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將軍

作者:bobzhou  於 2015-5-5 12: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搜狐網刊登一篇有趣的文章。
    摘要一下,大家看看

    毛新宇稱,公開發表的70多首毛澤東詩詞,他全部都能背下來。有兩三首最喜歡,《沁園春·雪》就是其中一首。
  「當時我覺得這個最難背,我最不想背,但是我媽非得死活讓我弄下來,把它攻下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我爺爺的《沁園春·雪》,覺得它大氣磅礴,既讚美祖國河山,又評點中國歷史,確實很好。」
  邵華曾經給毛新宇講過一個故事:三年困難時期,邵華和毛的兩個姑姑去中南海和毛澤東吃飯,因為餓肚子,她吃飯急,她把飯粒撒在桌子上了,毛澤東什麼都沒說,舉著筷子把她桌上撒的那些米粒全吃到嘴裡去了。
  在毛新宇看來,「行萬里路」是父母教育他的獨特方式。「從8歲一直到上大學,這麼多年,父母只要假期有空,就帶我去看中國所有爺爺戰鬥過的地方、所有革命老區。不僅看過革命聖地、革命老區,我還跟父母多次去過很多大型工廠和企業,包括邊疆、農村。」
  伯父毛岸英被視為毛澤東對子女教育的成功典範,「在我成長的幾十年裡,不知道多少次聽到伯父的故事。」為了讓毛新宇記住伯父、學習伯父,在邵華的安排和帶領下,毛新宇曾先後4次赴朝鮮為毛岸英掃墓。漸漸地,從小背誦毛澤東詩詞的毛新宇開始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最終於1988年9月進入了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學習,攻讀明清史。
  邵華勸兒子研究毛澤東思想
  1992年,毛新宇從人大歷史系畢業,本來打算繼續自己的明清史研究,然而這一次,母親不同意了。
  在毛新宇稱為「人生最關鍵的轉折期」的這段日子裡,邵華找來了毛新宇。她說,新宇,你原來大學里學的是歷史專業,媽媽尊重了你的愛好,你已經學了。話鋒一轉,她開始動員毛新宇學習毛澤東思想。她向毛新宇提了一個問題:「你覺得歷史上這些帝王將相和你爺爺比,他們誰偉大,誰更值得研究?」
  「別的人都去研究爺爺、研究領袖,你作為他的後代,你不去研究,你不去一輩子從事這個工作,這個符合你的身份嗎?你覺得是不是心裡有愧呀?」邵華反問道。
  毛新宇聽取了母親的勸告。三年後,他獲得中央黨校碩士學位,研究方向即為毛澤東思想。
  2000年9月,毛新宇師從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歷史研究部研究員劉國語將軍,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此同時,毛新宇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2003年7月,毛新宇獲博士學位,留在了軍事科學院。其博士論文《毛澤東戰略進攻思想》更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從選題、創作,最後到發表、演講,甚至每一次的戰場考察,這些很細緻的工作,母親都是一件一件抓。」毛新宇對母親充滿感激。
  2007年毛新宇的父親毛岸青辭世,一年之後母親邵華也去世了。「回想起來,父母為我付出的太多了,尤其是我母親,直接影響了我的人生道路。無論是1993年到中央黨校參加研究生學習,還是2000年到軍事科學院深造併入伍、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的課題從歷史轉到黨史,又從黨史轉到軍史,多源於母親的建議指導。」
  今年9月,他在人民網的博客被評為該網2008年十大最受關注博客之首,獲獎評語是:毛澤東的嫡孫,全國政協委員,堅持用博客宣傳毛澤東思想,獲得網友讚揚。
  「爺爺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
  儘管爺爺毛澤東去世時毛新宇只有6歲,但他仍然認為「爺爺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
  他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最高興的事是去見爺爺。「我大概記得他給我講過《西遊記》,講過《三國》裡面一些故事。那個時候我真的很崇拜爺爺。」
  他印象最深的歌就是《北京的金山上》,「我面對的這個老人,就和金山上的太陽一樣。」
  十多年前,他寫過不少歌頌爺爺的紅歌,1995年還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過一張專輯。其中一首《爺爺曾在這裡走過》,他經常吟唱:「這是美麗的山河,爺爺曾在這裡走過,我登上高山,爺爺闊步攀越,把山的堅毅給我。啊,爺爺,親愛的爺爺,我追逐著您光輝的足跡。」
  1976年9月9日那天,毛新宇從外邊回來。他看到父母情緒都不太對勁,而且父親身邊有照顧他的人,看著他們都不說話。毛新宇跑過去問母親怎麼了,邵華很悲傷地告訴他:「你不能調皮了,爺爺去世了。」
  1977年夏天,毛澤東去世還不到一年,毛新宇全家去哈爾濱度假,有一個毛澤東生前的警衛來看望他們。
  當時毛岸青夫婦在午睡,毛新宇去見來客。「工作人員把我領進去,跟他介紹,說首長都在休息,你等一會,說這是主席的孫子,毛主席的親孫子。當時我看他的反應,聽了這話很激動,馬上就站起來,然後很快的速度跑到我面前,一下子就把我摟在懷裡,放聲地大哭起來。當時我確實一下給弄懵了。」
  在毛新宇記憶中,大概從七八歲開始,他就在母親帶領下見了許多爺爺的戰友們,包括鄧小平、陳雲、王震、許世友等。
  1986年,邵華帶著毛新宇去給王震拜年。王震跟他聊歷史,談《三國》,給他講曹操屯田的那些事。不過,當時16歲的毛新宇還聽不太懂。
  1990年的時候,王震和邵華一家都在珠海過春節,邵華又一次帶著毛新宇去看他。王震問毛新宇,「你想不想去看爺爺批註的《二十四史》?」毛新宇點了點頭,那時候,他已經上大學了。
  王震很重視這件事,專門給中央辦公廳寫了一個批示,毛新宇就得以進入中南海豐澤園的「菊香書屋」,去看毛澤東的《二十四史》批註和其他書籍。「應該說,爺爺批註的《二十四史》,我是第一個讀者。」
  在「菊香書屋」里,毛新宇第一次看到爺爺讀的歷史書,「太厚了,各種各樣的歷史書,凡是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古裝書,爺爺都看過。」
  在他印象里,毛澤東讀的最多的歷史書,「一個是《楚漢之爭》,另一個就是三國那部分歷史,非常鍾愛的,研究非常多的,批註也很多,其中有很多軍事的,比方說劉備、孫權打仗,火燒赤壁、官渡之戰等。」
  此後,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成了毛新宇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
  「對『二戰』貢獻最大的國家,是蘇聯和我爺爺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2005年5月,毛新宇的「二戰」研究成果,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議。
  毛新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擔任了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走進大學宣傳毛澤東思想」,甚至還計劃在廣州松田學院籌建「毛澤東思想系」。
  「晉陞少將」風波
  2008年「兩會」期間,毛新宇等多名前開國領袖的後代當選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當時患乳腺癌晚期的邵華正住院治療,但她每天晚上都要從醫院打電話給兒子,詳細詢問開會情況,並對毛新宇的提案進行具體指導。
  邵華曾任軍事科學院百科部副部長,少將軍銜,2008年6月24日病逝,享年71歲。同年7月,毛新宇被任命為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為副軍職,大校軍銜。
  今年6月22日,毛澤東故鄉的《湖南日報》要聞版刊登《毛新宇給省駐京單位講黨課》一文,文章稱:「6月19日,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邀請毛澤東的嫡孫、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毛新宇少將,以『領袖家風』為主題,為省駐京單位工作人員講黨課,迎接建黨88周年。」
  此後,湖南省各級政府網站和媒體多次提到毛新宇少將。
  9月13日,《湖南日報》頭版文章《2009年中國湖南國際旅遊節盛裝啟幕》,應邀出席開幕式的毛新宇頭銜也為「少將」。
  不過,中央級媒體在相關報道中,仍稱毛新宇為大校。今年9月9日,毛澤東辭世33周年紀念日,毛新宇及夫人劉濱、6歲的兒子毛東東到毛主席紀念堂獻花,花籃上的緞帶落款還有毛新宇剛滿周歲的女兒毛甜懿的名字。當天新華社、中新社在報道中仍稱毛新宇大校,身著戎裝的毛佩戴的仍然是大校軍銜肩章。
  9月21日,香港《大公報》網站率先發布新聞《39歲毛新宇晉陞最年輕將軍》,引發輿論關注。很快,包括毛新宇秘書在內的相關人士予以了否認。
  按照有關規定,除副軍職單位主管外,其他副軍職幹部需要兩年後才能選升少將。毛新宇任副軍職研究員的命令去年才下,至少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具備選升少將資格。
  軍事科學院是中央軍委領導下的軍事科學研究機構,是全軍軍事科學研究的中心,正大軍區級。現任政委是劉少奇之子劉源。
  據了解,軍事科學院晉陞少將前,要先把材料上報至總政治部,經軍委黨委討論批准,頒發正式的授予少將軍銜任命書。任命書下達后,軍科院會在本單位組織授銜儀式。
  今年7月初,中央軍委曾有一次年度授銜,劉源等三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各大軍區有多人由大校晉陞少將。毛新宇並未進入此次授銜名單之中。
  「部隊授銜要有一定的年限,有條件的規定,所以準確地說,應該明年能夠授上這個銜吧!」毛新宇坦承。不出意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2010年裡迎來40歲的最年輕少將毛新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門外照斜陽 2015-5-5 22:00
不知道還要多長時間,毛新宇將軍可以升為元帥?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