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民日報發文要改革原來的改革

作者:bobzhou  於 2015-2-13 22: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3評論

關鍵詞:人民日報, 基尼係數, 收入差距, 穩定性, 統計局

人民日報發文要改革原來的改革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這是黨媒罕見的公開承認改革開放造成了嚴重的貧富差距。其描述的兩極分化的情形也足以讓人觸目驚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2003年為 0.479,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這之後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係數是0.469。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是 0.3左右。李實分析說:『接近0.5的基尼係數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過0.5的國家只有10%左右;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都在 0.24到0.36之間。』」

「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財產差距擴大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貧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並形成了階層和代際轉移,一些貧者正從暫時貧困走向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社會階層流動通道也將被嚴重堵塞。」


必須思考如下重大問題:

一、改革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改革之初提出「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毫無疑問,「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目的早已達到,基尼係數居高不下,絕大部分的財富集中到了極少數人手中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先富帶后富」卻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貧富差距繼續拉大,「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甚至貧富差距趨向「穩定化和制度化」。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改革帶來的實際上是一場夢魘!

  如果用實踐的標準來檢驗,是不是可以證明:30多年來,以「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為目的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已經失敗了?如果一定要說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話,那是不是就說明當初改革的設計者和後來改革的繼承者其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少數人富起來而根本沒有考慮過先富帶后富?

二、改革開放讓哪些人富了起來?

  最初是官倒,相當一部分官家子弟 (或者官員本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倒買倒賣率先致富,相信很多人對那個著名的康華公司還會記憶猶新。接下來的國企改革,在數千萬下崗職工的哀號中,在無以數計的國有資產流失中,又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者。還有那些掌握著土地、礦山等各種資源的人紛紛出租權力,許多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只要不昧著良心,就不難發現,富起來的人尤其是暴富群體主要由掌握權力 (尤其是絕對權力)的官員及其親屬和與權力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人組成,真正和權力沒有任何瓜葛而致富的少之又少。傳說中的27億暫且不說,一個小科長就能貪腐幾個億,而谷俊山、徐才厚、周永康們貪腐的錢財更要用天文數字來描述。這樣的景況,不說絕後,空前是不會有太多疑問吧。

三、貧富懸殊的後果是什麼?

  貧富懸殊的直接後果就是嚴重破壞了社會穩定。富人來錢太容易,於是窮奢極欲,揮金如土,有些甚至綁架政權,成了境外顛覆中國勢力的代言人,多數富人的為富不仁產生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由於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一些人便採用非法手段獲取財富,偷扒搶劫,勒索詐騙,殺人越貨,制毒販毒,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好貓,社會治安狀況因此每況愈下。更有因拖欠工資、強征強拆等引發的每年數以萬計的群體事件,已經導致社會極不穩定,於是維穩費用連年攀升,甚至超過軍費。

 間接的後果就是嚴重破壞了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使得很多人不再相信黨和政府。信任危機加劇,黨的執政基礎動搖,已經嚴重威脅到黨的政權安全。戈爾巴喬夫的私有化改革直接導致了蘇聯亡黨亡國,殷鑒不遠。

四、還要怎麼改革下去?

  除了《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更有無數鐵的事實充分證明,30多年的改革,已經完全背離了改革的「初衷」,總設計師當年的「十個如果」也都一一應驗。這樣的改革還要繼續下去嗎?
  如果繼續將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國企化公為私,如果城鎮化后失地的農民沒有長遠的保障,如果多數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的狀況沒有根本性的好轉,如果再不將改革的紅利真正惠及老百姓,如果財富還是源源不斷地往極少數人和國外輸送,如果基尼係數仍舊維持在高位甚至持續升高,如果還堅持「殺開一條血路」,如果再不問姓資姓社……請問諸位頂層設計師,這樣的改革還能維持多久?

是到了對30多年的改革再改革的時候了,再不改革原來的改革,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來源 人民日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5-2-13 22:51
到底要姓社還是姓資?
回復 法道濟 2015-2-14 00:20
這片社論倒是個信號,值得關注
回復 金竹陶器 2015-2-14 01:28
三貓朦了他的全中國的二子們
社會主義在美國歐洲,共產主義在加拿大北歐。
村民們多是奔向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回復 釣魚城 2015-2-14 01:44
內容是部分來自於人民日報還是全部?我覺得加引號的部分是原文,其它部分是自己的思考? 但是最後有一句「來源 人民日報」。有點糊塗了。
我不認為,人民日報敢說,「30多年的改革,已經完全背離了改革的『初衷』,總設計師當年的『十個如果』也都一一應驗。這樣的改革還要繼續下去嗎?」 這樣的話。
回復 sun1161 2015-2-14 01:49
改革開放最大失誤就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民族素質及其道德方面的教育,所以造成今天中國社會的坑、蒙、拐、騙、偷、嫖娼、賣淫行徑遍地都是,這是最·可怕的社會問題,一個國家或社會並非有錢就強大,有錢沒有道德不一定強大。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的變相流失,肥了共產黨官員及其家屬或親信,成為既得利益獲得者,造成貧富迅速加大,這就會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共產黨「辭職」官員變相成為一夜暴富成為億萬富翁,貧困百姓更加貧窮,特別是東北工業老基地在朱鎔基的改革之下,使得曾經為號稱「新中國」貢獻石油、煤炭、鋼鐵、木材的基地東北一夜之間失業(冠冕堂皇待業),這都是共產黨的罪過,本人雖然沒有去過東北,可是聽一些東北朋友講訴1990年代大批失業的可憐工人生活困難情況真是讓人心疼。改革開放的強烈經濟傾斜造成已經吃慣大鍋飯的老百姓如何適應這種改革?可是東北的貪官並非理解貧困民眾的生活艱難,照樣貪污保養女人不誤。朱鎔基的孩子們理解嗎?江澤民孩子理解嗎?溫家寶理解嗎?習皇帝知道嗎?今天的共產黨完全與當初1949年領導人民推翻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承諾,已經成為另一個當年在大陸時期的另一個國民黨!所為改革開放富裕是相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改革開放前的家庭基本都是50、60后的孩子,他們家裡一口至少5口之間,大多數7-8口之間,當然花銷大,可是80后家裡全是3口之間,想想看?一個3口之間花銷當然就寬裕,所以改革開放的結果是:1)少數共產黨高官及其既得利益者暴富;2)人民道德敗壞加劇;3)市場物質豐富,假貨假冒食品充斥;3)貧富差距比列嚴重失調。按照中國歷史車輪前進的規則,貧窮者思變,那麼就可能再次出現歷史上歷次造反的農民運動!
回復 陳營 2015-2-14 03:08
今天能正視這個問題是個好事情。鄧小平改革初期就有很強的反對阻力,主要論點就是姓資姓社。當時很多人指出貧富分化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但是被唯一檢驗標準給打壓下去,全國性抓老鼠摸石頭運動不計後果的幹了起來。要不是趙紫陽黨政分家政策直指鄧小平皇位,恐怕今天中國已經不是共產黨執政了。
回復 雲海暖流 2015-2-14 04:04
鄧小平的改革觀是反動的,違反憲法的,他嚴重背離共產黨的路線,忘記了共產黨是怎麼來的,是為了誰。其危害性現在也一一體現。他自己反動,還隔代指定接班人,繼續維持他的反動路線,才造成了中國現在的世風日下,道德滑坡,貧富懸殊,環境污染,物價飛漲。多數民眾享受不到中國發展的成果。他的短視改革正在或將給中國帶來重大災難。比如環境,計劃生育后的勞動力養老問題。
回復 雲海暖流 2015-2-14 04:06
陳營: 今天能正視這個問題是個好事情。鄧小平改革初期就有很強的反對阻力,主要論點就是姓資姓社。當時很多人指出貧富分化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但是被唯一檢驗標準給打壓
現在的共產黨比當年的國民黨腐敗多了,當時如果垮台或許中國會更好。
回復 專治蛋疼2 2015-2-14 08:26
fanlaifuqu: 到底要姓社還是姓資?
名義上姓社,實際上姓資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5-2-14 23:16
不相信是人民日報的消息。給個鏈接唄。 查了原文,這篇是名叫頑石的博客評論人民日報的文章,不是人民日報發的。
回復 不如 2015-2-15 11:00
六四以反官倒開始, 以被鎮壓而結束。由此權勢腐敗,專制爭利,出籠成為毫無約束的洪水猛獸。
改革變為名存實亡, 淪為少數人巧取豪奪的跳板和手段。
回復 leonardo2025 2015-2-15 11:14
馬雲說過如果三十歲以前你還沒發財那是你活該!
回復 sam333 2015-2-15 12:34
沒有好們機制及人身素養,一小撮先富者只能加重社會危機而不是大眾幸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