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徐焰,我真為你感到丟臉!!!

作者:2744367848  於 2015-3-25 04: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近日來,一個名叫「徐焰」的少將成了個火得不行的人,此人發出大量「文章」,質疑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上對日軍的一系列作戰,污衊無數抗日名將。
  倘若是普通的五毛故弄玄虛來污衊正面抗戰歷史,我們還可以忍受。但是一個拿著政府高薪、佩戴著少將軍銜的「學者」連續發文紅口白牙地顛倒黑白鬍說歷史,是可忍孰不可忍,這體現的不是一個吃狗糧的體制受益者的問題,而是體現的我們政府不尊重歷史、不尊重先烈、對民族極端不負責任的嚴重問題,是嚴重失信於歷史和人民的恥辱行為。徐焰,作為一個人來說,已經超出了腦殘的範疇,而應該屬於為了迎合某種趣味往上爬而不惜作惡,是一個扭曲、變態的無人性的範疇。
  關於抗戰將領的問題,這話題太敏感,我且不提,今天就提一提徐焰的「抗戰中國軍從沒有殲滅過一個日軍聯隊」的胡說八道的問題。
  我們已經從被解禁的各方面抗戰史中知道,正面戰場對日本侵略從來沒有妥協過,國民政府發動了一系列的重大會戰,給日軍以重創,每次會戰都給日本狂妄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叫囂一記響亮的耳光。
  抗戰中國軍從沒有殲滅過一個日軍聯隊?今天就提一個不為大眾所知道的衡陽保衛戰。

  戰役名稱:衡陽保衛戰
  戰役時間:1944年6月23號到8月8號,歷時47天
  參戰各方及兵力:中國國民革命軍1.76萬 日本帝國陸空軍:10萬 
  敵我兵力對比:5.7:1
  主要指揮官: 中方:方先覺 國民革命軍第10軍軍長,中將 日方:橫山勇 日本帝國第11軍軍長(相當於中國戰區司令)
  戰鬥序列: 國民革命軍第10軍,下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十師,七個團,配屬暫編54師1個團,共8個團 日本帝國第11軍,轄(配屬)68師團、116師團、 58師團、13師團、40師團、37旅團、第五航空軍
  戰役傷亡對比: 國民革命軍,17,000餘人(其中5,000餘人陣亡) 日本帝國軍隊:直接戰鬥傷亡19,380餘人(直接和間接傷亡總計60,000餘人) 敵我傷亡比:約3:1
  徐焰少將,光這一個不為人知的衡陽保衛戰,日軍就付出了一個甲種師團覆滅的代價,你作何感想呢?你難道還能昧著良心去欺騙中國人民嗎?
  衡陽保衛戰的後果:日軍被極大地挫傷了銳氣和信心,再也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直接導致它想要發動的南方一些列作戰不敢實施。日本以東條英機為首的軍人內閣因為此次作戰傷亡慘重而被迫倒台。羅斯福致電蔣介石:美國決定由蔣介石擔任中國戰區最高指揮官,負責指揮中國、印度、緬甸等盟國一切軍隊。
  百度評價衡陽保衛戰,此處原文粘貼:

  第一,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大延緩了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步伐進程,加劇了日本內閣的危機,並最終導致了東條內閣的垮台。衡陽一戰中,敵人傷亡慘重,其中「以京都、大阪為中心的兩個師團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由於中國軍隊利用地形,建築了堅固的工事,比日軍戰死的人要少得多,大約是日軍的1/3左右」,我第10軍確已向罪惡的侵略者索取了3倍以上的代價。因此,衡陽之戰,「在我雖敗猶榮,在敵雖勝不武」。在此之前,日軍攻佔到星州和馬來西亞,傷亡卻只有1289人;掃蕩印尼全境,一共只用了3個師團另1個旅團,損失了2624人。而在「衡陽攻城戰」中,日軍競投入5個師團。1個獨立旅團和1個重炮兵部隊,曠日持久達47晝夜,而傷亡人數,竟在上述諸役傷亡總數3倍以上,無怪乎日軍視此一戰役為「苦難的戰役」。由於日軍在衡陽一戰中損失慘重,致使日本方面為了維護其「皇軍」在華戰無不勝的神話,對戰役的真相多有隱瞞,致使日本國內很多人不知道有衡陽這個地方。
  第二,衡陽保衛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展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捍衛祖國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當時重慶的《掃蕩報》給衡陽守軍的致敬書中這樣寫道:「這40天來,敵寇不斷用強大的兵力猛擊你們;甚至濫用毒氣,做出不齒於人類的野蠻事。而你們裝備劣勢,給養不足,援軍接應困難,負傷缺乏醫藥,各種條件都不如敵人。你們用血肉抵擋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保衛祖國的名城,給四萬萬同胞吐了一口悶氣!有了你們這一戰,才覺得做中國人是最高貴的。後方的同胞對你們真是說不盡的感激,說不盡的崇敬!」衡陽之戰,日軍原擬定3日之間結束,而實際卻延宕了47天,所以日方也不得不承認此戰「嚴重妨礙了『打通大陸』的日程」。衡陽戰役結束后,敵人整理裝備了將近1個月,才重新發動攻勢,《掃蕩報》在評論中寫道:「就時間算,衡陽阻敵47天;若就消耗敵實力,挫折敵銳氣算,衡陽阻敵何止47天!„„若無衡陽之守,也許敵寇更要猖獗。衡陽之戰的價值,不僅在於延宕敵寇打通內陸交通線時間,且有助於黔邊戰局的轉捩。」該報評論又寫道:「因為衡陽之守,桂林要塞方有建築餘暇。這種要塞雖沒有收到效果,但衡陽之固守,使敵入感到中國軍隊之堅強;又加之桂林之地形,與要塞之堅固,使他們停止於大榕江興安一帶,達40日,以待補充。因為敵人怕兵力火力不夠,不能一鼓南下桂林,致挫折其士氣,所以須補充完整,方敢前進。假使不是衡陽之手,以挫敵人銳氣,敵人不必補充,大膽長驅直入。那麼,敵人侵入貴州,當提早三個月,那是敵人更要猖獗。衡陽抗日紀念塔是衡陽之守雖僅47天,而大榕江興安40天之停留,亦是方軍長之餘威。在軍事上爭取3個月時間,是如何的大功勛呢?」當時的重慶《大公報》也發表社論稱道:「衡陽雖以陷落敵手,衡陽守軍的戰績尚在!衡陽47天是索得敵軍巨大的代價,衡陽47天是在明恥教戰。全國人都應慚愧對國家太少貢獻;而凡是中華軍人必更普遍反省自己的決心與努力是否也如同衡陽守軍,我們以為衡陽之戰貢獻至大,不僅向敵人索取了代價,也給中國軍人做了榜樣。」《救國日報》社1944年12月20日發表社論《方先覺不愧張睢陽》:「抗戰8年,戰死疆場之英雄烈士,至少數10萬人;而保衛國士,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但其對國家貢獻之大,於全局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為衡陽守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59

返回頂部