完全佔領中國是不可能的,就好比蛇吞象,就算吞下去了也消化不了,佔個東北,可以說已經很吃力了,更何況還要防備蘇聯!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也只是日本某個軍隊的個人行為,日本國內還是反對的

蔣是當時中國最高的領導人,考慮的是大局,而不是某個寸土的得失,我認為蔣確實很厲害,能夠看清形勢!蔣的做法是先失去部分的國土換取寶貴的時間!「攘外必先安內」完全是正確的,對外應該先和日本持續的打外交戰,對內發展經濟,剿除割據武裝!說蔣不抗日是錯誤,蔣做為當時的總統於公於私都不會不抵抗的,於公來講,蔣要是不抵抗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會答應,全國的老百姓也不會不答應,於私來講,整個中國都聽他的,就好比他是一個皇帝,中國是他的江山,如果江山丟了,他上哪去當皇帝,退一萬步來講,他用別人的生命(國軍)來保衛他自己的江山,他有何理由不抵抗那!他還是決心抗日的,既然抗日就得選一個好辦法,不能盲目!晚清跟八國聯軍宣戰,戰敗的結果是慘痛的!所以在國力不如別人的時候,就得採取拖延戰術,同時一定要消滅分裂勢力,國力不行還同時打兩場戰爭,那是愚蠢人的行為!中國被滿族人統治過,就是因為戰術不對,明朝的滅亡就是同時打兩場戰爭!先集中力量肅清內部反對力量,然後再抵禦外部勢力,所以攘外必先安內。

(轉載)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pt 5.4pt 0pt 5.4pt; mso-para-margin:0pt;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雲海暖流 2015-6-24 17:05
正因為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導致了日本的大規模侵略。還說是對的?看看東北軍送給日本多少飛機了嗎?當然還有不少的兵工廠了。蔣介石就是個二流子,甩都是二流子的手段,不行!故此才會一敗再敗。先敗給日本,再敗給共產黨。
回復 tsueict 2015-6-24 19:25
Pertinent.
回復 sousuo 2015-6-24 20:43
東北恰恰是不執行中央命令的化外之地。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5-6-25 02:07
獨裁是他的致命傷,,甚麼政策都不會成功的...
回復 淡淡的米蘭 2015-6-25 04:53
如果成為可能,不知道中國現在會不會和台灣一樣~
回復 雲海暖流 2015-6-27 07:43
淡淡的米蘭: 如果成為可能,不知道中國現在會不會和台灣一樣~
沒有可能,也許四分五裂。甚至連台灣都更不可能像現在一樣,首先就沒一筆把全中國的國庫(資金),先進設備,人才用於一個小島台灣。台灣會比菲律賓還差。
回復 雲海暖流 2015-6-27 07:45
sousuo: 東北恰恰是不執行中央命令的化外之地。
是嗎?那麼東北軍怎麼會被調到西北去打共產黨呢?怎麼又執行了呢?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5-7-13 02:06
"馮玉祥的中央軍"
馮玉祥的應是西北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7: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